APP下载

农业高校生物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26李晓玉江海洋蔡永萍

中国农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创新能力

李晓玉,江海洋,蔡永萍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6)

研究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要的人才来源。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2017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下文称《规划》)强调:没有强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明确要“改革培养模式,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当前,生命科学研究蓬勃发展,已成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带头学科”。生物类学科专业是农业高校甚至是高精尖综合性大学设置的重要前沿和基础学科专业。因此,探讨如何提高农业高校生物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部分农业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研究发现,国内对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较早的文献亦见于10年前。近年来,借鉴国内外高校创新培养的经验和做法,一些农业高校在构建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系列尝试。如中国农业大学从项目、课程和国际交流入手,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有效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创新潜能,构建“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南京农业大学坚持分类培养、分类指导,积极适应现代农业对新农科人才需求,突出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华中农业大学设立“研究生学术创新奖”,激励研究生开展原创性创新,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湖南农业大学从目标、课程、方法、教师、环境、评价等方面着手,创建“多维协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云南农业大学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注重研究型、复合型、高素质,初步构建了“三融合+五驱动”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山东农业大学通过“校园—校内基地—社会”三阶段培养模式培养应用性创新人才。上述探索对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创新培养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尚未形成一种可持续借鉴和操作的模式[1]。同时,不同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不同、硬件条件不同,甚至地方需求不同,对研究生教育理念、思路和措施大不相同,尤其是在规模、规格、生源、质量标准、教育模式、深造与就业导向等方面差异明显。因此,农业高校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空间很大,值得深入研究与实践。

二、安徽农业大学生物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四主”模式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94年,现有硕士生、博士生400多人,在职教职工100余人,其中教授、讲席教授26人;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作物抗逆育种与减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0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近5年来,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特别是针对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迅速发展,瞄准社会对生物类研究生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构建了以质量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寓教于研为主渠道的“四主”模式,突出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五年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12人、博士研究生36人。

(一)“四主”模式的现实价值

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引领更好地实践。“四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把握了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规律和成长成才规律,体现了高校学术高地、拔尖人才培养摇篮的特殊地位,有效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研究生创新能力,高度契合《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核心要求,建立完善了地方农林高校特色化、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提高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强调:“十三五”时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继续坚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四主”模式以质量为主线,从认识层面、路径方法、保障措施等方面,抓住了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把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意识、能力标准、改革措施等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全过程。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四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严把生源关、兴趣关、过程关,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培养,保证了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在具体实践中的学生与导师互选、课程选学、研究课题选择等,最大限度尊重学生的自主权、选择权,满足学生多元化、多样化成长成才需要。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强化了导师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明确了“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的标准。“四主”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提高导师的道德标准、业务水平、教学质量,完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机制,夯实了研究生教育的师资基础。

寓教于研,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四主”模式以寓教于研为主渠道,以学促研、研中有学、研学一体,引导学生关注学术前沿、聚焦基础知识、探究未知领域。“寓教于研”推动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教研一体,促进科研条件、平台、师资等优质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科研育人、学术育人、平台育人。同时,“寓教于研”有效促进学院与国家科研院所合作,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纽带,开展项目联合申报、联合攻关。

(二)“四主”模式的实践应用

1.以质量为主线,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质量,总体包含德与才两个方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就是以思想铸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研究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心和家国情怀;就是以创新强能,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强化专业技能能力,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锻造社会主义事业“可用有用、堪当大任”之才。学院坚持“德才兼备”,树立“厚固基础、强化实践、着重创新、寓教于研”的教育理念,大力深化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不断强化创新能力。

在课程改革上,围绕创新能力培养,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类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严抓综合技能和专业技能课程的落实,从教学内容上突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除开设传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外,増开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进展等课程, 在综合技能课程上除开设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外,重点突出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流式细胞仪等大型细胞学分析仪器操作技术、组学分析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等现代生物学研究仪器和技术的操作实践。同时,设置用于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参加Seminar、学术活动、文献综述与开题、实践活动等必修环节。

在教学改革上,围绕创新能力培养,突出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 以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课程改革为试点, 探索形成了“一建两改三结合”教学方法与模式。建立生物学数据库和网络教学平台,推动理论与实验相融合、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相融合的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改革,推动“平时考査+网络测试+综合设计”的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实现了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不同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研究生导师集中点评与分组讨论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科研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在这方面,组学大数据库、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平台、网络考核平台等,为教学模式及方法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

2.以学生为主体,严把研究生教育“三关”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创新能力,优质生源是基础,浓厚兴趣是关键,过程管控是保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学院严格把控生源关、兴趣关和过程关。

把好“生源关”,一方面加大宣传,出台鼓励政策,建立“本硕博”连读机制;另一方面,从2009年开始,启动实施本科生“生物类创新实验班”。每年从学院遴选不超过30名学生,优化创新课程体系,实行专业导师制,集中院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该班考研录取率从2013年的77%上升到2017年的92%。不少学生自愿选择留校深造,保证了研究生生源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院以学科竞赛、校园科技文化学术活动为载体,着力挖掘研究生科研潜力、激发创新火花。立足农业生物学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积极承办和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各类研究生实践创新论坛、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定期召开研究生学术论坛、生命科学前沿专题讲座,邀请国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等。这些活动,有效激发了研究生科研兴趣,提高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

