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儿童早期教育活动及家庭影响研究
2018-01-25岳妍
岳妍
摘 要:文章主要讨论了美术馆儿童早期教育活动的内涵、意义以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美术馆在儿童早期教育活动中的意义 ,着重讨论了家庭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参与美术馆活动的影响,并针对我国美术館的家庭教育活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美术馆;儿童;早期教育;家庭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美术馆建设成为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之一,各地都兴起了建设美术馆的热潮,美术馆教育也成为一个发展潜力较强的新兴研究领域。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美育是美术馆的重要的职责。儿童早期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该年龄层的儿童处于前运算时期,凭知觉认识事物,如颜色、形状、动作等特征对学龄前的儿童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因此,美术馆教育在早期教育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可以培养学龄前儿童对美术馆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艺术和文化的热情,提高观察和审美能力,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美术馆的儿童早期教育活动概述
(一)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
儿童早期教育的对象主要指学龄前的儿童。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经过很多认知发展阶段,而学龄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根据儿童认知的特点来看,学龄前的儿童处于前运算时期,认识事物通常是凭借知觉。神经学家认为,人大脑里的神经系统是由无数个突触组成的,在学龄前见到的事物越多,突触就越发达。事物的颜色、形状、动作等特征对学龄前儿童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
(二)美术馆教育的内涵
美术馆在本文中指的是艺术类的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人类文化艺术成果的场所,其功能有保管、展览、研究、教育、交流、服务六个方面。可以说,教育是美术馆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特别在欧美的发达国家,美术馆、博物馆教育有着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它被认为是实现终生教育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场所。近年来,行业变革下的美术馆儿童教育随着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理论研究和职能认知的不断进步,美术教育职能的重要性被提升至空前的高度。2007年在第21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代表大会上重新修订了博物馆的定义,首次将教育作为博物馆的第一功能予以阐释,强调“教育”是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更在博物馆定义的表述中强调:博物馆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出”等各项业务活动都围绕着教育服务。
二、中国的美术馆儿童教育活动的现状
笔者在法国读书期间,最感慨的是美术馆里到处可以见到孩子的身影,其中也包括很多学龄前儿童。在那些场馆内,遍地都是孩子,他们会席地而坐,听老师或者家长讲解,像上课一样,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而国内的孩子们在家长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课余时间似乎更愿意在家玩电子产品。即使像北京、上海这样的文化艺术资源非常丰富的国际大都市,孩子去美术馆的次数仍然很少,可以说,中国儿童并没有和美术馆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其中原因有很多种,和家庭有关的有这样几点:
第一,中国儿童们接触最为频繁的是电子产品。看动画片,或者玩游戏,孩子怎么可能抵抗得住诱惑。那这个时候父母如果放任,孩子肯定就会养成在家就抱着平板电脑电视看坏习惯。再加上中国家庭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类培训班,孩子完整的娱乐休闲时间并不多,美术馆就留在了永远被遗忘的区域。
第二,儿童不去美术馆在很大程度上与家长的了解和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长对文化生活追求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很多家长也都知道美术馆里有大量优秀精美的艺术品,让孩子们看看也非常有益,但问题是家长们对文化的追求还没有形成一种习惯,所以真正付诸行动的非常少。因此,在我国的美术馆内很难发现孩子的身影。
由此可见,孩子对参观美术馆的兴趣以及行动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家庭因素,当然学校、社会、以及美术馆和博物馆自身的吸引力也是重要因素。
三、美术馆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
儿童早期教育对孩子一生影响深远,幼年时期是培养儿童认知技能的关键时期,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这种影响未必说显性的短期的影响,也有可能是长期的、隐形的影响。
