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的新闻从业者角色:审视、定位与应对
2018-01-26林竹鸣
文/林竹鸣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媒体大脑”从5亿网页中梳理出“两会”舆情热词,生产并发布了首条关于“两会”内容的机器生产内容(MGC)视频新闻《2018两会MGC舆情热点》,将人工智能在新闻报道领域的作用推向深入。作为国内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可以提供覆盖报道线索、策划、采访、生产、分发、反馈等全新闻链路的服务,其应用或将为媒体生产端带来无限想象空间,智能时代新闻生产基础设施的变革将大幅提升新闻生产和传播效率。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社会化媒体、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进步,正在推动新闻生产的机器化、智能化与分布式发展,推动新闻分发的社交化、个性化,以及新闻体验的临场化、互动反馈的传感化与智能化,这些变化都意味着媒体正在进入智能化时代。
基于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人工智能新闻平台,颠覆了原有的产业结构、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不仅给新闻业带来了崭新的传播样态,也带来了信息飞速传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同质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这使传统新闻从业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职业挑战和自我认同危机。正如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说的,“在我的一生中,我见证了社会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深刻的,同时也是对人类影响与日俱增的变化,是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系统也存在失控爆发的潜在风险……我们站在一个美丽新世界的入口。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同时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传统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技术之间是非此即彼的殊敌还是和谐共生的良伴,已经成为当前新闻人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
一、“驯化”的新闻:人工智能的负面指向
新闻行业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传播领域应用最广、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基于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人工智能新闻平台,可以给新闻业带来新的传播速度、创造新的阅读体验、形成新的分发机制,但也诱发了许多问题。
1.事实核查的失效。智能算法是人们受自然(生物界)规律的启迪,根据其原理模仿求解问题的算法。依托发达的互联网和大数据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新闻平台能够基于智能算法进行图像和符号的识别。但由于自媒体用户的媒介素养和把关意识参差不齐,造成了虚假信息传播,而新闻写作与传播的人工智能化,则使媒体对新闻真相的呈现变得充满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事实核查的失效。以调查报道为例,人工智能机器无法看到事件背后错综复杂的人物、情感、事件关系,也无法像记者一样探寻谁是事件背后的推动者或受益人,谁又是真正的受害者。同时,如果人工智能新闻写作底层数据不准确,也会产生较大的偏差甚至错误。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使虚假信息变得难以识别,甚至有些虚假信息就是利用智能技术制作出来的。例如,2017年7月,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让人工智能机器分析互联网上奥巴马的各种音频和视频,并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制作了一段时长1分55秒的奥巴马演讲假视频,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2.新闻事件深度挖掘的缺位。智媒时代,主流新闻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和多平台业务、多终端转型扩张的同时,也导致新闻内容在质量和品质上的不足,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越来越少。国内多家一线媒体相继压缩了深度报道版面,一些媒体甚至直接裁撤了与深度报道相关的采编部门,深度报道的从业人员减少、报道数量降低,直接削弱了传统媒体的深度基础。同时,人工智能新闻平台目前主要还是通过固定编程的方式对原有数据进行分析,对于信息真实性的识别和更复杂、更深层次的综合分析尚无法实现,对于人类独有的文学表达方式更是难以实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的智能算法只能介入到一些模式化的新闻消息,如时政、突发事件、体育、金融等模块化新闻写作中,其能够提高新闻采写效率,增加新闻到达用户的“即时性”。
