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习:穿行在历史中的博“悟”之旅
2018-01-25洪伟郭志滨金少良黄琛
洪伟+郭志滨+金少良+黄琛
摘要北京史家教育集团牵手中国国家博物馆组建教育共同体,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系列课程,编写了《漫步国博》《博悟之旅》系列教材,分别以“小班教学,双师授课”和“多学科联动,校内外融合,全资源共享”的方式推进课程实施。二者共同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走向融合式学习、真实性学习、开放式学习:探索了字词溯源法、猜想实证法、模拟感悟法、摹写创作法、劳作识技法、类比寻规法等博“悟”学习方法。
关键词场馆学习:场馆课程:博物馆课程:无边界课程:博悟之旅:融合式学习:国家博物馆:史家教育集团
有人说:“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神圣殿堂,体现了人类精神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人类永远需要在记忆现场中发现和体验真、善、美。”基于对这种观点的认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北京史家教育集团联手中国国家博物馆组建教育共同体,共同探索、研发,历时五年,创造性地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系列课程(以下简称“博物馆课程”),编写了《漫步国博》《博悟之旅》系列教材,并且在课程实施中不断探索课程整合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路径,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从而让史家孩子的身上有了不一样的“印记”。为学生积聚了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一、整体设计.构筑跨越时空的博“悟”课程框架
作为史家教育集团的一门特色课程,博物馆课程是史家教育集团“和谐教育”办学理念、“种子育人计划”、无边界课程体系的集中展现。
1.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为学生构筑核心价值观
博物馆不仅仅是人类文明与历史发展的陈列地,还是孩子成长与学习的地方。博物馆里的文物是人类灿烂文明的见证,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夯实做人的根基:文物的真实感适合孩子们具象思维的特点,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实证思维,培养学生追求真实的态度和深入探究的能力。同时,博物馆也为学生提供了比较系统和准确的知识内容,有利于培养兴趣,形成对中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正确认识。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依托国家博物馆的优质课程资源,调动小学阶段的全学科知识,结合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需要,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发展的角度进行课程设计,希望带领学生探寻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挖掘其中蕴含的千载传承的美德、为人处世的态度、诚信有责的精神……我们相信,这样的学习将带领学生经历从认知到认同再到归属感、自豪感的一个价值观建构的过程。
2.构建文化性、综合性、开放性课程,培养学生“五大意识”
我们的博物馆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生命、创造、尊重、责任、规则”五大意识为主线,是学校育人理念的直接表达。课程主要呈现如下特征。
其一,课程目标——文化性。博物馆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在时空上超越教材、课堂和學校的边界,并向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无限延伸。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我们以传承和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开展具有史家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和个性的创意表达,促使其在无边界的课程中获得思维和眼界的拓展,给学生的成长创造无限可能:我们希望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让学生在与历史时空的对话中,感悟祖国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其二,课程资源——民族性。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因此,博物馆课程内容涵盖了民族精神、民族信仰、民族尊严、民族自信、民族智慧、民族艺术等丰富的内容。由一件件国宝构建的广阔时空里,孩子们怀揣敬畏之心,向智慧敬礼,向文明鞠躬。孩子们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放置于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从中寻找到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形成孩子终身的民族印记和家国情怀。
