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风拂面明月朗照

2018-01-25邢军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书法

邢军纪

《诗经·郑风》中有首诗叫《出其东门》,我一直以为这是为洪丰仓写的。许多年前,洪丰仓站在他的家乡东门,恍惚看到新郑东门的景物在烟雨霏霏中腾挪飞转到了这里。尽管郑国的东门被溱洧河水环绕,而他的家乡临颍杜曲镇在颍河岸边,但一点也不妨碍它们交融在他的想象里。杜曲是个手工业特别发达的地方。它的北边是繁城,三国时期是许昌的南郊,曹丕就是在这里接过汉献帝的传国玉玺的。这里盛产牛肉和阴郁,当你偶然路过这里,一边吃着牛肉,一边欣赏着受禅台旁边的三绝碑,你就会被时代兴衰的悲凉气氛所笼罩,尽管你的舌尖仍在飞舞,但你的心头却在颤抖。杜曲和繁城咫尺相连,却各有所长。杜曲在历史上以开染房、织布、造酒、木材加工等闻名,因紧傍颍水有舟楫之便,所以商埠气息颇浓。因为人杰地灵,这里向来也出人间美赋。我喜欢晏几道的词,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又:“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瑟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小山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小儿子,因仕途不顺,曾在这一带某小镇当过类似如今副镇长一级的小官。晏殊好生了得,他的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乃千古传唱之名句,而他的门生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张先都曾名满天下,权倾一时。或许有此遭际,晏小山这个“高干子弟”才会深识人生无常,决意放浪山水,寄情花间。古人对晏小山的词评价甚高,将其与其父合称为“二晏”,说他“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见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而杜曲镇为晏小山的阴郁提供了物质保证,他词中所说的“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多是杜曲的能工巧匠为晏小山打造的种种客观现实。至于晏小山念念不忘的“两重心字罗衣”,這件紧贴香囊的丝织品,毫无疑问更是出自杜曲的纺织娘之手。说起女性,历史上杜曲多出美人。诗圣杜甫的名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里的“临颍美人”李十二娘,我推断或许就是杜曲姑娘。杜曲紧邻颍河,因了清流滋养洗濯的关系,这里的女性较之别处就出落得标致而风韵。想当年颍河丰沛阔大,五六岁的杜甫在大人的引领下,从巩县自西北而东南坐船至郾城,就是在那里观看了公孙大娘的剑器表演。而杜曲则是诗圣赴郾的必经之地,哪怕仅仅是一瞥之间,杜曲东门之外如云的美女也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杜甫童年时期有关美女的坐标很可能就是在这次的旅行中形成的。若干年后,56岁的杜甫在四川白帝城再次与公孙大娘弟子李十二娘相遇,关于美女的坐标图谱立时在脑际闪烁,于是他一挥而就:“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现在,洪丰仓一边吟诵着诗圣杜甫遗留给临颍人民的伟大精神馈赠,一边踱着方步,缓缓从杜曲东门走出,在虚拟的想象空间里,他身穿缟衣,脖系綦巾,穿行在唐宋年代的杜曲大街,对着那些灯红酒绿和熙来攘往的人流念出道白:“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35岁之前,洪丰仓从未出过远门。他蜇伏在一个相对单纯而又封闭的环境里,以农耕文化的汁液营养和发育着自己的生命。其祖父饱读诗书,是清末民初年代乡村知识分子的典型。他写得一手好字,尤善楷书。在清末重臣盛宣怀督办京汉铁路的年代,中原大地兴起创办中外合营的热潮时,他的祖父为此书写了许多厂家和商户的招牌和匾额,又因他本人写得一手好字且打一手好算盘,被英美公司在许昌聘为总经理之职。后来,他把这个颇大规模的英美合营公司弄得风生水起、精采纷呈,又被来这里视察的某大官员看中,此官员于是亲自向清廷举荐,委以湖北荆州地区天门书记之职。再后来,民国时期,他的祖父万不得已卷铺盖回到杜曲老家。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历经政权更迭巨变,虽屡遭刺激,却能心静如水独守家园。他办起了家庭私塾,教儿子《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之后又读《大学》《中庸》《诗经》《论语》《孟子》《世说新语》等等。从五六岁起,祖父就开始教其父亲习字,这是和吟诵诗书并行的一道教育,先学执笔、悬腕,然后学习研墨。掬一捧颍河水注入砚内,将墨在砚中轻轻磨擦,让它滑出日月的痕迹,姿式要端正,用力要均匀,手腕要灵动,气息要平稳,心绪要中和。研墨就像佛家的参拜仪式,有庄严的神圣感。倘若你心性浮躁,通过这个仪式,观心格物,棱角突兀的脾性就会一点点被打磨,消蚀在水墨情节里。然后就是临帖或者背帖,他先是临习颜柳大楷,继之晋唐行书。古老的汉字经过书法大家的圣手,传达着丰富的人文信息,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汁液点点滴滴浸润在书者的心头,甚至在血液里结晶沉淀,走进书者的魂魄。父亲学成,又将洪氏家学悉数转交给洪丰仓的兄弟姐妹们。因此,在洪丰仓的记忆里,学校似乎只是供他玩耍消遣的场所,而家学则是让他深纳细收浑然天成的课堂。他从小接触的就是线装书、繁体字、古音韵、老礼数。在20个世纪中国传统文化曾受灭顶之灾的苍凉背景里,颍河岸边这个洪姓家庭绝对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个体。与书家相比,丰仓的异数还表现在他的异军突起上。他的书法,实在是文化浸漫的结果,他胸腹内那些坑坑凹凹沟沟渠渠盛得满满当当,待到一腔心事有谁知的欲求时,他的愿望便像牵牛花一样从洪家大院探出头来。虽然洪家乃书法世家,但其祖父、父亲兄长都寂寂无闻,只讲究晋人风度,满足于自我完善,在一等人读书力田的古典意境中走向平静与沉落。但在洪丰仓的年谱里,有一年的有一天,他突然决定要当一个书法家,并且此念生成,了无预设,说来就来,说成即成。

