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新教法 新突破
——部编新教材《天地人》创课教学
2018-01-26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孙建锋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孙建锋
一、新教材
“天地人,你我他”。部编新教材开篇第一课《天地人》简约到只有六字,着实让人耳目一新。
二、新教法
怎样穿新鞋,走新路,即利用新教材,上出新教法,创课打响了第一枪。
开学第一周,我们推门听课。上课的是今年研究生刚毕业的一位姓李的新老师,她执教的是部编新教材第一课《天地人》。
“天、地、人,你、我、他”,教材上的生字在屏幕刚一投出,孩子们便熟络得像见到了老朋友,个个都能直呼“其名”。
“呀!呀!呀!你们早已认识了这些‘朋友’,”李老师很风趣,像大姐姐在逗小弟弟小妹妹开心,“接下去,我们干么呢?”
“去操场玩!”一个男孩子根本没拿这是上课,好像在家里任性撒欢。
“耶——耶——耶——”男孩的建议引“爆”了全班,孩子们群情激昂。
“好吧!”李老师顺时而为,运势而作,和全班孩子一起,小鸟般飞到了操场。
“我看到了‘天’,它是蓝色的!”李老师仰面而望,高声而呼。接着,她又低下头,欣喜道,“我看见了地,
______?”
“它是黄色的。”李老师话音未落,学生便接过话茬。
“我看见了你们每一个人,他是_____?”未等李老师说完,一个女孩摇动羊角辫,马上接语,“他是无色的”。
“哦?!好一个‘人是无色的’!”李老师来到她的身边,躬身探问,“我没有颜色吗?”
“是的。”羊角辫女孩抬头望了望李老师,童声童气地说,“你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我是不认识你的,所以,你在我的心里是没有颜色的!”
“现在呢?”
“现在……现在你有一点儿‘灵魂’的颜色。”
“为什么呢?”说着,李老师蹲下来,和她目光平视。
“因为我看到你的眼睛里有我,你的眼睛很漂亮,就像我的眼睛,里面有自己的灵魂。”羊角辫女孩见蹲在自己面前的李老师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顺势追问,“李老师,我是什么颜色的呢?”
“你是我未来女儿的颜色!”说完,李老师揽她入怀。
……
“李老师,李老师,”一个男孩子见状,有点“邀宠”道,“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好吗?”
“好啊!”
“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站成一个‘人’,”男孩说,“我们对着天地喊,我是‘人’!”
于是,操场上,一个个“人”,一个个顶天立地的人,仰望天空,俯视大地,自由呼喊:“我是人!”
“请继续我们的游戏吧,”李老师相机把游戏引向纵深,“我把自己躺成‘人’”。
全科医学是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连续的、综合的、预防的、基层保健的一门学科,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最经济 、最适宜”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模式[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操场上,孩子们也躺成一个个“人”。
“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李老师说,“怎样摆个造型呢?大家想办法!”
同学们叽叽喳喳、七嘴八舌议论之后,在“人”与“人”之间,两个同学横躺成“等于号”。于是,操场上出现了“人”=“人”=“人”=“人”……的造型。
李老师又说,“我们是一个人。”
于是,“一撇”、“一捺”,师生一起躺成一个“人”。
接着,李老师和孩子们躺在操场上,用身体“写字”,“字形”不断变换:一会儿是“你、我、他”;一会儿是“你=我=他”;一会儿又是“人=你+我+他”……
下课了,孩子依依不舍离开了操场,李老师请孩子们回头望,“你发现什么不见了,什么还在?”
“‘你我他’不见了……‘人’不见了……‘笑声’不见了……”,孩子们说,“‘天’还在,‘地’还在”。
“我们每个人都是天地间匆匆的过客啊”,李老师微笑着对孩子们说。
……
三、新突破
这节创课,有如下几点新突破——
第一,学习场域新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室,不再是学习发生的唯一场域。创造新的学习场域,缔造新的学习境遇,必然焕发教学新思维与新创举。一如孩子惊人的发现“人是无色的”;又如师生以地为纸,用身体“写字”,共同创造“你=我=他”,“人=你+我+他”,再如,面向未来已来的AI教育,即便是人工智能教育的长项也只是长在“知、记、读、背、算”等初级认知,诸如“想象、情感、沟通、合作、审美、思辨、创造”等高级认知却是其短板。李老师自觉不自觉地弥补了AI教育“短板”的不足……学习场域新突破的本意不是让我们效颦这节创课,它旨在开示我们:为了实现一种新的教学可能,必须不断尝试不可能。愿我们教学人生中的每一课都出于“我愿意”,而不是因为“我别无选择”。尽全力争取最有创意的创课,也有勇气放下“昨天的故事”。只有在素日的寂静处积累,才能在需要热闹的时候闪光。
第二,师生连结新突破。“教学就是创造与学生的连结”,2018“美国年度教师”曼宁说,“‘创造与学生的连结’是教师给学生提供卓越教育的根本。”无疑,上文创课的最大亮点就是“创造与学生的连结”。
首先,老师从情感上“创造与学生的连结”。“你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我是不认识你的,你在我的心里是没有颜色的!”显然,孩子口里的没有颜色就是心里没有感情的隐喻。教师怎样与学生建立情感连接?通过师生的对话。“因为我看到你的眼睛里有我,你的眼睛很漂亮,就像我的眼睛,里面有自己的灵魂。”羊角辫女孩见李老师蹲下来,含情脉脉地看着她,顺势追问,“李老师,我是什么颜色的呢?”“你是我未来女儿的颜色!”说完,李老师揽她入怀。老师与学生以心交心的言语对话,以心印心的肢体对话,创立了与孩子的连接,发出了“你是受欢迎的,你是我需要的,你是值得我爱的,你是我心目中要生养的孩子”的美好信息。当然,对话是一个意外的相遇,更是一场探险。教师与学生因对话而连接,而生情,而开放,而融通,进而为了在日后宽阔的世界中,成为一个不狭隘的感情丰赡的有素养的人做奠基。
其次,老师从无畏上“创造与学生的连结”。显然,上文创课的新老师,没有任何前经验的束缚,这正有利于释放她的无畏。她灵动地让自己成为当面对教学情境不确定时的勇敢者,去寻求备课范围之外的经历与体验。她主动走出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材、教案、教法、教具”等诸多舒适区域,不断访问新地方,倾听学生的不同想法,分享学生各自的观点,师生变得更加包容开放,更有创造性与生命力。
最后,老师从创造上“创造与学生的连结”。这里的创造指涉本课开展的游戏。李老师说,“我们是一个人。”于是,“一撇”、“一捺”,师生一起躺成一个“人”。接着,李老师和孩子们躺在操场上,用身体“写字”,“字形”不断变换:一会儿是“你、我、他”;一会儿是“你=我=他”;一会儿又是“人=你+我+他”……这一现场生成的“创造与学生的连结”的游戏,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的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席勒)
第三,认识自己新突破。我们怎样才能离自己最近呢?换句话说,就我们怎样才能在认识自己上有新突破?相信孩子,孩子天生就是哲学家。他们朴素的童真离自己最近。不是吗?李老师在和孩子一起玩“我=你=他”,“你+我+他=人”的游戏中,我们认识了自己——人,是靠自己站立于天地间;人,就是每一个“你我他”;“你=我=他”,人人平等。其实,我们若能像这节课一样以朴素的情怀看待自己,对待他人,就是“认识自己”有了新突破。下课了,孩子们发现操场上的“‘你我他’不见了,‘人’不见了”,但是“天”还在,“地”还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天地间匆匆的过客”。“认识自己”启蒙的种子不知不觉播撒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大地是无私的,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它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