强化过程管控,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制定了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细则,突出加强培养方案执行和过程监管。学院狠抓落实,在学业中期,督促研究生提交中期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品德表现、课程学习、学术交流、读书报告、科研实践、研究论文、学位论文等开展情况。组织导师,重点从课程学习、研究进展、开题报告、创新和独立科研能力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评价。学院还成立了研究生教学督导机构,建立研究生教育督导检查机制。

3.以教师为主导,落实导师责任

研究生导师是加强研究生教育、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是第一责任人。学院尤其注重导师师德师风和教学科研能力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打造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的导师队伍。导师结合科研项目,引导研究生关注研究方向、跟踪学术前沿、发现学术问题、敢于质疑权威。把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教学研究、指导研究生到行业企业实践等工作量和相关成果,纳入导师年度考核内容,并作为考奖评优、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积极探索完善“双导师制”,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

4.以寓教于研为主渠道,构建“学术共同体”

研究生是学校科研生力军。寓教于研是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学院坚持科研育人,以科研平台为载体、科研项目为纽带,构建导师与学生的“学术共同体”。

科研平台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推动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主要阵地[2]。学院坚持科研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依托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根据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通过研究生学习小组、课题组、项目资助等形式,引导鼓励研究生进团队、进平台。支持研究生导师组建以研究生为新生力量的创新团队,省部级课题参加人中研究生占有相当比例。在对科研课题考核与验收中,导师与研究生组成“学术共同体”取得的成效占有很大比重。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科研平台作用,结合学科前沿和研究优势确定选题,学习科研方法、熟练先进仪器操作,独立开展创新研究。学院还积极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开展研究生合作培养,围绕生命科学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协同攻关。此外,学院依托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平台,举办实验室学术年会和学术论坛,组织学院全体教师和研究生参会,加强学术交流,拓展学术视野,激发学术灵感,营造学术氛围,并借机邀请专家为研究生举办撰写项目申报书、课题报告、科研论文等方面的学术讲座。学院每年还举办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创新论坛,给予研究生、青年教师展示平台,推动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相互学习、换位思考,打造更加牢固而充满创新活力的“学术共同体”。近年来,由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合作完成同等贡献的科研论文不断涌现。

近5年来,生命科学学院获得3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重点项目1项,同时获批国家级课题42项、省部级课题100余项。课题的主要参加人除导师外,研究生是更重要的群体。项目研究有效催生了研究生科研成果,提高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在校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SCI收录191篇,申请专利78项,获授权专利69项。

三、进一步发展完善“四主”模式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社会科技进步以及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环境健康等相关产业对研究生培养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农业高校在生物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主要是研究生教育理念有待更新、教育体系有待健全;导师队伍数量不足、能力有待提升;研究生教学、科研条件有待改善;研究生学业评价机制、导师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有些研究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够、创新意愿不足,存在“读而不学、学而不研、研而不精”的现象。此外,还存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合理性、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不够高等问题。尤其是基因编辑技术、大数据信息技木、新材料技术迅速发展,给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高农业高校生物类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从三个方面完善“四主”模式。

1.树牢创新能力培养新理念

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支撑产业兴旺、服务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提出新要求。而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在于研究,研究的本质在于创新。我们必须立足创新能力这个核心,以社会需求和质量提升为导向,树牢“出创新成果、育创新人才”的新时代创新教育理念。在正确理念指引下,通过制度、政策的引导和规范,真正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

2.把握创新能力培养主环节

找准关键环节,才能精准施策。生命科学的学科特质强调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研究生科研活动的类型和性质、研究训练、方式和程度、管理评价等,都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要素。研究生创新教育要由通常“学习—研究”的线性过程,转化为学习、研究、创新的交融、螺旋式上升的立体过程[3]。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加强科研方法的讲解与训练[4]。一要注重“寓教于研”,用组学理论与技术、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引领和改造传统研究方法和模式,多途径、多方法、多实践来强化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二要优化学科布局。在加强课程、导师、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生命科学各方向之间要形成有效的“生物链”,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教育学科集群效应。三要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生静心做学问、安心做科研。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一次次失败成为通向科学顶峰的一步步阶梯。

3.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

良好的机制是推动“四主”模式创新与落实的保障。要围绕农业高校生物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完善四大机制。一是完善研究生教育工作机制。要强化顶层设计,立足研究生教育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统筹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学位与学科建设以及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理顺研究生教育工作机制,明确学校及相关部门、学院、学科的职责。二是完善科教融合机制。要推动科研育人,夯实研究生知识基础,培养研究生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提高科学素养。要推动寓教于研,发挥导师、科研平台、科研基地的作用,把研究生引到科研团队中,精准把握研究方向、掌握学术前沿动态、拓展学术视野、强化学术思维。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把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为研究生综合素质考核、学业考核的核心指标,把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导师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学院研究生科研成果作为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从资源配置和条件建设上,对学院及研究生导师、研究生个人进行奖励。四是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校内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学院和部门协同运转。深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学校与科研院所合作以及国际合作,开展联合培养。

总之,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予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新使命、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当前中国农业“芯片”研究与发展,主要取决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始终端在自己手中,“中国粮”要用“中国种”,为农业高校生物类研究生教育指明了方向。向生命、生活和生态三大领域的延伸拓展强化,是新时代农业大学的使命,是现代农业大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未来农业大学的发展方向[5]。我们必须将创新人才特别是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升到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切实提高农业高校生物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着力培养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创新能力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V eraW an g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