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DIO教学模式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实践

2018-01-25曾令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摘 要】CDIO教学模式从构思、研发、运行到废弃再利用的全生命过程为载体,在设置上采取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以主动的心态获取工程能力,本文将CDIO教学模式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结合,构建基于CDIO教学模式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关键词】CDIO;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03-02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致力于院校及专业的布局结构的调整,提升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点研究方向。同时,由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不断深入和新兴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传统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要求和企业需求。

纵观世界各国职业人才培养体系,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培养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在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

在具体专业尤其是课程的实际执行层面,CDIO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如果说现代学徒制代表的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那么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近年创立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则可以作为职业教育具体课程的执行时引导学生以项目为导向进行学习的操作性理论[1]。本文将 CDIO教学模式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结合,构建基于CDIO教学模式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二、CDIO教学模式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基本思路。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教育为市政建设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一线的市政建设技术技能人才。但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毕业生到企业后,企业还要对其重新培训。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校于2014年正式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与行业、企业、文献(文件、论文、专著、案例)、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在校生、毕业生的调查和研究,设置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行业设置教学大纲,确定CDIO的教学模式;将技能知识、职业能力发展、团队工作以及实际项目融合到课堂、实训基地以及企业;通过专业教师、企业师傅、学生小组对每位学生进行理论、实操以及项目能力进行评价和考核,最终达到人才上岗,终身教育。

〖XC4.JPG;%35%35〗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参照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等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及资料,为本研究提供有力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方向;广泛阅读《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等教育学、课程理论相关领域的研究论著和文献,以及《中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研究》、《职教论坛》等期刊、学报中关于CDIO教学模式以及现代学徒制的文章,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比较法:将收集到的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现代学徒制和我国的现代学徒制现状作出横向比较;总结和提炼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求为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建设提供借鉴和启发。

(3)访谈法:课程衔接问题难度较大,本文重点采用访谈法,对高职院校教务处长、专业带头人等进行深度访谈,以期获得真实的衔接现状,提出符合实际的对策建议。

(4)讨论法:与市政行业、企业专家、高职教师探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课程标准等。

3.CDIO教学模式应用实践。

鉴于CDIO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本文以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工程测量课程为例(表1),开展CDIO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企业实际工程为项目,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借助现代学徒制合作平台,引进企业的工程项目任务,施行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法,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将学生岗位实践的成果通过市场进行检验,以达到技能训练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XC5.JPG;%28%28〗

(1)构思环节 承接项目——在企业经营部长的指导下,以企业经营部长为主导、校内指导教师以及现代学徒制学生参与为辅进行项目市场调研,该环节需要对企业、行业以及政府进行交流与沟通;通过查阅各招标网站、政府门户网站,了解企业、行业以及政府目前对项目需求情况。将调研和收集的信息引入课堂,对收集后的信息进行汇总与分类,形成《市场调研报告》,最后将《市场调研报告》提交至企业经营部进行评估。该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2)设计环节 撰写文件——在企业经营部对市场调研报告评估后,确定对某项目进行投标,教师将需要撰写的投标文件和项目实施(技术)文件导入到课程教学中,并向他们提出要求,指导投标文件和项目实施(技术)文件撰写的要领和注意的事项。随后,学生分组完成投标文件和项目实施(技术)文件的撰写,并要求对本组撰写的文件进行自评。教师进行现场个别指导,注重学生是否按照规范完成文件的撰写。本环节由经营部长和专业教师对学生所有撰写的文件稿进行评审,挑选出符合投标要求需求的文件,提交企业经营部进行进一步“加工”,将“加工”好的文件返还至学生进行与原稿对比,找出差距。该任务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2~3]。

(3)实现环节 项目实施——课前,学生首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手机APP客户端进行工程测量的理论和操作步骤的学习,然后通过虚拟软件熟悉工程测量的操作步骤;课中,采用现场教学,通过网络客户端按照工程测量的步骤推送测量任务。课后,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测、练习和讨论。

针对现代学徒制学生的双重身份(在籍学生、学徒工),在校培养时间紧,学院通过与企业共同研发的手机APP客户端,将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和教学微课等资源上传至服务器,学生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

采用课前、课中及课后3个环节来组织教学。课前,授课教师将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学动画等400余资源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动画初步了解工程测量的原理、操作步骤及计算方法。

课中,采用7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课程导入,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将工程测量原理、步骤、数据填写、计算及检核的方法讲解给学生,同时将工程测量的实际工程案例融入课堂,增加学生对工程测量的兴趣。第二,任务分发,教师将纸质版的实训记录表发放给各小组,各小组将测量数据填写于记录表。第三,教师演示,教师在实训场地进行工程测量的操作演示,学生进行观摩、学习,同时教师将工程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及检核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告诉给学生。第四,推送任务,教师通过手机客户端按照工程测量的步骤推送测量任务,学生接收到教师任务之后,分步骤的进行操作。第五,学生操作,学生按照教师推送的任务,分小组进行仪器的操作,教师穿插于各小组之间,对工程的观测、记录、计算、检核进行指导,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同时,提醒无法参与操作仪器的学生,通过手机APP客户端进行自学。第六,小组互评,教师让各小组组长穿插在其他小组,对其它小组的操作过程及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通过网络客户端上传给教师。第七,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和教师观察的情况进行总结及评价,同时要求各小组将实训记录表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下一个单元的预习。本单元通过课程导入、任务分发、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学生互评及教师的评价,达到“做中学、做中教”。

课后,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我们要求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练习、自测,同时我们设置了讨论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同学、教师互动。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多元评价相结合来实现。

(4)运作环节 经验积累与分享——教师将市场营销课程导入到教学中,要求学生按照小组,以PPT汇报的形式,分享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举例讲解,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总结[4~6]。企业人员则就项目问题进行详细解说,教师则注重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掌握重点;将经典项目进行整理上传至本企业门户网站,与行业协会进行沟通与合作,将经典项目通过行业协会进行推广,最终实现无界化合作[7]。

三、结语

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导向,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以系统培养为抓手”的指导思想,实现企业、学校、行业、学生有机统一。在课程设置上采取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将CDIO教学模式导入到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强调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重视在教学中创设生产情景或在生产情景中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以主动的心态获取工程能力,以提高个人的科学和技术知识,获得终生学习能力,培养沟通交流和团队工作能力,从而达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丽,高向玉.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11):104-106.

[2]陈星毅,张伟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CDIO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4):35-38.

[3]陳芳,王庆.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课程CDIO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5):22-26.

[4]王海峰,王海燕.基于CDIO的应用技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6(17):223-225.

[5]田锦龙.基于CDIO的JAVA课程群教学设计与实践[J].长春师范大学,2017(6):112-115.

[6]芦梅.基于CDIO模式下的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6(11):85-88.

[7]金煜,邓舸,李俊英.CDIO模式在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4):225-228.

作者简介:〖HTK〗曾令权(1983.10—),男,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测量、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