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趋势
2018-01-25张金铭
张金铭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7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系列讲话中有不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论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重要命题的提出,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本文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一重要命题为切入点,分析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发展趋势,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内涵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要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影视作品、社会舆论热议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1]“因事而化”的基本要义在于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回应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现实中遇到的真实困惑,及时化解难题。尤其要有效解决学生的梦想之忧、思想之惑、心理之压、学业之重、文化之渴、生活之困和就业之难。[2]
“因时而进”的基本要义在于坚持时代导向,牢牢抓住时代主题,捕捉思想政治工作时机,因时制宜、应时而动、顺时而进。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理念、方针原则、内容任务和方法手段要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满足学生要求,捕捉合乎学生思想认识特点的时机。
“因势而新”的基本要义在于坚持实践导向,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党的伟大历史和实践中汲取信念和信心,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二、“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蕴含的方法论意义
(一)“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规律的体现
小麦灌浆期,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庄稼的收成。好的方法必须要顺应规律,而规律也可以被看做正确的方法。毛泽东同志说过:“不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做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因事而化”的“事”,“因时而进”的“时”,“因势而新”的“势”,蕴含着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规律。“事”更多是学生之“事”,“时”更多是学生所处之“时”,“势”更多是学生所受高等教育和当代中国发展之“势”,只有顺应了“事、时、势”,才能及时化解矛盾与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更新。这本身也是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体现。
(二)“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理念具体落实的方法论
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下,德育应超越主渠道,以总体性理念重构德育体系;超越课程化,推进学校德育的路径重整;超越教师伦理,全面实现教育的总体合道德性和学校自律、教师垂范。[3]可以说,如何“立德”,如何“树人”从理论上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体系,而“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这一方法论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只有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具体实施路径,才能更好“树人”。
(三)“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这一哲学方法论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蕴含着“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哲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而只有“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才能让主观符合客观。这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事、时、势”正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生动诠释。“因事而化、因时而新、因势而新”蕴含着“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这一哲学方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违背人的思想、行为发展的规律,不去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必然会导致人们思想、行为的混乱,必然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趋势
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交汇处,是连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纽带,是理念、内容、载体的活化剂。无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还是内容,最终都要依靠方法去实现。笔者梳理了近几年学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一)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利益问题像话交织、合理诉求和不合理表达方式相互交织,主流与非主流价值观念相互交织,解决思想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只有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针对性,反对回避症结、隔靴搔痒、无的放矢,才能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不强的状况。
(二)更加注重文化育人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接受一定的文化,就往往会引起心理和感情的向往,理性的认同。”中华民族是具有高尚精神追求的民族,在不同时期都进行了伟大的精神创造,无论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蕴含着丰厚的精神财富。笔者认为,用好以文化人,要充分挖掘和深刻阐释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产品中的宝贵精神,探寻其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成就;从高校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精神氛围两个方面着手,以文明、高雅、宜人的文化环境;用好文化实践育人方法,深化大学生对文化实践活动的参与度。
(三)更加注重多样融合
列宁指出:“应当记住一条原则,在社会科学中,所研究的是大量的现象,而不是个别的情况。”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全面、系统地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
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协同育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育等等体现了这种融合。同时,社会综合化发展趋势、大学生精神需求的综合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的学科交叉性,决定了单一、孤立的教育方式方法不足以进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运用综合性的方法,采用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网上网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实现从静态、单一、平面化的教育方法向动态、多样、立体型的教育方法转变,才能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四)更加注重顺应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年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也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95后”,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同时,他们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形,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定位,直面时代问题、解决时代矛盾、勇担时代责任,与时俱进。
(五)更加注重科学实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需要从实践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更需要精确化。调查、统计、观察、实验与个案方法、历史研究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薄弱环节,因此,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更加呼唤科学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