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

2018-01-25梁瑞心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梁瑞心

【摘 要】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提高整个民族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文章首先阐述了新时期我国“核心素养”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对培养民族核心素养的关键作用,最后提出了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探究式教学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核心素养包括“五大支柱”: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发展(learning to be);学会改变(learning to change)。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7年启动“素养界定”项目,并最终形成核心素养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学生应该形成的核心素养被概括为三大方向:互动地使用工具,即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互动地使用新技术;自主行动,即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团队合作,管理与解决冲突;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即在复杂的大环境中行动,形成并执行个人计划或生活规划,保护及维护权利、利益、限制与需求。2006年,欧盟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核心素养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共计八个领域。

我国的核心素养体系是什么呢?《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二、小学语文教育与核心素养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语文的生命是思想,是精神。语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新课标中有这样的规定和描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语文素养界定在三个重要方面:听说读写能力、文学文章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去感知文学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是要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敢于梦想;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学会自我保护;培养孩子直面失败的勇气;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这就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是积极上进的价值观,我们要学会充分运用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和内在的魅力达到培养健全的人格修养的目标。

所以说,语文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语文课程比较多的是对课程内容的诠释,对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视,而对于核心素养、实际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要求是比较缺乏的。语文教育在完成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之后,缺乏向“广”的方向的发展,没有引导学生去探索课本之外的知识海洋,无法使学生们保持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使学生的发展出现了向“深”的尴尬局面,如同鲁迅小说笔下的孔乙己深究一个“茴”字有哪几种写法。我们的语文课本内容也是以主流的记叙文为主,至于趣闻、笑话、幽默小品、生活随笔等则均被认为是不正统的文字而不作为教材使用。另外,语文课本中也包含了很多的政治、伦理、道德说教,文字的审美愉悦价值也是缺乏的。由于非文学因素考虑得多,不仅导致了学生不爱读课文,同时也阻碍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是不容忽视的,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上是任重道远的,他们不仅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道者、授业者,还是基本素养、民族素养形成的引导者、创设者。

三、开展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具体策略

基于语文教育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作用和小学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我们提出了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

(一)构建“课堂+”模式,引导学生敢于探究

当前“互联网+”很是时尚,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实现了生活的简单化、便捷化、优越化。其实,我们的课堂也可以这样。语文课程是基础性学科,所有的科目都可以跟语文课程联系起来,我们不妨把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等融入语文教学中。通过构建这种“课堂+”的模式,使各科目得到有效的整合。在语文的“探究式”教学中,在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文本为主,其他为辅作、为依据,创造性地不断提出疑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分析,逐步解决疑问,在探究中有所发现,甚至有所创新。

例如《晏子使楚》,这是一个历史小故事,说的是晏子出使楚国,三次遭到楚王的侮辱,最后都被晏子一一反驳了。我们可以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①你还知道那个时代的哪些历史故事?(历史文化教育)②你比较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审美教育)③你更愿意成为哪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价值教育)实践证明,很多学生都喜欢聪明的晏子,但却更愿意成为楚王。这是小学生审美与价值观的真实体现,我们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所以说,通过构建“课堂+”的这种模式,与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成效的最大化。

(二)延伸课堂教学方式,打造七彩语文

语文课堂不仅仅局限于40分钟,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并主动地创设语文学习的机会。如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现场作文比赛、诵读比赛、故事表演、奇妙成语、小记者培训等等,把语文教学打造成七色彩虹,充满勃勃生机,远离说教,本着“发展综合素质、激发学习兴趣”的目标原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各种知识水平和能力。

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起到一个组织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探索。例如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提供必要的资料,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延伸,甚至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阐释。而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要把自己查阅的资料、自己的理解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学生只有积极、主动沉浸到探究活动中,形成会学、乐学的氛围,才能真正发挥探究的作用,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内化成各种价值观点。

(三)翻转评价方式,延续智慧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评价方式是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程度。为了检查学习情况,老师会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设计相关的练习作为家庭作业,以此检验教学效果。当然,这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这种方式存在的弊端。因为这相当于是在帮助学生读懂“例子”,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巩固,对于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也是不利的。

智慧的课堂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分数,应更多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开启学生的智慧,而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更应该教给学生“智慧地学习”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在自我感悟的基础上,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围绕问题共同探讨研究,这是智慧课堂的一种方法,既有个体的品味学习,也有群体的合作解疑。把这种智慧课堂的方式延续到课堂以外,作为新的评价方式,把以往单一的练习形式,变成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考核。仍以《晏子使楚》为例,课外的作业设计为:①拟一份关于本课知识的小练习题;②表演这一故事;③晏子、楚王是怎样的人?有什么佐证材料?④还有类似的人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必须小组分工合作,最后汇总资料,得出结果。从观察学生如何分工、做得怎么样、结果完成得如何,我们可以检验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与人合作的能力、个人的感悟水平等等,并能把课堂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并内化成个人的核心素养。

我们的探究式教学仍在不断的探究当中。在新的形势下,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把握住新的教育动向,认真领会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理念,开展富有语文学科特色的探究式教学,才能真正落实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