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练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为例
2018-01-25仇红涛
仇红涛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当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建设行业的基础课程,主要以培养安全管理人员为培养目标,涉及知识面很广,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要求很高。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没有做好当前的教学改革,导致教学质量比较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教练型教师的内容,然后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为例,就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教练型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展开论述。
一、教练型教师的内容
美国教育学家安迪·斯迪克斯认为,教师教练就是明确实际的教学任务与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精神和助人为乐的精神,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活动,理解自己的角色,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实际的教学内容,做到融会贯通,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教练型教师根据实际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做好学生的专业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并且兼有教练的角色,从而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教练型教师就是要求教师要像其他职业一样,提升教学的规范性和稳定性,满足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教学现状
在进行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岗位能力为本和就业为本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而言,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求学生了解国家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法律法规、规范制度,明确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框架,让学生随时保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通过实际行动和实践,提升生产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满足安全文明生产施工的要求。从整体来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知识面覆盖面非常广,对学生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增加了实际教学的难度。第一,传统教学模式落后。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一线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处在完全的被动地位,教学内容缺乏直观性,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无法真正了解存在的问题,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直观的认识与感受,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认识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很差。并且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在传统管理过程中,教师不能针对实际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化的教学,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导致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教学存在很多困境。
第二,课堂教学方式简单。随着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新的施工技术工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动了施工产品的多样化发展,提升施工机械精密化水平,导致施工周围环境条件十分的复杂,这对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偏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教学,导致学生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把知识充分运用到工程实践过程中,对学生以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降低了实际教学效果。
第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在进行实际考核过程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笔试成绩为主,注重对知识的考察,导致考核方式单一,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并且教师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没有建立严格的培训,导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差,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教练型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当前高职院校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模式,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的特点,不断推动自身朝着教练型教师转型,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和实际的教学效率,满足当前高职院校改革的需求。下面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教练型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展开论述。
第一,提升专业教师对教练型教师的认识。高职院校在培养教练型教师过程中,要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既要满足教书育人的要求,又要满足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学科的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一线知识的指导和帮助,认真总结学生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总结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教学的规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尽快提升学生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发挥教练型教师的重要作用。
第二,为了全面提升教练型教师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要根据实际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实践项目,让教师参观施工现场,通过分阶段、有计划的加强教练型教师的培养,要他们要为教而学,为用而
学,提升教师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保证理论基础知识落实到位,从而提升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教学的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满足当前教练型教师的要求和标准。另外,高职院校需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积极探索各种培训方式,结合教师在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推动传统教师朝着教练型教师的转型。
第三,高职院校需要引进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水平,为培养教练型教师积累更多的人才,高职院校结合当前教学特点,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培养双师型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工程安全管理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丰富实际教学经验,建立一支专业的教练型师资队伍,最大限度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教学水平,满足当前高职院校改革的要求。
第四,高职院校要为教练型教师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优先考虑他们的的职称评定,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薪酬机制,积极推动教师朝着教练型教师转变。另外,高职院校需要针对教练型教师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对教练型教师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激发教师学习和提升的积极性,为高职院校以后的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资源。就目前而言,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推动高职院校教练型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获得更多的支持,培养任务任重道远,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教练型队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的方式,激发教师实际参与的积极性,为高职院校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而言,在进行高职院校教练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学校需要从教师素质现状和课程特点出发,制定完善的教练型教师人才培养目标,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