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味人生

2018-01-25

美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茶水小孩子品味

喝茶似乎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小孩子偶尔端起茶水,大人们就会一边夺了我们的茶水,一边不耐烦地说:“一边去,一边去,小孩子家的喝什么茶水。”小孩子咋就不能喝茶水了?奇怪。

除了老妈的乳汁,我的童年基本就浸泡在饮料、牛奶、豆浆和果汁里。这些饮品虽然味道不错,喝多了也就产生了腻烦心理。看着家里摆放着的各式各样的茶具,我就想到了喝茶。这种心理就像一个人的一生,总是对没有涉足的地方充满了好奇心。有些人本来过着衣食住行有保障的舒适的生活,却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想换另一种农耕式的生活方式。农村人觉得农耕文化累断腰,城市人也许觉得那是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仙般的生活。

幼年时期的我是爷爷的“跟屁虫”。爷爷给我留下的印象之一便是他手中那个具有保温功能的茶杯。有一次,我偷喝爷爷杯中的茶叶水,觉得是苦的、涩的,赶紧吐掉。我心想,这么难喝的东西,爷爷怎么还经常喝呀!小时候,觉得甜甜的东西好喝。长大后,却基本不喝甜东西,喝的最多的是白水和茶水。人呀,不同的年龄段,对于食物与饮品的口味追求也不同,就像一个男人的爱情,上小学的时候两小无猜,他可能喜歡漂亮的、会撒娇的女孩,上中学的时候他可能只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女孩,上高中的时候他可能只喜欢温柔的女孩,上大学的时候他可能只喜欢性格适合自己的女孩,而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他可能喜欢的是适合自己、适合家庭、适合能够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女孩。

上初中以后,大人们不再对我的喝茶行为进行制止了。我也不知道什么茶是上品,将老爸的铁观音、大红袍类的茶叶,挨个泡着喝,咕嘟嘟喝下去,眨巴眨巴嘴巴,咦,没有什么味道呀!不甜,也没有饮料里的气泡满肚子里乱跑。

后来才知道茶不能像喝饮料一样,嘴对嘴咕嘟嘟一顿猛灌。茶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徐徐饮,要观其形、辨其色、闻其香、品其味。我一壶一壶品味着茶香,品味着生活,品味着自己,觉得老祖宗学会了用茶,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发明。

茶的分类、好坏我不知道,但是很喜欢喝茶的感觉。茶香使人安静,喝茶就像是读一篇古典清雅的文学作品,需要你一字一句慢慢品读,才能感受到优美的文字所饱含的审美魅力。喝茶如同与心上人窃窃私语,没有烈酒的辣味,更不是像白开水一样寡淡,看着茶叶在壶子里由瘦变胖、像小鸟般张开翅膀上下飞翔,你的心里即刻就会充满安静的阳光。

酒可以助兴,但酒助的更多的是豪情。喝茶也可助兴,茶助的是雅兴。酒后驾“好汉车”出了事故,酒后发“英雄汉”威风犯了法律的事情屡见不鲜。茶后犯这些错误的事情却是没有的。喝茶让人安静,让人温文尔雅,反倒是有几分道理。

文人墨客喝茶和普通人喝茶,肯定会有所区别。1500多年前,东晋诗人陶渊明先生坐在门前的五棵柳树下,可能是先喝了几杯小酒,然后开始喝茶,并随手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苏东坡则把茶喻为了佳人,他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写道:“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瞧一瞧,喝茶喝出个红袖添香的美人来,这苏先生可真够多情的。

若有可能,这辈子我一定要亲手去采茶。我要去那九曲蜿蜒的小山沟采茶。除了盛茶的器具,我还要带上一台照相机,把这场心灵之旅拍下来。

我幻想将来能够在山野盖一座茅屋,茅屋的中间留一个天窗,抬头便可看到蓝蓝的天空和自由飞翔的鸟儿,不用买日历,布谷鸟发情的叫声告诉我春天到了,知了悠长的腔调告诉我夏天来临了,大雁南飞的队形告诉我进入秋天了,田野覆盖的白雪告诉我已经是冬天了。我想在这样的环境里,一边喝茶一边看书吟诗,让各种烦恼和忧愁烟消云散。endprint

猜你喜欢

茶水小孩子品味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当爸妈还是小孩子时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茶水间
茶水间
茶水间
藏好了吗
开心图片汇
周周的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