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8-01-25赵敏
赵 敏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一、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共同承担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各方面的细心教导,不仅需要学校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而且更多来源于家庭教育更加细微的渗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更加全球化,在面对经济走向信息化的今天就业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而经济价值观多元化和信息化也就要求青少年的成长需要更加的具有针对性以便促进青少年有优良的品德修养和较高的心理素质。当然,这样多元化的经济价值取向也会让青少年(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进行指导他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上更加正确的面对的话就会)偏离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那么一旦偏离就会导致青少年产生犯罪,从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就会被延缓。家庭教育的影响和渗透能够让青少年在接受社会和学习的思想指导时,更加能够正确地进行面对。因为每个青少年思想政治发展特点和个性和家庭具有紧密的联系,只有针对性的去面对或者从事他们的教育工作,才能避免一些青少年在学校或者社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他们难以解决的,通过这样全方面的针对和了解才能更加完善的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从辩证唯物的角度来说,两者之间缺一不可,相互联系。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或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这一细致、复杂的任务。”换句话说,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家庭教育进行升华。从根本上说,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对于青少年的发展起着直接影响的渗透作用,因为无论从时间的角度来说,还是教育方式来说,家庭教育对于一个青少年所花费的时间是最多且最长的,教育方式也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比如,当青少年小的时候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多半是陪伴性的指导给孩子进行手把手的教育模式,等到稍微大一点的时候教育方式也就不同了,一个青少年的思想接受水平也是伴随着家庭教育而衍生的,而这种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与效果。
(三)共性教育与特殊性教育的关系
共性教育用通常的话来说就是在学校青少年所受到的同等的教育,对于共性教育来说是面对所有的青少年并且教育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以后需要的功能性人才,是以社会的角度也就是意识形态而言,而这种模式的教育会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变化,比如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较为突出,那么就要求学生在面对这样的条件下做出应对,学校必须拟定教育大纲对青少年进行批次的教育进而输送给社会,针对当前社会而言。而特殊性教育在以家庭环境为背景的前提条件下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各种因素影响以满足家庭需要为主要的经济性策略。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多半以改变物质或者精神的需求为主要对象,为以后青少年的经济能力和工作以及社会地位作为出发点进行考虑。但是两者之间密切联系。首先,共性教育能够直接的传达社会需求信息,让青少年从学校的学习中不断以社会需要为目标,更好的适应社会,但是也无法针对每个青少年提供更加专业性的个性教育,但是家庭教育就能从这点出发进行培养青少年以经济为前提条件开展教育和指导,其次青少年更加能够从家庭教育里面解决来自学校或者在共性教育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家庭的主体能够根据接受者自身的情况进行个性特征分析得出结论进行兴趣爱好的培养,也能够使得青少年以后多样化发展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家庭主体自身素质文化教育的原因和其他因素,在实施思想教育指导的同时会与共性教育重复,或者也会与共性教育冲突抵消共性教育应有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以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为主也就是特殊教育,共性教育为辅来自于学校的社会需求教育。这样才能更加有利的开展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使得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
如今家庭教育的接受者作为思想教育的对象,不仅在教育上应该接受来自社会学校的教育,而且也应该接受来源于家庭的教育。同样,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也应该如此,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不仅要求主观上更加严密精心,客观上也需要做到密切关心,两者缺一不可且前者更为重要。现在的家庭教育由于工作经济原因,加上自我认识和思想实践的形成导致了父母过分依赖学校的固定模式教育,但这也导致青少年思想容易出现偏差和社会化严重的问题,过多的与同龄人接触导致思想态度在面对生活或者学习上无法更好的应对。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环境主要是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尤其对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氛围。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劳动技能、价值观念、组织观点、社会规范,以培养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公民机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所以依据这样的理论来说,更多的家庭教育应该以家庭环境的教育为主要,学校的有目的计划的教育模式为辅。在子女未形成特有的思想品德之前进行指导实践,而不是在生活上进行简单的物质生活,应该保持一种对于孩子教育成长问题高度重视的态度,时刻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从小抓起以便拥有更好的未来。
(二)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
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能够影响青少年思想问题,一般来说,充满正能量的家庭有益于孩子从小的发展,不仅能够在生活经验上进行更好的传递,而且在思想教育上也能够使得孩子塑造健康人格。而家庭环境不和谐的气氛占多数的家庭,在孩子的思想问题上往往导致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激的思想或者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去面对生活学习,导致青少年很难面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因为家庭教育具有渗透性,青少年的思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潜移默化的根据家庭的环境来进行发展和学习。而也有数据表明,青少年的犯罪与家庭环境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往往犯罪的青少年都是从小在接受教育时具有严重的缺陷。大量统计数字表明,青少年把犯罪往往与有严重缺陷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厌学、逃课、甚至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不好的习惯都是因为父母塑造的能力不够导致出现了偏差。家庭环境的好坏也直接与父母的生活习惯和教育方式相关,如果父母或者家庭成员长期从事有迷信、饮酒、赌博等行为,也会对青少年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三)教育内容单一,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
相对于国外而言,国内教育内容单一,没有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大部分考试等同于应试教育,虽然我国近年来不断的不断重视青少年的实践问题,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让国内的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过于重视应试教育,而学习成绩只是单方面的说明,并不能够直接说明青少年教育更为优秀,因为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更多的是来源于家庭教育环境,举个例子来说,现在的大多数父母从小开始针对各种应试教育考试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以便更好的取得成绩。或者用更加强制性的方式让孩子只专注于成绩学习,不参加任何活动让这些青少年的性格更加的没有集体荣誉感,除了成绩其他包括家务等一些都不会,基本的生活料理也不能自己自足。使孩子变得冷漠、自私、不关心集体。这是十分严重的重智轻德的后果。
三、强化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首先,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对象应该保持高度的重视对于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不仅要求从自身的观念文化素质进行出发,而且也要重视青少年在学校进行学习的情况积极的与学校进行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父母作为教育的主体,青少年的培养主体所应该做到的。其次,对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必须从根本上弄清楚,家庭思想教育并不单单的指家长只需要重视青少年的学习成绩问题,过分的重视智的教育会导致德的教育较差,那么一个青少年学习成绩再好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无法更好的融入社会中。正确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不是一味的从社会的表面现象进行分析,从小教育孩子成为应试教育的机器,不仅要让孩子进行全方面的发展,而且应该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从实践进行出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
(二)父母要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父母的观念很大程度上会给孩子带来重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的习惯和做事的方式以及态度都能够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孩子的潜意识中去,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和权威性。青少年因为从小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是最多而且时间最长,所以家庭中的成员都会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家庭的环境。既然家庭教育的主体对于青少年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一旦父母不断的科学育人提升自身素质,那么作用在青少年上的观念和思想都是积极向上,孩子反馈给父母的也是积极向上的从学校学习到新的理念,这样一来一个家庭的氛围就会变得充满正能量。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家风
家庭思想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是决定青少年是否能够更好的接受教育的指标之一,家庭环境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青少年思想教育问题,一般来说,充满正能量的家庭有益于孩子从小的发展,不仅能够在生活经验上进行更好的传递,而且在思想教育上也能够使得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家庭的教育环境对于教育孩子的结果具有直接作用,所以树立良好的家风尤为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为人处理的态度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家风,其次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孩子从中体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