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维度及思考
——以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深化拓展为例
2018-01-26申书兴
申书兴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矢志面向“三农”、服务“三农”是农林高校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在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农林高校迎来了加快“双一流”建设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叠加期和发展窗口期,如何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是大家共同面对的一份时代考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大学,就其功能而言,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文化引领、国际交流,都是为了服务社会。大学,只有在服务社会之中,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找到社会亟需且具有真实意义的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才能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和文明进步,从而引领社会的时代性发展。”[2]对于农林高校而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必然要求,也是由自身长期办学实践和学科布局的特色优势所决定的。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深化教育改革,是农林高校找准“双一流”靶向、争取新作为,推动自身内涵式发展的大好时机。
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从那时起,河北农业大学以承担“太行山综合开发研究”任务为契机,开创了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培育形成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3]。这项以“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改革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成为高等教育战线的一面旗帜。40年后,党中央在社会矛盾转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4]。河北农业大学将以“太行山道路”为桥梁直通乡村振兴战略,把知识创造、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着力从六个维度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让这个“桥梁”设计理念更新、通行能力更强、工程质量更高、实际效果更优。
一、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在结合度上下功夫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之一,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农林高校的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目标同向同行,围绕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服务。
教育、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科教兴农之路,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改革之路,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人才成长之路,是“太行山道路”的基本内涵[6]。它在实践中形成,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河北农大主动适应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把它的第一个结合丰富为,“教育、科技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科教兴农之路”。过去强调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是由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所决定的。乡村振兴战略将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五大振兴”。农林高校就要发挥教育、科技资源优势全面对接“五个振兴”,促进“三农”全面发展。“太行山道路”第一个结合内涵的丰富更契合时代要求,可以进一步开阔学校发展思路、拓展工作视野,增强与“三农”结合的紧密度。“太行山道路”内涵的第二个结合,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改革之路,这个结合更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实践、新实践背景下去结合,乡村振兴要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要面对一系列新课题,只有通过乡村振兴实践来检验教学成果、科研水平,不断强弱项补短板,推动教学和科研相促相长,才能始终让教育改革之路与时俱进、保持动力,这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太行山道路”内涵的第三个结合,教师、学生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人才成长之路,乡村振兴战略将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这个结合中既要注重与传统意义上的工农相结合,又要加强与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真正做到在结合中锻炼能力、在结合中砥砺品格,让人才成长之路薪火相传、独具特色。“太行山道路”的三个三结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忽略了哪个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个“桥梁”的设计理念直接关系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程度。
二、突出立地顶天理念,在引领度上下功夫
目前,全国共有30多所农林高校,其中6所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绝大多数为省属或省部共建高校。河北农大作为省部共建、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和行业特色型大学,一直坚持“立地顶天”的理念,并且让这个理念深入人心、化为行动、久久为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形成自己的引领特色。
人才培养方面,30多年间,“太行山道路”深化拓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性推进,连续八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既培养出塞罕坝优秀毕业生群体、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和数以万计接地气的毕业生,还有李保国教授和一些院士级别的名师大家。有关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从河北农大本科毕业当选院士的人数排在全国高校前50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作为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河北农大把人才培养作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对接点、植入点,发挥教育对乡村振兴的智力推动作用。一是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结合体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做法,将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紧密结合,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懂专业、擅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二是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探索专业教育、“双创”教育与“太行山精神”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模式,有效提升农大毕业生在行业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度。三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加大农村发展学院建设力度,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农”工作队伍、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科学研究方面,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加强科技创新团队、行业创新团队、区域创新团队建设,优化整合创新平台,强化校内外资源合作共享,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共同体。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布局,深入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围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既开展应用交叉研究,又坚持基础前沿研究,力争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科技战略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雄安农业创新高地和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区域种质资源利用、智慧农机、生态环境保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科技研发专项中抢占高地。在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中,在菜、肉、奶、蛋、果和水产品等主导产业的培育发展中,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中,持续产出“立地顶天”的科技成果。同时,加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农村公共文化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在政策调研、质量评价、决策咨询、发展规划等方面多出“化虚为实、接地连天”可视化标志性成果。