幼小年龄阶段的儿童,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年纪,美术馆、博物馆里包罗万象的那些馆藏,不仅可以通过实物传递知识,更可以激发兴趣、引导思考,是除了学校之外幼儿学习的理想之地。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条著名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一格言诠释了知识获取的真谛: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
美术馆可以把我们在书中看到的内容,生活中学到的理论,在馆中得以真实地呈现出来。美术馆是人类艺术精华的储藏室,尤其擅长展示实物。这种直观的信息可以成为弘扬中华文明、让孩子了解中国历史的关键载体。而且馆内亲身体验与书本知识和视频知识给孩子的感触是不一样的,会更加形象,孩子对知识点理解会更深刻。
所以说,美术馆教育是社会教育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让孩子从小就有参观美术馆的习惯,会大大增强孩子的学习方式和探索能力,让孩子懂得自己寻找资源,把孩子培养成为“终身学习者”,让他们逐渐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美术馆家庭早教活动的建议
家庭在儿童早期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那么如何让孩子在父母的合理引导下,主动产生对美术馆的兴趣。通过对国内外的美术馆家庭教育活动实例统计,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要先于孩子学习,合理引导,但不要左右孩子的思维
美术馆展厅里摆放的艺术品作为承载深厚而悠久的文化的表象工具,往往蕴含了很多历史知识和典故。家长们首先要做的功课就是对美术馆和展览的内容和主题有一定了解和掌握,最好的方法是家长自己先去参观一遍,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浏览美术馆数字网站对该展览的介绍,熟悉展览的线索和脉络,把展览的内容和自己孩子的情况和喜好很好地联系起来,提高孩子的兴趣和参与度。如此,带着孩子参观美术馆时,家长就可以做孩子最好的讲解者和引导者,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探索。
(二)挑选孩子感兴趣的主题去参观,轻装上阵,合理参观
美术馆不是一个走马观花的旅游景点,而是終生学习的场所,同一个展览,每次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个有趣的发现足以让参观记忆深刻,特别是同一个城市的美术馆,参观的机会有很多,不要强求孩子一次就全部参观完。家长可以按照孩子的兴趣点将展览分拆,挑选他们感兴趣的部分参观,要知道,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孩子觉得参观美术馆是一件放松、愉悦的事情,而不是完成任务。一味追求完整全面的参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关键是要在轻松愉悦中让孩子习惯和喜欢周末逛美术馆。
参观展览是颇费脑力和体力的活动,因此最好不要带过多的随身物品,或者把比较重的东西在寄存处存起来,轻装上阵。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持续参观展览的时间每次最好不超过一个半小时,或者中途找个美术馆的咖啡馆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看。有的孩子比较喜欢阅读,家长就可以买不同的书籍放在家里,慢慢引导他对书本知识的深入理解。等到他对一些话题很有兴趣了,再规划去相应的美术馆,这时孩子就非常有兴趣去参观了,也为后面的美术馆参观打下知识基础。
(三)在参观过程中为孩子设计互动的环节,让孩子多动手多体验
美术馆里最不缺少的就是艺术品,可是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大量的艺术作品让孩子们被动机械地去参观学习,他们很快就会失去兴趣,脱离参观状态。家长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小活动,让孩子和那些艺术品展览之间有沟通,除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外,也可以帮孩子报名参加美术馆的一些活动,让孩子自主地去认识和发现。孩子们的天性就是要玩耍,一定要让他们随性地在美术馆里去探索去畅游,不要带有任何的束缚。
总之,儿童是美术馆重要的参与者和未来的观众主体,儿童的认知水平、学习特质不同于成年人,美术馆必须重视儿童观众,依据儿童的需求规划教育活动,利用美术馆资源,提高儿童的艺术修养,促进多元智能的开发,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家长也要从孩子自身的情况出发,科学合理地为其规划美术馆的家庭教育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感受力,发现艺术和文化的美和价值,实现早期美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晓燕.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及启示[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2]廖敦如.美术馆儿童教育活动之理论与实务[D].台湾师范大学,1997.
[3]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罗杰·迈尔斯,劳拉·扎瓦拉·面向未来的博物馆——欧洲的新视野[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5]洪于婷.不再缺席的家长家庭观众在儿童游戏室的合作学习[D].台南艺术大学,2016.
[6]Cristine Brown.充分发挥家庭参观之效用——观察博物馆科学中心中亲子互动之研究[D].周雅纯译.台湾博物馆学季刊.1996.
[7]李爱华.艺术博物馆的对话式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7.
[8]安来顺.博物馆与公众世纪博物馆的核心问题之一[J].中国博物馆,1997,(12).
[9]王毓.中小学美术博物馆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以四川成都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4.
[10]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D].复旦大学,2012.
[11]刘婉珍.美术馆教育理念与务实[M].台北:南天书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