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舞在舞蹈类非遗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2018-01-25赵丽娜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赵丽娜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目前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舞蹈类项目共有113项,占总数的9.1%。然而,过去20年间,许多传统舞蹈形式正在飞速消亡。20世纪90年代调查统计出的2100个传统舞蹈项目,如今已经消失了853个,河北、山西等中原地区三分之二的舞蹈项目已消失。因此,传统舞蹈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排舞简单易学、舞步多样、覆盖面广,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还能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深入推进,运用多样的策略将它引入非遗舞蹈的传播和传承上,可以更好发挥出非遗文化的价值。
一、排舞在非遗舞蹈中的传承作用
健身排舞脱胎于社交舞,打破了结伴跳舞的限制,让人们单独跳或是站成一排跳。20世纪70年代,音响技术带动了Disco的兴起,人们在有音乐的场所随性舞蹈,成为今天排舞的雏形。2004年,排舞作为一项健身休闲项目被引入我国,最早得到专业舞蹈培训机构、舞蹈俱乐部的认可,这就使得排舞在大中城市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也得到了传统文化工作者的关注,排舞在非遗舞蹈传承中的作用进入研究阶段。
(一)强化健身功能
舞蹈属于中等耐力的有氧运动,一支用于健身的、完整的舞蹈大致在3~5分钟,音乐的选择也比较欢快,在必要时可以实现几支舞曲连跳的方式。一般来说,非遗类舞蹈中的舞蹈形象都比较简单和直接,他们所做的舞蹈动作也简单容易掌握,这又与排舞通俗易懂的内涵不谋而合。例如广东竹马舞的主要舞蹈角色是竹马娘、竹马郎、丑角,三个角色各有特色,丑角用扇花、手绢花等道具,配上相应的动作表现滑稽的特点;竹马郞、竹马娘驾驭竹马主要做跑跳动作,集中展现腰腹部与髋部力量,促进了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新陈代谢,与排舞塑身健体的内容完全吻合。
(二)增进娱乐功能
无论是排舞还是非遗类舞蹈,对排舞者技巧的要求都不高。非遗类舞蹈中的诞生本身就具备民众的自发性质,在这期间,非遗类舞蹈又承担了反映社情民貌的文化任务。排舞的发展轨迹和其异曲同工。它最初也是为了方便更多人进行娱乐,在娱乐的过程中得到大众的认可,得以实现大面积社交的目的。
(三)提升观赏价值
排舞在发展的过程中,善于汲取其他舞蹈文化的特色,因此发展到今天,已经糅杂了多种舞蹈风格与文化。比如,在舞步层面,不仅拥有国标舞蹈的相关元素,对舞厅舞、爵士舞、爱尔兰舞以及街舞元素也是“来者不拒”,非遗类舞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人们的迁徙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加入了很多优质的舞蹈元素。例如广东竹马舞中的礼品妹头戴鸡、鸭、羊、兔、鱼等动物的肖像帽,手挎礼品篮子,步伐轻盈小碎步,加入仿手、入水、出水等扇花动作;汕头澄海蜈蚣舞加入了舞龙舞狮的武术类动作;惠州龙门“舞火狗”来源于蓝田瑶族传统民间习俗“瑶族少女成年礼”拜祭仪式,主要动作有叩拜、捆扎等,它们从不同的文化源头最终形成了可简可繁、可共性可个性的形态,让每个舞者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表演出独特的个人风格,让观赏功能更加突出。
(四)推广大众普及
关于排舞的性质,毋庸置疑是积极向上、强身健体、互动性强的,只要具备基本的身体条件,都可以参与其中。所以,它是属于公共体育范畴的一种舞蹈。无论是进入校园还是进入社会,都会在一定范围内改善和优化当地的文化氛围。另外,其人数不限,单人、双人以及集体的形式都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灵活调整,有利于社会和谐文化的推进。将非遗类舞蹈引入其中,遵循了时代的规律,也遵循了文化大同的趋势。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排舞的推广活动上已经取得积极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多达四百多万人参加过或者持续参加排舞的健身运动,所有的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与处于蓬勃发展的健身排舞结合起来,对逐渐处于萎缩状况下的非遗类舞蹈来说是一个推广和复兴的机遇。
二、排舞传承非遗类舞蹈的策略
排舞和非遗类舞蹈在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两者的融合吸纳了彼此的特长,但是排舞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确定合适的途径与载体,可以更快地在现代社会传承,被大众认可。
(一)推动观念革新,顺应发展趋势
