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画文化意蕴及艺术表现研究

2018-01-25吴传景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形神壁画线条

吴传景

摘 要:自原始社会以来,中国绘画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创作的高峰时期,汉画艺术作为两汉时期独特的艺术形式,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汉画艺术在继承先秦绘画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壁画形式,并在继承和创造的基础上衍生出多姿多彩的绘画样式,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器具画和壁画一起构成了汉画特有的艺术体系,也形成了绵远流长的审美价值。文章在分析汉画样式的基础上,论述了汉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意蕴,以期揭示汉画承载的审美文化。

关键词:汉画;壁画;帛画;形神;线条;色彩

一、引言

两汉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的一个鼎盛时期,社会文化生活也进入到一个繁盛时代。以汉画为代表的汉代艺术在继承先秦遗风的基础上经过创造性发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绘画艺术,影响了其后两千余年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以壁画、帛画、画像石、器具画等为代表的汉画艺术不仅图像丰富、构图饱满、题材广阔,在绘画技巧上也是别具一格,映射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化气息,成为中国画发展史上的靓丽风景。

二、样式——汉画艺术表现形式的解读

汉画是汉代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国原汁原味的绘画艺术,在中国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汉画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汉画在其四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承载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意蕴,汉画与先秦的绘画艺术,及至其后魏晋、唐宋明清的绘画艺术均具有较大的不同。从绘画样式或材料来讲,汉画主要有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帛画、器具画等形式[1],其中,壁画是以墙壁为载体的汉画形式,与先秦时期绘画艺术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由于汉代地面建筑遗失殆尽,汉代壁画以墓壁画为主。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汉画中数量最多也最具艺术时代性和创造性的,其中画像石是雕刻在石制品上的汉画样式,画像砖则是雕刻在砖制品上的汉画样式,这两种汉画在全国各地尤其是汉代经济发达地区有很多发现。

尽管壁画与画像石、画像砖是汉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但同一时期汉画也衍生出了其他形式的绘画样式,如帛画和器具画等,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汉画的艺术宝藏。帛画是以丝织品为材料的一种汉画样式,按照文献记载,汉代帛画作品颇多,但由于材料保存困难,大多已经遗失。器具画是以器具为载体的一种汉画形式,这些器具有陶器、铜器和漆器,其中又以漆画最具代表性。漆画的绘画题材既有动植物图案,也有几何纹图案,还有表现神怪形象、历史故事和生活写实的画面,格调奔放,章法疏密相间,是研究汉画艺术的重要绘画样式。总体而言,汉画是对汉代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有力写照,它深深地扎根于汉代的社会文化土壤,广泛吸收两汉以前我国绘画艺术的精华,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儒道两家文化精髓,不仅对其后绘画艺术的发展形成了深远影响,也奠定了自己不朽的审美价值。

三、内涵——汉画文化意蕴的解读

(一)形神兼备——汉画艺术表现的追求

自古以来,中国哲学和美学就非常重视“形”与“神”这对共同体的塑造和演绎,而形神关系也成为美术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绘画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艺术的灵魂在于创造,这种创造体现在对事物形式和艺术精神的超越和演绎中,并最终承载绘画艺术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因此,以形写神以求传神成为历代画家大师的最终创作目的,这点在汉画中也得到明显体现,并直接影响汉画审美文化的发展。

在汉画中,人物形象构成了主要的艺术形象,其中,代表墓葬文化的墓室主人形象占有很大比重,此外,神话人物、历史人物也是汉画重点演绎的对象。人物形象的刻画主要有三种视角,即正面、侧面和半侧面,而无论是哪种形式,人物形象的刻画都能捕捉到以形写神的艺术追求[2]。著名汉画作品《荆轲刺秦王》再现了“图穷匕见”这一经典的成语故事,非常形象地将匕首出现那一惊心动魄的瞬间演绎出来,描绘了荆轲“壮士一去兮”的勇猛慷慨,突出了秦王狼奔豕突的狼狈神态,尽管整幅画作只如剪影一样,却能将观众带入到“荆轲刺秦”的紧张刺激中。

此外,將情节气氛的烘托融入到人物形象的刻画中,使其相得益彰,也是汉画凸显以形传神艺术表现力的主要手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汉画的立体美感。当然,这种情节气氛的烘托并不是简单地罗列现象,而是在画面中展现最具代表性的情节。尤其是在单幅画作里,一般由于篇幅有限,汉画艺术家在创作时更加强调集中概括,精心雕琢人与物的呼应关系,能够很形象地展现故事的核心内容,特点鲜明,主题突出[3]。比如《戈射图》,作者对画中两种主要景物的刻画就很显功力,一是体格壮硕埋伏于树下的猎人正全神贯注引弓待发,一是池中鸭群感知危险后惊慌窜飞的情景。汉画艺术家在烘托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方面都非常强调形神关系的雕琢,以求流畅自然,逼真传神,这也正是汉画审美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线条灵活——汉画艺术技法的张扬

艺术表现手法是汉画艺术家凸显审美意蕴,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武器,汉画作品的线条运用和色彩组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创造性的发展,将汉画的审美文化带到了一个更高的艺术水平。汉画艺术家在运用线条时讲究多种多样,立体多变,反映了汉画在用线方面的高超艺术水平。汉画前后历经四百余年的发展,其线条运用也衍生出三种典型艺术风格:洒脱型、简练型和古朴型。