社会服务方面,紧紧围绕产业振兴发挥服务引领作用,既要注意与地方政府合作,更要广泛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合作,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专家水平和科技创新要求高,自身组织化程度高、成果转化快,品牌化、产业化意识强,对提高引领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技术服务的同时,要注重区域模式创新,李保国教授团队开创的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为全国山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河北农大正与保定市共同推进“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建设,采取“学校+地方政府+企业园区”的模式,构建直接与企业应用接轨的平台,打造产业振兴的引领性样板。还要注重把先进技术多交给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示范户,让他们优先获得致富的金钥匙,发挥头雁效应,对于校地合作和农村社会发展都很有帮助。要着力推进社会服务与产业经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紧密结合,既要摸清底数、认真谋划、选准方向、凝练队伍、苦练内功、提高本领,还要开拓思路、创新方式,利用好校外研发资源与校内研发资源结合的优势。
三、围绕学科交叉渗透,在融合度上下功夫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农业的“三个体系”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经由农、林、牧、渔等基本产业前延到生产资料供给、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等农业产前部门,拓展到农产品分级、包装、加工、流通、销售、消费等农业产后部门,还进一步扩展到农业观光旅游、生态休闲、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第三产业。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呈现出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相结合的生产方式,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新兴农业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等工程技术广泛使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展现出规模化经营、职业化经营、工商资本和市场要素充分介入的新态势。这就要求农林高校各学科之间、学院之间、团队之间不能再是单打独斗、单兵种作战,而是要切实加强学科群交叉融合,这是大势所趋,不搞交叉融合就很难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大的作为,就突破不了自身发展的瓶颈。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7]河北农大本着“农学学科争创一流,非农学科入主流、有特色”的建设原则,大力推进学科群交融创新工程,突破制约不同学科学术交叉融合的障碍,打破学科、学院以及不同创新体之间的壁垒,围绕拉长现代农业产业链的需求,形成对接全产业链的学科链,同步配置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促进五链合一、交叉渗透、协调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协同创新团队,不断培厚学科融合高地,逐步实现高原见峰的目标。
四、打造“五链合一”基地,在转化度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研发的最终结果,不应只是技术报告、科研论文、实验室样品,而应是市场产品、技术实力、产业实力,核心技术脱离了它的产业链、价值链、生态系统,上下游不衔接,就可能是白忙活一场。”[8]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是河北农大实现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目前在全省六大类型区建立“三结合”基地290多个。过去的成功实践证明,哪些学院、哪些学科建立的“三结合”基地技术成果转化度高,生命力就强,影响力就大,学科发展就好,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就有后劲,成长起来的知名专家学者就多,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正按照产业链、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五链合一”的顶层设计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实行团队负责人负责制,强化绩效评价,探索开放、动态、协作相结合的运行模式,让“三结合”基地真正成为五链合一的平台,成为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桥头堡,产业技术体系的辐射源,新成果新技术、创新人才的孵化器,教育教学效果的练兵场,师生创新创业的展示园。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国家级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区域农业试验站的作用,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的转化应用。
五、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在认同度上下功夫
优秀的大学文化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大学魅力所在,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它能够提振学校精神气,增强师生凝聚力,孕育良好校风。河北农大的“太行山精神”和“李保国精神”是党和国家给予的充分肯定,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积淀传承的结果。学校要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实施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把这种优秀文化传递下去,既塑形也铸魂,使其不断发扬光大,增强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一是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太行山道路”为主线,以“崇德、务实、求是”校训和“太行山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体系,既包括“李保国精神”和塞罕坝毕业生群体、果树9301班毕业生群体的优秀品格,还包括各个发展时期的名师名家和知名校友的风范。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形”的建设,在“太行山道路”展览馆、文化园、碑廊的基础上,建设“德润农大”道德实践馆,建设李保国教授纪念墙,丰富校园主题景观文化氛围,让师生们日用而不知,接受潜移默化的浸染,成为工作学习的基本遵循。三是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极大影响。”针对教师队伍中特别是年青教师对学校精神、学校文化了解不多、体会不深、践行不实的问题,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健全培训体系,发挥老中青传帮带作用,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带出来的。四是深入组织师生开展实践活动,“太行山精神”和“李保国精神”都是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积淀形成的,“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来”“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这些朴实的话语都蕴含着乡土文化的基因密码。包括河北农大在内的农林高校的大学文化都根植链接于农耕文明,不断汲取着乡土文化的精华,耕读传家、勤劳朴实、诚信重义、邻里守望等都是其鲜明的标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我们将通过实践活动,让广大师生感受学校文化魅力的同时,作学校精神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创新者,还要通过实践活动行为发挥大学文化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提高农村社会文化的传承创新。
六、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在保障度上下功夫
当前,各高校正在进行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争取在“双一流”建设中抓住新机遇、寻求新突破。农林高校这次综合改革还要针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制度性供给,二者不矛盾,互为条件、互相统一、互相促进。河北农大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着眼于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瞄准自身的“四力不足”,即学科竞争实力不足、创新发展活力不足、内涵建设动力不足、条件保障能力不足,坚持以学校的章程为依据,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科学配套的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学校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结构,形成学校、学部、学院三级学术治理体系,设立学校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知名校友的智慧和力量。构建和完善增强人力资源动力、激发活力的体制机制,做到整体统筹、分类调控、精准施策、协调推进,这项改革也是整体改革的风向标、发动机。资源配置改革重绩效导向,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科学化转变,从均衡式向重点集中转变,从重执行向重效果转变,建立起以学校发展战略为牵引的资源保障机制。建立大联合大协作的服务“三农”工作机制,由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牵头,完善校内政策体系,在实现校内职能单位联合的同时,加强与农林高校、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的协同,共同谱写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篇章。
结 语
“太行山道路”从1979年起步,历经近40年的探索与实践,它的每一步深化拓展都在回应我国“三农”发展的新需求,它的每一步深化拓展都在推动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从开创伊始的“送科技进山”到“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到“教育、科技与经济建设,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教师、学生与工农群众三个相结合”,再到坚持“太行山道路”,弘扬“太行山精神”,实现兴校育人富民目标,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据统计,学校80%以上知名专家学者都是在三个三结合中锻炼成长起来的,80%以上的学生都是在三结合基地中开展实习试验和社会实践,80%以上的科技成果都是在三结合基地中培育形成和示范推广,“太行山道路”已成为河北农业大学的办学模式和特有品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校结合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从六个维度摹刻了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对接的升级版本,以期在服务“三农”的新实践中做出新的贡献,推动自身实现内涵式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