3.智能推送导致信息茧房的形成。在智媒时代,个体对信息的甄别和选择难度增加,智能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可以快速完成用户与信息的精确匹配,降低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但如果长期禁锢在由算法推荐建构的定式化、程序化的信息茧房中,他们也会失去接触并了解不同事物的机会,从而作茧自缚于这层层包裹的茧房中。在信息茧房的作用下,人们很容易沉浸在自我的话语场中,脱离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些都大大减少了经验的分享,而且在自我重复、自我肯定、自我强化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知识和思想的固化。
4.智能扩散导致版权归属认定难度增加。2017年5月,微软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创作并发布了诗歌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小冰”的诗歌创作不仅是人工智能在人文领域的一大突破,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生成的新闻越来越多,如果不明确界定其内容属性和权利归属,将引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争议。毕竟,现有的知识产权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是否适用于知识产权权利尚无依据可循,法律尚无对人工智能作品以及基于人工智能二次创作的知识产权做出明确的界定。关于人工智能创作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属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分歧:一是基于人工智能平台生产的新闻能否被认定为作品;二是人工智能能否和人类一样拥有知识产权;三是如果认定人工智能无法等同人类拥有知识产权,那么版权归平台研发者所有还是平台拥有方所有;四是同一类型或同一型号智能平台创作的同质化新闻产品的版权归属也将是难题。
二、智媒时代新闻人价值的回归
人工智能“超级大脑”已经具备了“深度学习”的能力,未来程式化、重复性、仅靠记忆与联系就可以掌握的技能终将失去核心竞争力。因此,新闻从业者亟须在自我重新定位和职业调适中体现“能机器人所不能”的专业价值和独特魅力。
1.专业价值之一:新闻人深度阐释真相的能力。
尽管机器人写稿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基于对信息的综合分析加工产出“5 W”俱全的具有基础性新闻价值的作品,但通过对直接或间接关联事实的深度挖掘、筛选过滤、整合确认新闻真相并形成基于多重事实的价值判断仍然是新闻从业者的“独门秘笈”,只能依靠具有深度思维能力、整合能力、专业素养和价值判断力的新闻人来完成。
一是新闻从业者要学会挖掘深度信息,提炼深度报道。比起消息、通讯等简单化和平面化的写作,深度报道有着以新闻记者个体独有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实现对社会深刻价值理念和思想旨趣的追求、呈现并感召公众的能力。虽然《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相继压缩深度报道版面,但与报业其他部门相比,其“缩水”程度最小,如被誉为“中国深度报道旗舰”的《南方周末》无论在市场占有上,还是价格方面依旧坚挺,其深度报道部门仍是集团内部的中坚力量,这恰恰是新闻从业者对人工智能最有力的补充。
二是掌握核心技术,突破超人工智能。根据发展阶段和层级不同,学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进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图1)。
目前,人工智能在新闻内容生产领域的智能化应用还处于弱人工智能状态,只能做到提高效率,还无法进行更加深度的分析和解释。马里兰大学新闻学教授尼克·迪克普洛斯指出,机器或许能比人更为有效地解读“弱人工智能”,但世界本身是微妙而复杂的,依然需要人类智力来做最后的决断。这一观点的启发性在于人工智能实际上是有“高知”与“弱智”之分的,而新闻从业者并不需要担心弱人工智能的冲击,而应掌握核心技术,突破高阶段的“超人工智能”。这依然无法脱离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无法剥离人为的操作,人的因素将会进一步显现。
三是具有“人机协同”的能力,挖掘人类自身能力。人类开发人工智能,不是为了完全解放自我,而是借助技术将自身从繁重的基础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开发更深层次的具有人的独创性的领域。2018年3月,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的表演中,智能机器人与轮滑演员完美配合,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也展现了人机协同的魅力。在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从业者应充分掌握“人机协同”这一能力,在“数据处理”方面,机器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处理数据,而人则要增强在数据处理之后的阐释能力。实际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协作已经在工业制造业大显身手,并开始在文化、传媒等新兴数字领域纵深挺进。所以,未来的格局应该是新闻工作者自身将从繁复的基础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而在真正体现核心价值思考的地方实现专业性和思想性的突破。这些方面是机器难以捕捉和获取的,也是新闻记者个体独创性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归宿。
2.专业价值之二:新闻人须严格把关“门区”底线。传统媒体时代,大众媒体从业者(记者、编辑等)自身掌握着信息资源的传播权,是公共信息的“把关人”,其所在的地方(报社、电视台等)则可以视为信息生产的“门区”。长期以来承担信息传播和内容审查的角色,决定了其信息创造与传播的价值属性。如今,随着新闻写作与传播的人工智能化,新闻真相呈现出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新闻从业者的“把关”价值也就愈加突出。
