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产教学赛研创”六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探究

2018-01-25吴金铃景仕荣

文教资料 2017年28期
关键词:六位一体协同育人产教融合

吴金铃 景仕荣

摘 要: 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应该以比赛为契机,探索企业所需要的必备技能,并以此作为参赛的切入点,校企共同指导学生,引导教师研究及学生创业,形成“产教学赛研创”六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产教学赛研创”六位一体 协同育人

2013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的通知,为了贯彻实施教育部职业教育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大了职业技能比赛的力度[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强调“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从以上文件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不能为了比赛而比赛,应该结合市场、产业、企业需求,以市场最新需求技能为比赛内容,促使学生学习市场最新技能,同时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创,构建产、教、学、赛、研、创六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一、构建“六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必要性

构建产、教、学、赛、研、创“六位一体”的协调育人机制,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各高职院校、各专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机制、师资力量、专业特点,认真把握市场信息,以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手段,推动产、教、学、研、创的发展,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1.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职业技能竞赛以企业需要技能作为比赛切入点,以促进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使教学内容始终符合市场需求。对照技能大赛的要求,将专业课程分解成模块,进行项目化教学,注重每个项目的考评要点,注意细节和规范的把握,提高教学质量。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教师在筹备和指导职业技能比赛期间,一方面需要传授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指导学生技能实践。这就需要教师与市场接轨,首先必须参与企业培训和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的岗位技能实践和比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企业、学生一起成长。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产业跟教育教学及技能比赛相结合,为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供了实践机会,通过在生产实践、服务实践、管理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把握,增强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学生由于在校期间理论和技能比赛的锻炼,以及在企业实践时所获得的薪酬,在毕业时就有了创业的资本和创业能力,还会提高创业成功率。

4.有利于企业选拔优秀人才。

通过技能比赛的训练及比赛锻炼,学生已经成为理论过硬、实践操作熟练的高技能优秀人才。通过比赛过程中的表现及比赛结果的参考,可以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为其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5.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产、教、学、赛、研、创六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既符合企业需求,又实现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供给的无缝衔接。在产学合作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创新研究的实现,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生态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虽然产、教、学、赛、研、创“六位一体”的专业协同育人机制存在诸多优越性,但是根据对苏州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和访谈,发现其在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体制机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近几年职业技能竞赛越来越多、越来越泛,各种技能比赛组织及参赛规则良莠不齐,各参赛学校组织学生参赛出现了功利化、精英化的倾向,甚至某些技能大赛已经成为企业牟利的手段,使技能竞赛变成了少数人的竞赛,打乱了技能竞赛的正常秩序,扰乱了正常的比赛秩序。各级政府及行政部门要加强技能竞赛体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使技能竞赛能够有序、公平开展。

2.技能竞赛与专业教学契合度不高。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技能竞赛融入专业教学的基础。校企深度合作,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人”,彰显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生产性、适应性,培养出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技能竞赛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缺乏創新,与专业教学脱节,契合度不高,更谈不上跟上企业技能的变化,与市场接轨。技能竞赛与学院专业教学、企业技能不能匹配,具有滞后性。

3.“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职业技能竞赛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岗位,突出市场高技能、新技术的要求,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教师的实践水平和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3]。高职学院的教师一般企业实践经验比较少,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比较少;即使是来自企业一线的教师,经过多年的学校生活,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和企业脱节,跟不上市场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对于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技能竞赛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找不到创新点,技能大赛的指导性比较差。

4.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现有专业课程的设置虽然相比较过去已经逐渐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但是主体专业课程的设置还是理论化内容居多,离现实企业所需知识还有差距,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虽然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大大改进,但是实际技能教学环节较少,针对学生技能考核仍然以试卷等的结果考核为主,考核标准和体系还不完善[4]。

5.技能比赛的成果对学生创新创业推动力不强。

通过职业技能比赛,一方面要推动教学相长,另一方面要促进研创的进一步推进。但是,在现实调查和访谈中,大家一致认为技能比赛对于教与学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后劲不足,对于教师研究和学生创新创业的推动力不强。往往技能比赛结束就标志着这项活动的结束,教师对技能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相关总结和研究,对于技能比赛的结果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没有在现实中得到应用与转化,因此,技能比赛的成果对于后续研究与学生的创新创业推动力比较差。endprint

三、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结合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提出如下对策:

1.构建新常态的“六位一体”育人机制。

在教育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熟练掌握技能、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应用人才。围绕这个目标,首先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建设,杜绝职业技能竞赛中的不合理现象,确保技能竞赛有序、公平,构建政策保障体系;其次,应该产、教、学结合,掌握市场和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手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技能竞赛不能脱离专业教学和企业需求,要培养产、教、学、赛之间的契合度。最后,将比赛成果反馈课堂,加强研究,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构筑产、教、学、赛、研、创“六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2.构建“三跨”教学团队,培育“三栖”指导教师。

打造职业技能竞赛指导老师团队,培育跨专业、跨校企、跨国界的“三跨”教学团队,使教师不仅通晓本专业知识,还跨专业了解相关行业知识;不仅掌握学校理论知识,还掌握最新企业技能;不仅了解国内行业发展状况,还了解国际发展状况,提高综合能力,培育“双师型”教师团队;还可以通过国内外教师项目研修和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打造善于比赛、精于教学、长于科研的“三栖”指导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比赛、科研能力。

3.构建“三层”课程体系,与企业、技能竞赛对接。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并根据行业技术和市场变化及技能比赛内容调整教学内容。依照“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原则,建立“三层”课程体系即“平台课程、分立课程和互选课程”。平台课程根据专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基础课及公共课,分立课程则根据专业不同方向技能比赛要求设置对应课程,提高比赛所需的专项能力,高层互选课程主要突出培养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三层”课程体系既能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又能适应技能比赛的变化和企业需求,与企业需求、技能竞赛有效对接。

4.打造产、教、学、赛、研、创一体化平台。

打造创业孵化器,遴选骨干教师组建创业运营管理团队,为专业教师的跨界、跨专业提供实际的运营平台,为学生营造实际的学习环境,真正实现教学与行业企业、技能竞赛的无缝对接。一方面指导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另一方面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将比赛结果和研究结果转化为现实运用,构建“产、教、学、赛、研、创”一体化平台。

5.加强比赛锻炼及成果运用,带动学生就业创业。

职业技能比赛为高职院校学生展示自己和学习交流的机会,学生通过比赛可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技能水平,一方面可以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依据,技能比赛场所成为企业选拔人才的平台,带动学生就业,另一方面,对于技术类参赛成果,可以联合企业加强成果的运用和转化,使它转化为实际生产率,也可以利用比赛成果作为自身的创业机会,促进学生创新创业。

四、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技能竞赛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相长;推动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师队伍的再培训;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还促进了科研的进步及带动了学生的就业创业。只有构建产、教、学、赛、研、创“六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才能使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华国,黄江波.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与专业教学契合度模型构建与研究[J].福建轻纺,2016(06):47-51.

[2]丁帮俊.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促进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江苏高教,2015(05):143-145.

[3]余伟兵.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教学改革[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8):107-109.

[4]周惠娟.技能竞赛对专业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9):94-96.

基金项目:苏州市职业教育学会立项课题“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与专业教学关系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zjlx201536)研究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六位一体协同育人产教融合
中学语文“六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刍议
民办高校“六位一体”学生工作机制探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