丰仓学书,与众不同。没有人会把溪边青草、陇头斜树、南村雪鸦、北陌鸿雁放到自己的尺幅之内并生成意象,又把黑烟白露、紫藤橙槲、红高粱、绿牡丹、碧云天、黄花地当成书法生命的底色。师法自然于他人是一种距离和间隔,但对丰仓而言,他似乎就是自然本身。他或许就是故乡田间一道笔直的田垄,等待着膨胀和收缩;或者是乡亲们常挂嘴边的一句唱腔,在起起伏伏中走向隽永。丰仓常去拜谒几里外那块汉代的三绝碑,在他眼里,一个王朝逝去了,摹写它背影的书文就是那个时代遣给后世的文化使者,它是有生命的。丰仓不仅熟记了它的眉眼,还熟悉它的体温。汉代以降,扁平的隶书出现了,这种字体让人联想起规矩和方圆、端正和秩序,神鬼远遁、王者归来。而隶书的蚕头雁尾、俯仰腾挪、波磔律动,书写时的提按顿挫、藏锋蓄势、节奏力道等技法程式审美要义也于斯时日臻成熟。三绝碑乃王朗撰文,梁鹄书丹,钟繇刻石。这在当时汉末绝对是一时之盛。相传此碑曾吸引王羲之专程前来拜观。康有为曾激赞此碑曰:汉碑中丹鹤之顶!虽然三绝碑是一首汉代消亡的挽歌,但在中国书法史上却是一抹亮丽的朝霞。丰仓因地主之利,拥此宝物,深研精钻,常常不知今夕何夕,似乎转瞬就由少年而到青年。然这十年一剑的功夫却使他完成了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入了解,也在秦篆汉隶的源头上对书法审美规律有了自己的判断。从此,步出东门的洪丰仓双眼变得炯炯有神,他拥有自己的主见,面对滚滚红尘他才敢说不,“虽则如荼,匪我思且”。在他的心目中,“缟衣茹藘,聊可与娱”,而这个唯一可娱的“美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深爱一生的书法艺术。

