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及安全性
2018-01-25刘叶张宏志申海波
刘叶 张宏志 申海波
脊柱创伤是常见脊柱外科疾病,可出现脊柱骨折、软组织创伤等多种形式,其出现和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相关,需及早采取手术治疗[1]。本研究分析了小切口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小切口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1~76岁,平均(38.11±2.74)岁。脊柱创伤至入院时间1~9小时,平均(3.53±0.31)小时。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2~76岁,平均(38.92±2.13)岁。脊柱创伤至入院时间1~9小时,平均(3.52±0.36)小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小切口组手术治疗作小切口操作。麻醉,俯卧位,在C型臂X线下定位选择纵切口,以椎弓外侧稍微偏外为宜,在多裂肌、最长肌之间分离。扩张软组织后建立工作通道,用椎弓根深子开道,将椎弓根螺钉拧入,经皮置入路钉棒后撑开复位骨折,必要时全椎板开窗,进行椎体后缘下系统处理,复位椎体后缘骨折。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脊柱创伤康复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干预前后患者前缘压缩高度、COBBS角;并发症、镇痛药应用。
显效:疼痛消失,创伤恢复;有效:疼痛减轻,创伤有所修复;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脊柱创伤康复情况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脊柱创伤康复情况相比较
小切口组脊柱创伤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效、有效各有14例和14例,总有效80.00%;小切口组显效、有效各有20例和13例,总有效94.29%。
2.2 干预前后前缘压缩高度、COBBS角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前缘压缩高度、COBBS角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小切口组前缘压缩高度、COBBS角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干预前后前缘压缩高度、COBBS角相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前缘压缩高度、COBBS角相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前缘压缩高度(%) COBBS角(°)小切口组 35 干预前 43.32±0.25 33.54±10.56干预后 5.13±2.32#* 6.21±0.51#*对照组 35 干预前 43.25±0.21 33.52±10.71干预后 13.29±0.69# 11.92±2.25#
2.3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相比较
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疼痛、出血、活动时间分别为(184.40±2.77)min、(7.40±1.57)分、(286.61±22.59)ml、(37.40±2.57)h,小切口组分别为(124.13±2.71)min、(3.12±1.02)分、(126.24±10.01)ml、(28.13±2.10)h。
2.4 术并发症出现率、镇痛药应用率相比较
小切口组手术并发症出现率、镇痛药应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出现有10例,发生率28.57%,镇痛药应用7例,为20.00%;小切口组并发症出现有3例,发生率8.57%,镇痛药应用2例,为5.71%。
3 讨论
脊柱创伤患者可合并多种创伤形式,甚至损伤脊髓和神经根,出现剧烈疼痛,无法正常站立和翻身,需及早进行手术治疗[3-4]。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需大面积剥离,增加了患者痛苦,降低了全身抵抗力,甚至可引发创伤性截瘫[5-6]。随着微创医学发展,小切口手术在脊柱创伤中应用越来越多,其无需将肌肉剥离和作长切口,可避免对肌肉的伤害,减少出血,减轻患者痛苦,追求最低手术伤害,在最小切口路径中完成手术治疗,符合骨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理念[7-8]。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小切口组手术治疗作小切口操作。结果显示,小切口组脊柱创伤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前缘压缩高度、COBBS角相近,P>0.05;干预后小切口组前缘压缩高度、COBBS角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小切口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确切,可更好地恢复伤椎原有高度和COBBS角,促进解剖结构恢复,并改善相关功能,这和小切口手术的微创性、结构保持完好性等特点相关[9]。
对照组手术时间、疼痛、出血、活动时间分别为(184.40±2.77)min、(7.40±1.57) 分、(286.61±22.59)ml、(37.40±2.57)h,小切口组分别为(124.13±2.71)min、(3.12±1.02)分、(126.24±10.01)ml、(28.13±2.10)h,可见小切口手术治疗脊柱创伤在创伤方面更轻,可减少出血和减轻患者痛苦,且由于切口小,手术操作时间短,术后可尽早恢复活动,有助于预防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对照组并发症出现有10例,发生率28.57%,镇痛药应用7例,为20.00%;小切口组并发症出现有3例,发生率8.57%,镇痛药应用2例,为5.71%,可见小切口手术治疗脊柱创伤可减少并发症和减少镇痛药的应用,这和小切口手术治疗的微创特点相关。田伟、韩骁、何达等人[10]的研究显示,导航辅助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对照中,CAMISS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置钉准确性较高、出血量减少、下床活动时间较早、术后发热程度较低、术后72 h腰背痛VAS评分得到更好的恢复(t=2.162~8.736,P<0.05),证实了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置钉准确性高的特点。邓忠良的研究从机体内环境稳态理解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内涵与原则,显示了微创脊柱手术对机体内环境平稳的有效维持作用,凸显了微创手术的优势。
综上所述,小切口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及安全性高,创伤小,可恢复前缘压缩高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和镇痛药使用。
[1]阿布都艾尼·米吉提,买尔旦·阿布都苏甫尓,阿布都喀迪·阿布都克热木,等. 微创手术在脊柱创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3):48-49.
[2]潘磊.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114-115.
[3]周先爱,刘万周,彭翠云,等.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74-75.
[4]汪贺轩.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85-286.
[5]王灿亚,袁宏伟.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56例疗效观察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1):6435,6438.
[6]刘立国.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2):24-25.
[7]卢翔,刘士龙,谢洋,等.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4):723-724.
[8]王磊,司志军. 研究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3):149.
[9]陈思,宋志会,马俊昌,等.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2):132-134.
[10]田伟,韩骁,何达,等. 导航辅助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对照研究[J].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061-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