洒脱型。汉画作品中的壁画和帛画在线条运用上大多追求自然流畅。绘画线条是画家内心情感线的真实写照,它所承载的情感最具艺术感染力,这与书法对线条的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汉画艺术家通过对线条的巧妙组合和变幻,进而衍生出深沉、生动、激昂、流畅、圆润的艺术韵味,形成画作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线条的运用也很好地诠释了以形传神的艺术追求,线条作为画作的表现元素,在融入特别的表现手法和作者的情感元素后就能够获得画作的艺术美感[4]。例如,汉代壁画《升仙图》所刻画的珍禽异兽乃至人物故事都是由线条雕刻完成,自然洒脱,生动传神,一气呵成,体现出很高的美学造诣。

简练型。汉画作为传统中国画的代表,在线条的运用上体现出中国画的简练审美风格,这种简练不仅体现在内容和造型的运用上,更体现在创意的精炼上。汉画简练的笔法风格来源于艺术家们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对画家艺术趣味、生活涵养的高度凝练,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价值。尽管汉画简练的线条风格与创作材料的限制有一定关系,但更大程度上却是源于画家主动的艺术追求。汉画中的车马画的线条运用简练概括但也生动传神,比如有意将马的身体放大化使其丰满健硕,而马蹄与马头则“据实”刻画,从而非常传神,诠释了汉画的简练审美风格。

古朴型。古朴在很多国画大师眼中是一种独特的艺术美,在汉画中也占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古朴是一种自然的、自觉的艺术创造行为,是画家对艺术美更高层次的追求,反映到线条运用上,则力求凸显浑朴、沧桑、遒劲的风格,将线条的内在美最大化。汉画古朴的线条运用是在客观和主观间产生的艺术风格,所谓客观,即汉画作品大多是石刻作品,为古朴线条的创作提供了客观材料;所谓主观,即汉画深受汉代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创作时追求生涩、古朴的艺术风格。

汉画的线条是多姿多彩的,除了以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外,汉画也在清逸、雅秀、抽象、含蓄的艺术风格间游走变幻,反映了汉画特有的审美风格和艺术追求。

(三)色彩搭配——汉画艺术表现的魅力

色彩作为画作的基本组成要素,在丰富画作艺术表现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画对色彩的运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高超的艺术经验和成就。色彩运用在汉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自己的视角讲述着汉画独有的审美文化。关于汉画色彩的运用,不仅可以通过汉画作品获得视觉上的体验,也可以通过汉代的文献著作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5]。总体而言,汉画艺术家喜欢红色,红色也构成了汉画的主要色彩基调,但两汉的色彩运用随着社会习俗的变迁也有所不同。西汉人不仅崇尚红色,也看重黑色,这与沿袭秦制有很大关系;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以火德为尊,红色就上升为至尊颜色,从而两汉就形成了尊崇红色和黑色的审美风俗。

汉画中以红黑为主的审美风尚别具一格,在出土的汉画作品中得到了很鲜明的体现。例如,出土的西汉墓壁画《二桃杀三士》《赵氏孤儿》就以墨色作为主基调,同时融合大量的朱红线条,这两幅画作大量使用水墨着色,同时辅以肉红、蓝灰、黄灰等色丰富色彩。出土的东汉墓壁画也基本沿袭了这一色彩风格,主人一般都是身着朱红色大袍子,而头冠、衣角、坐席等则使用墨色渲染。此外,作为保存最为完成的汉代帛画,汉代T型帛画也使用朱红色为基调色,而以墨色勾勒线条,以暗暖色渲染底色,整个色彩运用鲜亮而对比鲜明,此外还糅合了灰黄、青中加红等颜色,使得整幅画作呈現出绚烂多姿的饱满质感。

汉画艺术家在创作中非常重视色彩的运用,在继承开创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着色体系,红黑并重的色彩风格凸显了汉画的特色审美文化,对其后中国画的色彩运用也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与指引功效。

四、结语

总体而言,汉画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扮演着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其构图样式、线条和色彩运用以及形神兼备的艺术表现追求对后世也形成了深远影响。汉画别具特色的绘画语言,不仅成就了其特色的艺术特质,也映射出独特的审美艺术和文化意蕴,可以说,汉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杨涛.探析汉代壁画艺术在我国绘画史中的地位[J].大家,2012,(17).

[2]唐建.知白守黑 随类赋彩——论汉画色彩审美之意蕴[J].山东社会科学,2016,(5).

[3]王蓓.洛阳汉墓壁画艺术探究——从“六法”谈洛阳汉墓壁画[D].河南大学,2009.

[4]汪静.简析中国汉代石刻壁画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J].职业圈,2007,(14).

[5]段行月,张英.从洛阳墓室看汉代墓室壁画的艺术特点[J].兰台世界,2014,(1).

猜你喜欢

形神壁画线条
形神兼备,聚焦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教学策略
三观壁画
“反美”壁画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飞蛾”修复壁画忙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赵养军·老兵石屋
烧脑的线条
“以形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