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家国梦 少年当自强
——浅论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2018-01-25单擎
单 擎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坂田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
一、家国情怀的定义
《礼记·大学》中,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四个阶段目标,自夏商周三朝开始实行宗法制,血缘关系就成为了构建中国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家、国二字密切相连,并逐渐融合,“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从西汉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志愿军喊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从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理念到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家国天下的概念构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不变的理想与追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
二、“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
(一)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进入小康社会,这个国家正在迎来再一次的崛起。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任职之初就提出了“中国梦”理念,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中国梦”重要思想的指引下,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提出在教育中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1]。
(二)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需要
为适应国家建设的新形势,2011年,国家教育部重新制定编写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在授课中设定的三维目标的培养任务。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明确指出,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2]而2017年,教育部重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作出了明确解释与培养要求,提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3]
(三)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需要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物质文明丰富,部分年轻人在物欲横流之下,迷失了对理想的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国家、集体的概念似乎成为了落后的老黄历,追求自我、实现自我才是年轻人流行的标签。网络信息发达,青少年在其中了解多姿多彩的世界的同时,一些不良信息时有出现,意图将情感还未健全的青少年引入歧路。面对这些,如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初中历史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基于上述原因,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家国情怀教育,是国家、社会、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加以重视,着重引导。
三、在历史课堂中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性与思想性是它的基本特性,比起数理化生等更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理科学科,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上具有先天优势,因此,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构建家国情怀理念上具有重大的责任。
课堂时间有限,要想在一节四十到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完成对三维目标的培养,尤其是在完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培养后还要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德育升华,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我认为,想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设计: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人文学科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往往采用讲授法为主的方式,即使在新课改已开展一定年限的今天,老师们为了节省课堂时间,仍会将大部分的时间分配给自己进行知识讲授,而使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作用,常常被忽略。这种做法恰恰倒置了本末,使学生丧失了历史学习的兴趣,自然也无法在心灵深处产生家国天下的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需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基础知识部分可安排学生在自习中完成,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并检查学习成果,而对每课的重、难点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经过课堂讨论,并对思路进行归纳、整理,得以解决。学生的主人地位必须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二)巧妙创设情境。历史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文字,历史书中字
里行间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人,是他们创造了世界文明中丰富多彩的历史,学生在历史学习上不应该是被动了解,而是要主动去感知历史。家国情怀要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中体现,“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如在文成公主入藏、郑成功收复台湾、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战争黄海海战、香港澳门的回归等课中,应通过故事讲授、影片观看、课本剧表演、模拟辩论赛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到国家统一的不易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将时事补充进课堂,使学生体会情感升华与落差,并树立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拥护民族团结的正确价值观念。
(三)挖掘可利用课程资源。书本是开展教学的第一资源,却不是唯一资源,有限的课堂时间往往使师生只关注课文的文字部分,而引用的文献、图表、配图、注释等信息则在无意中被忽视,因此不能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容。如在八年级上册教材抗日战争这一单元中,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和百团大战等事件中,除了文字描述外,引用的中日军队伤亡人数对比、中日武器装备对比等图表更能体现出中国军民全民族抗战的决心和抗战初期艰苦卓绝,以此使学生感受到当时的中国人民在面对民族危亡之时,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感。除此之外,还可在其他学科中挖掘可利用资源,如政治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语文学科中的《七律.长征》等毛主席诗词,都可作为历史学习的补充资料,互相协作,升华情感。
(四)开展课外活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毕竟有限,课堂之外,拥有更广阔的空间。利用社会实践、周末、假期,安排学生出游,发现身边的历史,也是课堂教育必要的补充。绵延万里的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北京圆明园的遗址述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南京江东门的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记录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莲花山的邓小平像见证了是深圳“敢为天下先”。这些文物,记录了华夏五千年来的悲欢离合,荣辱哀乐,是学习历史最真实的“课本”。
(五)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形成具有重大作用,爱国守法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第一条守则,更是每一个教师必须终身尊奉的人生信条。无论何时何地,看到国旗国徽,听见国歌响起,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端正站好行礼致意,看到危害国家集体利益的言论行为立刻反驳阻止,是不是比空泛无味的说教更能使学生信服?所以,教师应坚定爱国信念,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素养,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在日常接触中,“润物细无声”的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
四、结语
青少年是国之根本,国之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在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历史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育教学,将家国情怀根植于学生心间,使学生牢记:爱国不分年龄、不分先后;报国不是工作,而是信仰。培养初中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