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与智慧并具,夫复何求?
2018-01-25彭珈琳
彭珈琳
外貌与内在的话题算得上是一个“陈芝麻烂谷子”的话题了,小学生都会一脸自信地做出选择:内在重要!然而,这样的结论到社会上却不能畅通无阻了,太多的事例告诉你:相貌与内在的选择没那么简单。就像第二则材料里说到的那些给自己“锦上添花”的准大学生们,你能说他们的动机有问题吗?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毕竟人们对一个人的初始印象都是从外貌开始的,更何况人们都把“金童玉女”看成是天作之合呢?
人生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美貌与智慧并具。所以,一个人追求外表美不应受到过分指责,但一个人过分耽溺于外表美,人生就变得危险了。当今社会上有所谓的“定制整容”,也就是一个人把自己整容成指定的人物形象,而不管自己的样貌和这个人相差多少。泰国有一位81岁的富婆奶奶前后整容二十次,花费巨资,只为把自己整容成“芭比娃娃”的模样。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更有甚者,还患上了“整容成瘾症”。所谓的“整容成瘾症”,就是一个人因为特别注重外在形象而不断去整容的心理疾病。追求美追到“病态”,这和清朝著名文学家龚自珍《病梅馆记》一文中的“病梅”“夭梅”有什么区别?外表美当以自然、大方、整洁为上。
相对来说,内在美倒是可以去追求极致。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不是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样的名言吗?真理,在先贤圣哲那里是最美的东西!中国的古语“腹有诗书气自华”,强调的是差不多的道理。如果外貌美与内在美让我只能选一个,我还是会选内在美。当然,我并不是在强调内在美更重要,我看重的是内在美的特质——内在美更持久,换句话说,内在美“更保值”。诸君试想一下:一个人垂垂老矣,容貌还能美到哪里?只能是皓齿落、皱纹生、龍钟徐行矣!而内在美却难以丢失,一颗丰富的心灵释放出的睿智会如陈酒一样馥郁!难怪中国古语中有很多都是夸赞老者的智慧: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老马识途,人老识理;树老半心空,人老事事通;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时代在进步,经典武侠小说中那些不修边幅的世外高人们不会再成为人们向往的对象,中国人正在按照“八礼四仪”塑造全新中国人的形象,比如仪表礼就强调人们要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毫无疑问,当代的中国人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同时,中国越来越富足,今天的中国人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幸福,内在美正逐渐变成自觉的追求。
屈原在其名作《离骚》中有言:“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今天的中国人继承了屈原的遗志,正在努力做到美貌与智慧并具,倘若屈夫子泉下有知,当含笑矣!
【点评】以退为进,力求新意。外貌与内在的话题确实是一个俗烂的话题,但作者巧妙的避开了俗烂。作者先抛出对外貌与内在关系的常见看法,然后对其否定,再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以退为进”,很机智,而且也不让人觉得厌烦。
素材丰富,积累用心。文章调用的素材丰富多样,有国外的富婆奶奶整容,有《病梅馆记》的引用,有亚里斯多德的名言,有常见的汉语熟语,素材用得非常精确。
与时俱进,时代感强。文章很有时代感,这一点可以从文章最后两节看出来,作者提到了“八礼四仪”,这正是当今中国大力提倡的。作者用“八礼四仪”提出了新的外貌观,很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