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皮影戏传承方式研究
2018-01-25杨殷妮
杨殷妮
内容摘要:本文借助田野调查法研究得出其传统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三种,一、茶馆传承。茶馆传承不仅传承传统的皮影制作与表演技术,还传承其赖以生存的特定文化空间。二、展演传承。具体包括民俗、宗教活动的展演、比赛展演、传媒展演以及纯粹的皮影艺术、制作工艺的展演,使得云梦皮影戏立体化的呈现在民众眼前,走进大众视野。三、授艺传承。云梦皮影在传承人的努力和政府的帮助之下多次进入学校进行表演,讲授皮影表演、制作技巧,甚至成功进驻学校开设皮影戏课程,还有许多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前来拜师学艺,学习云梦皮影艺术的精髓。
关键词:云梦皮影戏 传承 传承方式
皮影是利用动物皮革、硬塑料薄膜或聚乙烯胶片制作的人物、动物、自然景物、生活物品的影像,在隔亮的幕布后操纵皮影的同时辅以演唱和伴奏便成为俗称的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云梦皮影戏始于清中叶,最初由周铁保的曾祖父从安陆习来,在20世纪初达到兴盛,全县有皮影戏70多台,从业艺人达140多人,演出活动遍及全县,随着皮影戏行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师承流派逐渐形成。云梦皮影戏在唱腔上属于西乡高腔,方言色彩浓厚,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制作到表演独具地方特色。
云梦皮影戏是戏剧轻骑里的典型代表,两人一台戏,一人伴奏一人操纵皮影的同时演唱,方便搭台易于表演。1995年,云梦县被湖北省文化厅授予“湖北省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作为中国皮影戏的代表,云梦皮影戏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即在于它是活态的文化,它存在于当下特定的民间生活方式中,甚至就是他们生活本身。”[1]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研究云梦皮影戏的传承方式不仅能够了解云梦皮影戏的传承历史与生存现状,而且能够对新时代下云梦皮影戏的传承方式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茶馆传承
云梦皮影戏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仅传承传统的皮影制作与表演技术,还传承其赖以生存的特定文化空间,其中,茶馆传承这一传承方式就很好的兼顾了这两点。
云梦皮影戏以茶馆为依托,在茶馆内表演,每天开放长年营业,主要顾客是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他们花2元或3元买票进场,就可在茶馆内度过五六个小时的闲暇时光,除了可以观看皮影戏,还可以免费享受茶水。此外,茶馆还无偿提供扑克、麻将、录像等其他娱乐设施。
茶馆一般都有固定的演出皮影戏的时间,即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两点。不过,通常从上午九点左右就陸续有观众进场,看电视、打麻将、闲聊。皮影演出艺人一部分是受雇于茶馆老板,自备影箱,工资按月薪或日薪计算,另外一些艺人自己是茶馆老板,再从外面聘请搭档。经营效益好的茶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约一百人次,年均达三万多人次,月收入约3000元,年收入约48000元;经营效益一般的茶馆,每天也能吸引六七十人,年均达到两万多人次,月收入约2000元,年收入约24000元。
据田野调查搜集的资料显示,云梦县现在仍在经营的民营皮影戏茶馆有七家,下面以图表展示:
上述七家皮影馆均有超过10年的经营时间,吸收了很多忠实的本地观众,他们成为戏馆的常驻观众。云梦县除开上述七家皮影戏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城关的老茶馆和梦泽影戏馆。老茶馆虽属民营但与政府合作,现已成为云梦皮影演出基地,长年有皮影演出活动,2015年3月正式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作为民营茶馆,每周六邀请皮影艺人秦礼刚来此表演,茶馆老板支付其演出费用;作为政府合办的茶馆,从2014年起成为国家级非遗名录云梦皮影戏惠民展演基地,即在春节期间,政府出资邀请云梦县当地具有影响力的皮影戏班子到此免费为广大群众表演皮影戏,切实落实文化惠民政策,保障群众的文化需求。这些举措为全县皮影艺人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进步的平台,为增强云梦皮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云梦皮影的传承与发展。
梦泽影戏馆在迁至孝感市卧龙岛生态农庄之前,位于云梦县城关,其经营模式跟上述七家皮影戏茶馆并无区别,馆主秦礼刚于2012年12月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云梦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0月被授予湖北省民间文化守望者荣誉称号,2014年1月被授予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传承人称号。2016年底梦泽影戏馆迁至孝感市卧龙岛生态农庄,景区内的游客可免费在茶馆内观看表演,此外该农庄还专门建造了湖北(秦礼刚)皮影艺术博物馆,游客可免费参观。此时的梦泽影戏馆仍属民营但已纳入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之中,成为旅游一景。