一是内容把关:甄别虚假新闻。人工智能虽然拥有更高的效率和更精准的传达,但也有其软肋——对于虚假新闻难以把控。以调查报道为例,人工智能机器人无法看到事件背后错综复杂的人物、情感、事件关系,也无法像记者一样探寻到谁是事件背后的推动者或者受益人,谁又是真正的受害者。因此,新闻记者的专业价值体现在对内容的“把关”上,通过事实核查、信息追寻、源头追踪等的方式来弥补人工智能环境下虚假信息泛滥。
二是环境把关:消解“回声室”效应。在大数据和算法的双向作用下,人工智能将大众新闻向私人定制推进,如“今日头条”“快手”等都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用户的阅读峰谷时间和阅读喜好,从而进行个性化的智能推荐。这样的“琢磨”看似提高了信息匹配用户需求的精准度,增强了用户黏性,但也不断重复地强化用户固有的偏好,产生“回声室”效应。因而,新闻从业者必须对这种极易造成回声室效应的情况高度警惕,并在革新推送环境、生产多元内容、强调用户数据等方面增加人工干预,弥补人工智能所生产的这类问题。
三是专业把关:树立“大编辑”格局。从表面上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内容发布的门槛,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的方式流入网络之中。但看似是“把关人”角色定位泛化的背后,却有一个天然的悖论:即并非每个网民都具有专业的把关能力。换而言之,对于何种信息可以发布、信息何时发布、是否真伪、信息如何发布更好等专业的问题,大部分网民依然缺乏专业的引导与训练。从这个角度分析,泛化的新闻把关必然会导致真相失守,形成“真实的谎言”。截至2017年 11月7日,全国持有效新闻记者证的记者共有228327名,然而这22万多的专业新闻把关人数量比之超过7亿的网民数量如同九牛一毛。因此,在信息过载时代,新闻从业者还必须树立一种“大编辑”格局,在技术手段之外,从选题到内容分发,深耕于以新闻伦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的内容实时甄别和筛选,立足专业能力,树立多维度、立体化的专业格局,这绝非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取代的。
3.专业价值之三:彰显新闻从业者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始终是新闻从业者得以存在的核心价值之一,这种新闻的“温度”不仅是新闻从业者情怀的外化,也是“内容为王”的灵魂所在。新闻记者要想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被新闻机器人取代,必须在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上下足工夫。
一是创作关怀与温润的新闻作品。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其与现代社会的高度同构性,本质上都是高度理性化的产物,但过度的理性化必然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因此,新闻固然要报道事实,但更需要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有态度、有温度的暖心作品。在中国新闻史的长河之中,诸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作品曾深深影响了一代国人,润泽于时代,成为传世佳篇。因此,新闻从业者应在仰望天空之时,脚踏实地,用心、用情、用专业能力创作温润于整个时代的作品,这将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的地方。
二是体现于敦厚的字里行间。但凡优秀的新闻作品,无不是深入人心、润心浸脾、发人深省的,新闻记者投入其中的理性之情、感动之情、民心民情的深厚情怀和道义责任是智能机器人不具有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座谈会上曾强调,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是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明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前进方向。
有温度的新闻,首先是“坚持三贴近、践行走转改”的新闻。真实的生活是优秀新闻作品的源泉,新闻记者只有走在路上才能发现生活、发现真情。在内容选择上,也应尽量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目光炯炯,胸中有感,笔下有情”。例如,全国新闻系统记者“走基层、改作风、转作风”活动因深入基层、讲述百姓最真的故事而感染了亿万受众。同时,只有坚定信念、坚持传播正能量才能创作出有温度的新闻。中国记协“好记者讲好故事”巡回演讲活动秉持“铁肩担道义,信义著文章”原则,用梦想和追求坚守着不变的信念,用脚步和心灵丈量时代变迁,用故事和画面凝聚成中国力量。因此,正确舆论导向的坚守和为民情怀的投入始终是新闻人永恒不变的价值追寻。
[1]彭兰.更好的新闻业,还是更坏的新闻业?——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的新挑战[J].中国出版,2017(24).
[2]武飞周,薛源.智能算法综述[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05(02).
[3]张志安,刘杰.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技术驱动与价值反思[J].新闻与写作,2017(11).
[4]王红梅.人工智能在未来媒体中的角色定位[J].今传媒,2017(05).
[5]史竞男.中国持证记者逾22.8万人[N].人民日报,2017-11-08.
[6]刘汉俊.把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奉献给人民[N].光明日报,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