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中奖惩技能的巧妙运用

2018-01-26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初级中学徐晓艳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惩罚师生关系师生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初级中学 徐晓艳

求成避败、趋利避害乃人之天性,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学生总是追求成功,避免失败,喜欢奖励,害怕惩罚。奖与惩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我们的教育脱离了教育的“惩罚与强制”,只坚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的奖励理论,将教育集中在正面教育的狭窄范围,这只能使教师的教育工作走向片面。只有将奖与惩结合,才能塑造学生的健康人生。

一、坚持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在学校里,学生可以为了获得奖励而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也可以为了逃避惩罚而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虽然这两种做法都能让学生形成某一良好行为,但学生在进行这种良好行为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的,有利于行为的塑造和保持,而后者是在痛苦的情绪中完成的,不利于行为的改变和矫正。

1.情感支持,树立信心

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情感比较脆弱,用真情关注学生的发展会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感觉到自己不是永远的差生,而是有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积极愉快的情感,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难易,都应认真给予分析或引导,不挖苦,不讥讽,多赞许,多鼓励,促使学生接受来自教师的情感支持,同时产生对教师的好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化学习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学生的成功奠定基础。

2.创造机会,体验成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过急,应采用符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尽量做到低起点、小步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原则,多给甜头,让他们尝试成功,使他们及时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不断实现近期目标,增强自信。例如有时上课,我会特意让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回答那些浅显的、简单的题目,并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肯定他们,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大大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多学生从一开始的底子薄到慢慢地会做一些简单的题目,无不体现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

二、不妨来点儿“惩罚”

尽管奖励是形成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在扼制学生的破坏性、危险性的行为时,必须依靠惩罚。如果教师仅仅寄希望于奖励,排斥惩罚,那只是天真的人道主义者的一厢情愿,在实际工作中是站不住脚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惩罚有理由,凡是要“有言在先”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恰当的行为进行惩罚时,要有理有据。所谓“有理有据”就是要以客观事实和规章制度为依据,在证据不确凿或没有弄清事实真相之前,不能过早下结论,轻率予以惩罚,更不能泄私愤、图报复、道听途说、无中生有或空穴来风。切忌在惩罚时主观主义、事实不清、责任不明、黑白颠倒,或采取高压手段逼迫学生认错。当惩罚和说理相结合时,较轻的惩罚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所有犯错误的学生一视同仁,所采取的惩罚方式应由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与程度而定。

2.将惩罚与行为指导相结合

要罚而有“引”。惩罚前要进行说理,惩罚后也要进行说理,了解学生行为不良的原因,并辅之以行为指导,切忌一罚了之。惩罚只能传递受罚行为应该停止的信息,却无法提供该如何做的指导。因此,应该将惩罚与提供适当行为信息的指导结合起来使用。教师一方面要指出学生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还要让他知道该如何行为,并且还要对他的任何变化加以强化表扬,使他形成正确的行为。

3.灵活惩罚,避免负效应

有些不良行为刚发生时,教师要迅速作出反应,这样能够遏制不良行为对其他同学的负面影响,能够使学生迅速恢复常态。但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问题时,教师不可当堂发火,可以在下课后不影响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指出其错误,帮助其改进,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能督促学生改正错误。惩罚要避免产生效应,避免对班级其他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禁止使用有损学生人格和尊严的语言,当学生发生问题行为后,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三、师生平等,互相监督

在新课改逐步推进的形势下,“师生平等”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所以当学生出现不良思想和行为时,教师有权加以批评,同样,当教师犯错误时,也应该虚心、诚恳地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做不仅不会损害教师的形象,反而会使教师的形象更高大。

1.树立新型“师生观”,正确角色定位

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所充当的角色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学生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的职责是“促进”,是“培养”,是“引路”,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地和谐健康发展。对教育过程发生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处理要适度妥当,既不小题大做,过分渲染夸大,也不简单粗暴,草草了事,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

2.敢于道歉,承担责任

世界上没有什么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教师也不例外。但有些老师明知自己错了,却总以怕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为由而拒绝道歉,还千方百计加以掩饰。事实上,这只能使学生更加反感,敢于负责的举动不仅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出更具责任感的下一代。

出于育人的目的,教师在进行奖励时,可以适当拓展,全面肯定,但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出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应就事论事,不可牵扯到与主题无关的事。奖与惩结合,塑造学生健康人生。

[1]唐涛爱.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J].甘肃教育,2012(23).

[2]黄勇.问题解决与中学数学课程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4).

[3]刘宁.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措施分析[J].网络导报,2012(22).

猜你喜欢

惩罚师生关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惩罚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真正的惩罚等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