当下,“各种娱乐休闲方式主要针对的是消费能力强的青少年群体,而老年人在精神、娱乐需求上远远未能得到满足。”[2]而皮影戏在茶馆内进行表演的这种传承方式正好满足了老年人的“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使茶馆的功能更为多元,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渐渐成为老年人活动中心。但经营茶馆皮影戏也存在着危机,扩大或保持观众群以及皮影艺术的传承已成为两大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展演传承
云梦皮影戏一直以展演的方式进行传承,从民俗、宗教活动的展演到比赛展演、传媒展演,再到纯粹的皮影艺术、制作工艺的展演,云梦皮影戏立体化的呈现在民众眼前,走进大众视野。
(一)民俗、宗教活动展演
在云梦,庆祝传统节日和举行人生礼仪、庙会和宗教活动时,经常邀请皮影戏班子进行表演,随着云梦皮影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他地区在上述这些时节时也会邀请云梦皮影艺人到场进行表演。
根据田野调查的资料显示,近几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时,云梦皮影艺人秦礼刚分别到过惠州、珠海、武汉等地进行皮影戏表演,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好评。2013年云梦皮影艺术团一行人受邀参加广东惠州首届中国传统新年庙会,在元旦期间进行为期三天的皮影表演,《猪八戒背媳妇》、《武松打虎》、《龟与鹤》、《御花园降妖》、《大闹天目山》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2015年,秦礼刚率领云梦皮影戏团队一行4人参加了武汉新天地农历新年庙会。庙会展区人头攒动,秦礼刚的经典特技表演换头术、散打、双手舞十影以及枪战正面取头、回马取头、一战三取双头吸引了近万市民游客驻足观看、摄影以及喝彩。2016年2月7日秦礼刚应邀赴珠海参加第二届南澳樱花节,在9天时间里为广大民众和游客带来精彩的皮影艺术表演。当时秦礼刚的徒弟陈红军也应邀在惠州表演皮影戏。2017年,武汉江夏林泉寺上元节时邀请秦礼刚表演皮影戏。另外还有小孩过十岁生日或老人的寿辰时,秦礼刚应邀表演皮影戏。endprint
(二)比赛展演
竞技比赛一直是我国民间竞技的主要存在形式,它的价值就在于不仅给参赛者带来了兴趣和欢娱,也给观众提供了观赏娱乐的机会。皮影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经常参加比赛展演活动。
2013年2月18日,云梦县秦礼刚、张坤中等艺人前往省群艺馆非遗中心参加湖北省首届“江欣苑杯”皮影调演。同年5月,秦礼刚获“华西北钢杯”全国著名民间皮影院团展演最佳表演奖。2014年6月14日,秦礼刚率领皮影艺人代表云梦县赶赴武汉参加湖北省第二届皮影戏调演。2015年9月24日至25日,云梦皮影团队参加了湖北省皮影艺术协会举办的现代皮影戏专场调演,获得最佳组织奖。与此同时,云梦皮影团队也参加了湖北省第三届皮影戏调演。2016年10月23日,云梦皮影艺人陈红军凭借其表演的《御花园降妖》在孝感市第四届民间文艺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同年11月26日,陈红军凭借上述剧目在湖北省首届社会文艺团队展演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比赛展演使得云梦皮影戏走向更远的地方,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云梦皮影艺人学习和了解到全国乃至世界优秀的皮影艺术,进而不断促进艺人进行各种创新,为云梦皮影注入新鲜的血液。
(三)传媒展演
“传播对于皮影艺术的保护具有重要价值,它既是皮影艺术保护的内容也是其保护的目的,并且还是必不可少的工具。”[3]自皮影艺术产生之初,其传播方式一直以人际传播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大众传媒,皮影艺术开始依靠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介进行传播,进而打破了一定的地域限制,扩大了皮影艺术的影响力。
近年来,云梦皮影戏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众多媒体平台前来采访宣传。2013年11月19日,湖北卫视《中国NO.1》纪录片栏目组到云梦县拍摄云梦非遗皮影戏的相关视频,此专题纪录片于春节前夕在湖北卫视“非遗”系列报道中播出。2014年7月25日,美国舞台剧老师温妮莎·托莉诺和记者黛西·霍尔多夫慕名来到梦泽影戏馆,拜访皮影艺人秦礼刚。她们拍摄了关于秦礼刚的皮影专题纪录片,目的是推荐给外国老师、学生们做学习和观摩的教材,参加各种国际性影展,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皮影艺术。同年9月18日,上海教育电视《中国之最》栏目组来到云梦县,对云梦皮影的历史、传承、现状进行了为期4天的调查,拍摄了梦泽影戏馆、父子兵影戏馆、老茶馆等几家具有代表性的皮影馆,并对秦礼刚及其孙子秦朗进行了采访。2015年9月28日,秦礼刚做客河南卫视,接受采访并表演了皮影传统剧目《武松打虎》。同年11月24日,秦礼刚一行4人应邀到北京参加了北京卫视真人秀节目《传承者》的录制。2016年10月12日,云梦皮影艺人秦礼刚在山东卫视《中国面孔》展示云梦皮影戏。传媒展演是皮影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云梦皮影艺术通过传媒展演这个平台走出云梦,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了云梦皮影戏的魅力。