丰仓生活在当年三国及魏晋文化的腹心地带,这使他的书法世界总有清风拂面明月朗照。他开始迷恋上“二王”的法书。特别对王羲之《圣教序》和《兰亭序》的痴迷,于他已不是“聊可与娱”,而是生死所托了。由于地缘文化之故,丰仓对汉魏以分的中原古法了然于心,渐入风神。那些厚重博大、雄浑苍茫的自然风物被北方书家引入胸襟透入纸背跃然纸上,由象形到符号,由甲骨金文到秦篆汉隶正楷章草行书等等,由此构建了法度森严、葱茏茂密的书法体系。丰仓终日攀越登临,获益多多。但丰仓就是丰仓,他仍不满足,他觉得自己的仓廪似乎还不太满,还不能骄傲自大,还要继续努力,于是他的目光又洒向南派书法艺术峰峦的顶峰——王羲之父子身上,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永不休止的学习运动,就像一个人举行的书法上的马拉松,其状纠缠如魔鬼,执著如节妇,痴情如恋人,崇拜如宗教。丰仓常在夜半临池间遥想书圣当年来颍川拜看三绝碑之情形,那时的月亮好大好大,年轻的王羲之绕碑三匝,细长的单眼皮,眼睛定格在碑体上,赞叹的声音像蛱蝶一般从他的嘴角飘飞。他的身材不高,这使他在端详上端的字迹时显得颇费周折,有好几次,他不得不跃上碑前的龙首才能看得清楚。他一边赞叹,一边拢起袖管在大腿上摹写,手指滑动的声音像是冬天风吹枯叶在地上迅跑的动静。末了,他把脸贴在碑上,伸出手,一遍遍抚摸月光下闪着微光的字体……这是钟繇勒石呀,天呐,天呐!他快要哭出来了。若干年后,这次中原之行的深切体悟便在王羲之的楷、行、草书的书法实践中表现出来了,看过《姨母帖》的人都清晰记得他隶书取势的样貌,而他的楷书更见钟繇的风骨……凡成大家者,多有这样博采众长、腾云而取的过程。丰仓每想起王羲之也来过临颍甚至喝过颍河之水便激动不已。他临帖时也有轻抚帖书的习惯,像是要把王羲之写过的每个字都盖上自己的指纹。他也总用手指在腿上摹写书法,当手指的中锋掠过皮肤,他能听见腿上的毛细血管像会稽山前的竹林一样发出啸响,那些皮肤的纸张带着紧张的表情接纳着风情万种、温雅蕴集、空灵高洁、遒丽天成的“二王”笔法,又像十万动力火车载着“二王”的书法故事隆行驶往自己的心神……

洪丰仓以传奇的样貌出现在中国书法界,似乎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全国书法展的奖项,甚至折桂称冠。他以行草书见长,在有“书法梦之队”称谓的书法大省里,他当数青年才俊,甚至堪称翘楚。他的双脚牢牢扎在现实生活的大地上,而观念却思接千载,着眼未来并融古铄今。他的作品古意盎然,超拔俊逸,宛若天籁,甫一会面,似有清风迭来清泉溢出,尺素间明月高悬温润可人,传达出书者所追求的清洁精神。有学者多年前评说其人其作曰:“洪丰仓是近年在全国书坛崭露头角的一颗书法明星,其作品频频入选国家级重要展览,而在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上获奖,无疑使他进入全国最优秀书家的行列。他在八届国展上獲奖的作品是一幅行草书,以‘二王风格为基调,萧散简远,疏朗俊逸,而又颇具朴厚顿挫的气息,这就是洪丰仓行草书的主打风格……”而依我言,丰仓的基调,应来自青青颍河水,这条清流,曾经洗过高士许由的耳朵,而现在又洗濯过洪丰仓的书法。洪丰仓的每个字都经过颍水的淘洗,因此个个晶莹透亮,洁静无……

猜你喜欢

书法
书法篇
书法等
图说书法(158)
图说书法
书法一
书法三
诗书画苑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