其三,课程实施——综合性。博物馆课程涵盖了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小学阶段的12门学科。覆盖学科率为92.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史家集团各校区实现全学科介入,即在实施过程中打破学科边界,以主题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学科的知识联动,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其四,课程环境——开放性。博物馆课程实施的场域是开放的,脱离了围栏的束缚,孩子们更容易释放天性,学习会真实地发生:学习中所用到的信息与资源也是开放的。博物馆展陈甚至是文物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丰富之极,师生可以根据学习主题选择性调用,从而让学习更加充实:博物馆学习的交流对象也相对开放,这里的学习伙伴从教室里单一的同学,发展为教师、讲解员、小伙伴,甚至是文物本身,孩子们在多重对话中逐步构建对文化的完整认知。
其五,课程评价——发展性。我们根据史家教育集团的育人目标与课程理念等。进行博物馆课程评价体系的探究与开发工作。并且在实践与思考中不断调整、修订。—方面。学校根据博物馆课程的设计与特色,重新梳理史家教育集团的课程结构。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则让我们的集团化办学目标、育人目标都更加清晰和明确,促进了集团校的有机融合。另—方面,在课程研发过程中。学校教师与博物馆教师互为导师。构成了教育改革的命运共同体,双方不仅仅是一起编写教材。更是一起设计教学活动,共享课程资源、课程理念、教学资料,由此促进了教师的共同成长。
二、系统规划,编撰打破边界的博“悟”系列教材
根据对博物馆课程的整体设计,我们编写了《漫步国博》和《博悟之旅》系列教材,共计学生用书24本、教师用书4本。
1.“漫步国博”——走进博物馆的综合实践课程
“漫步国博”系列课程是带领学生走进国家博物馆开展学习的课程。该课程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能够直面真实的文物,能够通过文物看到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生命繁衍等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发展进步的历史脉络。教材的编写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分为说文解字、服饰礼仪、美食美器、音乐辞戏四个单元。共34个教学主题。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中国汉字、饮食发展、服饰礼仪以及音乐和诗歌开始。按照工具性一功能性-工艺性一文化性这种层层递进的内容进行框架编排设计(见表1),从而把博物馆里一件件冷冰冰的文物生活化,让它们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贴合。赋予博物馆课程一种生命力。endprint
2.“博悟之旅”——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融合课程
“博悟之旅”系列课程是将博物馆中的文物。或者历史古迹、古代技术、传统习俗等内容引入国家课程。使其成为学校课堂的有效补充与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内容。我们依托博物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以1 50件国宝文物为载体进行课程设计。透过这些文物多维度、多层次地深入诠释“创造”“尊重”“责任”“生命”“规则”五大主题。具体来说,就是以这五大核心词作为学习目的和导向。通过“国宝档案”“历史足迹”“文物聚焦”“阅古识今”四大板块内容的相互关联、层层递进,从不同角度剖析文物背后的内涵故事,展现蕴含在文物中的传统美德、聪明才智等,用文物解读责任和规则,以不一样的视角阐释文物与文化的关系,将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汇其中,实现教育的“润物无声”。该系列课程五个主题在编写时都是遵循个人一社会一国家三个维度来进行,并且将每一个主题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解。体现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
教材内容改变了已往博物馆青少年读物中只强调文物知识普及的编著方式,让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一位参与教材编写的数学教师说,“我第一次知道,那些神秘的文物竟然能和数学联系起来……”如今。系列教材已纳入史家教育集团学生的日常学习课程,对应着当前小学阶段几乎全部课程。
三、开放实施。探索多维融合的博“悟”教学模式
博物馆课程的实施既可以融入各学科教学中。也可以单独成课进行讲授。学校管理部门在开学初就会组织开展“年级选课。课表套排”的工作,之后按照两个系列的课程特点分别组织课程实施。其中“漫步国博”系列课程以“小班教学。双师授课”的形式展开学习:“博悟之旅”则是以“多学科联动,校内外融合,全资源共享”的方式全面推进与实施。
我们基于开放的思路,完全打破学科概念。每一个学习主题都是多学科的融合,每一个教学设计都是跨学科的实施。同时,我们从学生立场出发,重新思考“学习如何发生”。不断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此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1.促进学习转型:构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其一,走向融合式学习,构筑无边界的课堂。教师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跨越学科的边界,鼓励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用各学科已有知识,大胆猜想与质询,在求证中不断探究。从而主动建构对世界的认知。