云梦皮影戏通过传统的展演传承方式一方面保留着原有的观众群体,另一方面也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新的观众,提高了云梦皮影表演艺术的水平,使其能够更好的与当下民众的娱乐休闲生活相契合,更好的传承发展。
三.授艺传承
皮影是用声传情,即用声音来表达人物丰富的感情,云梦皮影采用西乡高腔演唱,对艺人的要求很高。在过去,艺人收徒弟时很看重演唱的才能。当代社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之下,由政府主导的依靠学校教育传承正成为主流的传承途经。”[4]
云梦皮影在传承人的努力和政府的帮助之下多次进入学校进行表演,讲授皮影表演、制作技巧,甚至成功进驻学校开设皮影戏课程,还有许多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前来拜师学艺,学习云梦皮影艺术的精髓。2014年5月,秦礼刚应邀至湖北经济学院为1000多名师生表演皮影戏,不少师生用相机记录下了这场精彩的表演。2012年6月,美国女大学生刘星心通过朋友介绍来到云梦拜艺人秦礼刚为师,在此进行了一周的皮影知识学习,她表示回国后要教授皮影,把中国皮影艺术发扬光大。2015年5月,湖北工程学院12名学生到云梦皮影传承师范基地老茶馆中的皮影工作室向秦礼刚拜师学艺,学习皮影雕刻及操作技艺。2016年8月,湖北工业大学13名学生前往云梦县调查云梦皮影戏的生存现状以及政府对其采取的保护的措施,并且他们分成了两组,一组在秦礼刚皮影工作室学习制作皮影人物,一组学习编写皮影剧本。值得一提的是,秦礼刚在武汉光谷十五小学和育才怡康小学开课,教学生雕刻、制作皮影,力图为云梦皮影艺术打造少儿平台。
通过分析云梦皮影戏传承人及其谱系,其传承谱系追溯到了清朝,共有75位皮影艺人记录在册,他们的从艺年龄大多在十几岁。从传承谱系的整体来看,传承方式一般是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现今健在的传承人中仍坚持从事皮影艺术表演的有12人,他们均为男性,刘祖银、秦礼刚、滕德清、潘祥美、张望明、余长永、曾宪超、李年平、冯金铭和徐大才十人年龄在60岁以上,高龄者已过70岁,文化程度皆为小学学历;剩余两人陈红军、刘大健分别为40多岁和50多岁,文化程度為初中学历。他们均通过茶馆这个固定的演出场所表演皮影戏,获得一定的收益,外出的展演也给他们带来额外的收入,有的艺人一年365天里除开外出展演的时间仅一天不表演。他们中有爱好皮影而入行拜师学艺的,也有迫于生计从事皮影艺术表演的,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锻炼之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皮影艺术家。秦礼刚、滕德清和陈红军同属于义堂陆派传承谱系;刘祖银、刘大健、潘祥美、余长永、曾宪超属于曾店余派传承谱系,六大传承谱系中隔蒲褚派传承谱系、吴铺程派传承谱系已经消亡,而曾店吴派传承谱系、义堂张派传承谱系已经走向消亡的边缘。现在仍然坚持传承、表演皮影艺术的12位艺人是对这一承载了民族文化记忆的民间艺术的执着坚守。
云梦皮影戏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艺术形态,承载着云梦民众的生活习惯与情感记忆,“是前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优秀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5]当前,云梦皮影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为了解决这一严峻的问题,我们既要重视对云梦皮影戏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又要积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来推动云梦皮影戏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淑梅.川剧展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中华文化论坛,2011(3):11.
[2]张冬菜.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及保护[J].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7(3):8.
[3]汪沛.皮影艺术新媒体传播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4.
[4]吴零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师徒传承制—以海上书家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5]刘玉莲.唐山皮影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