我国的传统文化大部分是从农耕时代演进而来的,排舞也不例外。从一方面来看,它的确很好地保留并传继了民族文化;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也影响了时代特征进入与充实各种文化项目,简言之,国人在文化继承上的观念与意识仍然滞后。例如,广东省有着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竹马舞、人龙舞、傩舞都是舞蹈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这些舞蹈一直处于小范围内流传的状态。反观排舞,在2004年进入国门之前,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无论音乐的选用还是舞蹈的编排上都有完整成熟的配置,为我国非遗舞蹈的传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最为人称道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健身排舞,将排舞和我国民间各种传统元素融于一体,以美轮美奂的东方气质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顺应时代的特征,拓展文化的内容,可以让传统文化获得新生[1]。
(二)传承民族文化,敢于创新实践
选择排舞来传承非遗舞蹈,具备天然的受众基础。它主张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进来,又进一步扩大了舞蹈的社会影响力。广东茂名地区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英雄——冼夫人。她是一个历经梁、陈、隋三朝的奇女子,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在自己的家园遭到外族侵略时,她带领当地百姓奋力抗争,平定叛乱,保护百姓安宁。一千多年来,人们传颂她的故事,并以她的精神衍生出诸多文化形式。排舞充分地挖掘了这个文化内容的含义,将冼夫人的精神与现代排舞进行了一古一今、一中一西的融合,创造了排舞《冼夫人出征》,新颖的形式激发着年轻一代的兴趣,深刻的内涵又为现代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除此以外,《红色娘子军》《卓玛》等现代排舞都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舞蹈成功结合的典范,在艺术中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完成了排舞传承文化遗产的使命[2]。
(三)三位一体合作,共同传承推广
我国特殊的国情与社情决定了政府管理职能的唯一性。在倡导文化自信、文化立国的当下,要想让排舞传承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政府的职责首当其冲。仍以冼夫人文化为例,在全世界有2500座冼夫人庙,广东茂名占1/8,约有380间。它们遍布在茂名的城镇乡村,既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电白电城山兜娘娘庙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州冼太庙、高州旧城冼太庙,还有数以百计的群众自发建造的冼夫人庙。如果政府不利用行政职能进行整合,那这些自发性的文化形式会长期徘徊在粗放和低质的状态中。所以首先由政府站位于文化传承的高度,分别从保护、抢救、利用和传承四个角度制定出详细的制度措施,各项工作的开展才能得以保障。
其次,在广东各级各类学校也可以开设以排舞为表现形式的传统舞蹈课。作为民族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地,学校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各个学科的交叉合作、专业师资力量的配备都是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越早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越有利于培养青少年一代的民族自信心和传承使命感,让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舞蹈课程体系的完善合二为一,无形中践行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从2013年发起的“非遗从娃娃抓起”和“非遗进校园”两个活动来看,传统舞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绝佳途径。
再次,文化是国与国之间的软实力交流,更容易增进民众之间的情感。“请进来,走出去”都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文化的产生、传播、发展、变迁的最基本方式。在现实条件下,要改变“墙内开花墙外微香”的文化弱势地位,就要主动搭载全球化交流这一途径。而在所有交流形式中,民间交流无疑是收益最高的。非遗文化主动地走出去,在国际上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在交流、吸纳和选择的过程中创造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健身排舞[3]。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化的深入,排舞和传统舞蹈的深入结合是必然的趋势。通过革新观念,在创新和继承的道路上取得平衡,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也敢于大胆实践,最终在社会、学校、民间等各个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腾飞,实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