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悲鸿的艺术发展与继承
2018-01-25陆国斌
陆国斌
摘 要:纵观历史,整个美术史发展历程中,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徐悲鸿的艺术修养以及人格魅力可谓是一代传奇,更是中国神话。徐悲鸿的艺术修养深厚,无论是他本人对欧洲艺术的探索,还是对中国画的革新,对后人都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徐悲鸿;艺术发展;继承;延续
“人览吾画,焉知吾之为此,每至痛不可支也”,这是在饥寒交迫、民不聊生的年代,大洋彼岸的徐悲鸿,一天工作10个多小时,以废寝忘食的精神劲头投入到对于艺术的探索和求知中的真实记载。
即使食不果腹,身体每况愈下,徐悲鸿也从不放弃对于知识的渴望和热情。他在对大师作品的临摹时,有自己主观性的思维和理念,他在求知和探索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东方艺术的美感,使其作品精致而雅意,尽精微而致广大,风格俊秀,独树一帜。欣赏徐悲鸿的作品时会发现一个特点,他很少画大山、流水等满构图的场景,作品轻盈脱俗,笔墨稀少,但在少有的笔墨中,却是笔法道劲、浓淡相宜、风格特异、苍劲秀峭、造型隽美,线条在表现体积、空间、质感、量感的同时,以粗细、方圆、刚柔、虚实的节奏变化,给人以一种形式美感,而且每幅作品都有特殊的寓意。
一、徐悲鸿的作品分析
(一)历史背景
古往今来所有艺术家都会以某一专长而流传百世,众所周知徐悲鸿以马而出名,其实,徐悲鸿对于人物也是很擅长的,比如《奚我后》《愚公移山》《九方皋》《田横五百士》等中国人物画,也有油画《啸声》《远闻》《马夫和马》等等。为什么徐悲鸿以马而闻名呢?这就要根据历史背景,从当时的时代大环境来说,抗日战争最艰苦困难的1942年,画家借马抒怀,把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倾注于他所画的马上,很多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和报效祖国的海归派,包括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等进步青年都很矛盾也很焦急,所以青年志士们虽然不能跟着上战场,为国效力的热心还是有的。画家强烈的抗日愿望,通过作品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易经》中说:“乾为马。”马是天的象征又代表着君王、威严、健康、善良、远大、生生不息。《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因此,龙马精神是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
(二)代表作品
徐悲鸿的《奔马》以水墨为主,“虽瘦骨嶙峋而动势毕出,精气毕至;其背景空无依傍顾,更别具空灵生气”。马鬃随风飘逸,马蹄奔放有力,随时为抗日助威出力;马头高昂,寓意唯我独尊,坚信一颗红心跟着党。整幅画面充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清朝龚自珍的诗最能表达徐悲鸿当时的心境:“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 其实这是徐悲鸿切身体会,在当时国家动乱的年代,他感觉到了人才埋没、前景的一片黑暗,所以徐悲鸿的马是一语双关,具有时代气息。
徐悲鸿的口头禅“致广大,尽精微”,与其说是鞭策人们深入研究,细致刻画,其实,更是他的个人爱好。他不仅喜欢画中国画的动物(马、鸡、鹅、猫、鹰、老虎等),他也喜欢画钟馗、观音等等。他的艺术风格可谓是“百花齐放”,他对于人物画的造诣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1940年,徐悲鸿为泰戈尔写生创作肖像画《泰戈尔像》(图1),于艺术家本人是最满意之作,对泰戈尔而言却是幅遗像。泰戈尔与徐悲鸿亦师亦友,双方的人品和修养让人敬仰,谦虚好学的精神让人佩服。泰戈尔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美的语言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而其音调毕竟是多种多样的。中国艺术大师徐悲鸿在有韵律的线条和色彩中,为我们提供一个在记忆中已消失的远古景象,而无损于他自己经验里所具有的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这是徐悲鸿在印尼开个展时,不顾年高体衰80岁高龄的泰戈尔亲临画展现场给予45岁徐悲鸿先生这么高的个人评价,这是中国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荣誉。由此可以看出,语言有国界,艺术是可以互通的,艺术交流活动可以作为外交手段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泰戈尔像》作品中徐悲鸿将西方油画方法与东方水墨相结合,人物造型以中国画的线为主,脸部染色很整体,以形写神,这是徐悲鸿开创的肖像画法。他对于老人手部处理看似简单概括,其实还是需要功底的。对于手指关节的连接处,以及皮包骨头的松散感之运用简单的渲染就表现出来,双手的张弛程度也控制得非常好。图中背景以中国的传统花鸟画方法处理,主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和意境,將老人固执、静寂、文化气息表现得栩栩如生。东西方绘画,都有意境之说,而中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点,就是笔墨自身释放出来的韵味。这种韵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艺术家赋予作品生命,作品因生命而永存,意境是作品的灵魂。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徐悲鸿不仅仅艺术水准精湛,外交手段也非比寻常,由此奠定了他在国际上也是不容小觑的地位。
《愚公移山图》(图2),徐悲鸿最早以中国画形式创作,在作品的最初构思中,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徐先生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画家不仅仅是画,更重要的是创作,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画面中气势磅礴、动人心魄的情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劳动人民的虔诚、勤劳、忠诚、担当的品质,完全就是劳苦大众的真情演绎,通过这些传达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整个画面采用一字构图方式,这样的构图最单一也是最严谨的,利用人物的高低来打破画面的沉闷,利用男女人物关系来调和人性的阴阳和谐。画面中有高大健壮、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也有骨肉分明的青年志士,即便是劳苦,但大家的表情都是乐观向上的,寓意百姓对未来充满希望。整个构图错落有致,疏密结合,力度分布均匀,一挑筐大汉和倚锄老者背对观众以加强空间纵深感,拉开与右半段紧张劳作者之间的距离,造成右半部是前线而左半部是后方的感觉。这组人物显得神情自然逼真,姿态生动自如。
纵观徐悲鸿的作品,尤其历史题材的作品,都会有一个共同点,即充满希望,充满激情。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文人,爱国和报国的形式分为很多种,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今有鲁迅弃医从文,像徐悲鸿这样将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念融入到作品中唤起国人共鸣的文人志士也有很多,不管是生前还是去世后,能将自己的全部艺术作品捐给国家的却屈指可数。由此可见,徐悲鸿的人品是值得敬仰的。他生前胸怀若谷,与世无争,广结天下贤才志士,重情重义。其外界流失作品很多,件件堪称国宝级别,假设将流失作品一一回收,势必引发一场艺术之战。为继承和延续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后人们遵循徐悲鸿的遗愿将作品全部捐献。
老子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纵然繁华三千,看淡即是云烟,任凭烦恼无无数,想开便是晴天。
参考文献:
[1]徐庆平.艺海观澜[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17.
[2]周积寅.中国画学精读与析要[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3]徐悲鸿.大家小书 中国画的艺术(精)[M].马小起,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17.
[4]黄福康.中国画特质与技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5]徐悲鸿.徐悲鸿谈艺录[M].张竟无,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6]徐悲鸿.徐悲鸿讲艺术[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6.
[7]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