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球公共体育课分层教学法的实验性研究

2018-01-25孙宇岸余柯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网球

孙宇岸+余柯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成都中医药大学网球公共体育课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围绕分层教学法在高校网球公共体育课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了分层教学法的能够取得优秀教学效果的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高校网球公共体育课教学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 网球 公共体育课

近年来在网球热潮的持续推动下,高校网球运动及网球课程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通过高校网球课程接触到网球,认识网球,爱上网球,并将大量热情和时间投入到了网球运动当中。然而,作为一名高校网球任课教师,我也很深刻的体会到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同网球课程间的一系列供需矛盾,即现有的高校网球教师、网球场地配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对与网球运动学习的现实需求。所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任课教师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优化更新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而分层教学法在高校网球公共体育课程中的实验性应用也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1.研究对象

以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级公共体育课学生12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实验要求,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各2个班,每班人数为30人。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选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成都体育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站,检索并查阅相关研究和文献。

2.2问卷调查法

对以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级公共体育课学生120名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

2.2.3数据处理

通过EXCEL及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整理得出相关有效信息。

3.实验设计

3.1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分成不同的教学层次,并且根据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现实情况安排相应的教学任务,以实现因材施教。

3.2实验安排

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进度安排一致,共用32个课时完成正、反手抽球两项技术的入门教学任务,实验班在教学任务开始之前先进行5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远及台阶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2个实验班分别划分为2-3各组别,即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安排;对照班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不进行组别划分。期末考核同为技评测试、回合球(半场)考核。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调查。

4.结果与分析

4.1学习体验

学习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技术掌握难易程度以及班级整体学习氛围的一种心理感受。通过学生对网球课学习难易程度的调查发现,实验班认为学习“非常容易”和“容易”的学生有36人,为60%。对照班有19人,为32%,实验班认为学习“非常难”和“难”的学生有10人,为17%,对照班有25人,为42%。可以看出,通过分层教学法,学习任务的安排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差异,尽可能保证各层次的学生都在一个可接受的难度下学习,这也减轻了学生在网球学习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压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4.2技术动作评价

网球是一项力与美相结合的运动,标准规范的技术动作不仅保证了高质量的击球效果,更是避免运动损伤的关键因素。

通过调查:实验班技术评定得分为“优”和“良”的学生数有42人,为70%,对照班有30人,虽然也接近了50%,但对照班技术评定得分为“及格”及以下的人数为12人,实验班仅仅为3人。可以说在技术动作学习上,实验班更为有效。

4.3半场回合球效果

回合球测试是对学生网球技术学习情况的综合性检验,其测试结果直接反映了学生技术动作、球感、击球效果等多方面的能力。由于受试学生学习时间有限,故本次测试采用半场回合球,相对降低了测试难度。

表3显示:对照班能完成20个回合以上的学生人数达到了20人,而对照班为11人,实验班在高分段的人数几乎为对照班的一倍,并且实验组在9-5个及5个以下两个低分段的学生人数仅为对照组的一半,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在回合球测试上明显好过对照班,所以可认为分层教学法的实验组在网球学习的综合效果上也更为优秀。

4.4底线隔网多球测试

底线技术为网球运动技术之根本,是网球运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术,其核心组成部分就是网球运动6项基本技术中的正手击球和反手击球,而本次底线多球测试则采用教师隔网送球,正、反手各10球,學生底线击球,并对有效回击球进行计数。

从表4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满分分数段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实验组有40位同学在这一测试中得到满分占到了实验组总人数的67%,同时也是对照组满分人数的两倍。并且在低分段(10球以下),对照组为10人,试验组为0人。以上测试结果充分说明了分层教学法在网球运动底线技术的教学中发挥了较大作用,较普通教学法更有利于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

5.结论与建议

5.1在现阶段高校网球公共体育课的开展过程中,分层教学法的灵活运用,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符合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且对缓解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同网球课程间的供需矛盾有着极作用。

5.2分层教学法,在素质教育中心思想的指导下,让不同技术水平、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得到了符合其现实情况的有效教学。不仅大幅的的提高了学生参加网球学习、参与网球运动的积极性,更让其技术水平在不同的教学层次中得到同样的增长。

5.3教师在采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分层,保证教学层次划分的合理性、公平性。同时层次划分不宜过多,2-3层即可,并保持层次的动态调整和教学方法的及时更新,这样就让学生对学习难易度的感知始终保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既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通过层次的升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及竞争意识。

5.4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个别指导。个别指导是关系分层教学法在高校网球公共体育课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决定了高校学生在网球公共体育课中学习网球技术的效率,也影响着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增长。可以说,对于高校网球公共体育课而言,分层教学法实施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高校教师在网球教学中能否真正重视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并付之于实际行动

5.5注重基础教学,明确教学目标。在高校网球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及创新,但另一方面还是应该注意,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要根据每个班级、每个专业的现实特点合理的选择教学模式,注重基础教学的比重,且充分明确教学目标,避免在教学中出现画蛇添足及华而不实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程杰.对高校网球课采用分级教学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

[2]陈满平.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体育科技,2007,24(1)

[3]杨军.高校网球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7(2)

[3]王素华.网球选项课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运动,2012(5)

[4]马洪波.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J].文体用品与科技,20l5(12)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网球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