其二,走向真实的学习,构筑有滋味的课堂。博物馆课程是带领孩子们从“符号世界”走向“真实世界”的课程。在博物馆里,陈列展览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新课本”。孩子们在模拟、表演、实验等实践性活动中,能够深刻感悟到祖先的智慧、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从而主动建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其三,走向开放式学习,构筑有色彩的课堂。在博物馆课程中。我们把多彩的世界当做教科书展现给孩子。在这里,开放的学习内容、开放的师资构成、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视野超越学校围墙,让学生通过博物馆放眼社会。由中国文化放眼世界文明,促其形成利用资源自觉开展学习的生命状态。开放式的学习促使学生多角度观察、多维度思考、多形式研究,并且进行多学科知识调用,在互动与对话中,以历史为线索,以文物为载体,不断探寻新知,他们也会因为一次課程的学习而邂逅课程内容之外的兴趣点。即让学习在相同的起点开始。走向不同的成长点。
2.推动教学创新:让学习在多重对话与实践体验中真实发生
博物馆课程的实施让我们在改变传统课堂的同时。也面临着教学形式创新的挑战。博物馆里的课堂创造了教师与讲解员互通有无的全新授课模式——双师授课,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展开教学活动,无论是展厅学习还是体验教室学习,学生的学习都是在多重对话中、在体验实践中真实地发生。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了六种不同的博“悟”学习方法。
其一,字词溯源法。即引领学生通过对文字或字词来源的探索进行学习。学生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基于对文物的历史典故、用途用法、制作工艺的了解来重新解读文字或者词语的本意,从而获得对文物的认识与了解。例如:在对词语“一模一样”的溯源学习中。我们知道该词源自于青铜器铸造的工艺。其本意是一个模子一个样,是“不一样”之意,后来随着铸造工艺的不断发展才有了“完全一样”的释义。这种探究正是一种为学生积淀文化底蕴的过程。
其二,猜想实证法。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文物上的有效信息。然后对自己所观察的事物提出相应的问题,并给予大胆猜想。学生要通过信息搜集、对比分析、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等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给自己的猜想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大胆质疑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随后。教师为学生提供权威学者或专家的猜想与实证信息。引导学生将其与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从而形成新知。在新知的基础上再去观察文物、认识文物,学生的自豪之情、民族认同感则会油然而生。
其三,模拟感悟法。即学生通过模拟表演,展开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当学生顺利完成表演任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经验,交流分享成功的感受。由此“领悟”祖先的聪明才智:当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发现问题时,则要在小组合作与讨论中寻找解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顿悟”祖先的智慧:当学生因为各种问题没有完成模拟活动时。教师就要带着学生一起探讨失败的原因,寻找其中的难点,再与古人的解决方法对比,使学生在困难原因的查找中“渐悟”祖先的伟大。这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真实体验的情绪过程。促使学生“感悟”对人生、对事物、对世界的看法,理解民族精神。形成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
其四,摹写创作法。摹写包括视觉摹写、听觉摹写、嗅觉摹写、触觉摹写等,即在教学中通过描摹的活动,自主发现问题,通过分析讨论,与同伴达成共识,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融汇在文物之中的艺术内涵、文化内涵、思想内涵、精神内涵等信息。“感悟”古人凝聚在文物中的智慧与创造。
其五,劳作识技法。即学生在了解文物的制作技法与工具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模拟制作,然后根据作品成功或失败的实际情况分析原因,探讨解决方法。之后再尝试操作。直到最后成功。这是在不断反思中“悟”得祖先的伟大与智慧的学习过程。
其六,类比寻规法。单件文物也能提供给学生丰富的信息点。但是当多件文物按照某种历史脉络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则是一个完整的信息链条(如图1)。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对同一学习主题下的多个文物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让学生在历史发展脉络中发现其独特价值,这是在对比分析中“领悟”规律、发现获得的学习过程。
现在。国家博物馆已经成为史家学生学习的新场域。因为对博物馆抱有一份敬仰之心。学生们也会自觉遵循博物馆行为礼仪:面对一件文物,他们会多角度思考、多元化理解。从而对祖先的聪明才智充满敬畏与尊重: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孩子们更加敢于表达,更多的信息与情感在对话中不断积累与构建……
博物馆收藏历史,博物馆面向未来……我们的博物馆课程正在带领孩子们博览和领悟真实的世界。并且在文化传承与实践探索中“遇见”扑面而来的未来。
(编辑谢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