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绘画色彩心理活动研究
2018-01-25王旭敏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
□王旭敏 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
儿童时期作为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儿童难以运用语言清晰表达情感,一旦被忽略,会使得儿童处于低落或沉闷的情绪中,影响积极心态的形成。而绘画创作阶段有着个人独有的感知特征,最终形成的画作也可以反馈个人心理活动。基于此,本文结合学前儿童绘画色彩心理活动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指导学前儿童正确使用色彩,以供参考。
一、学前儿童绘画色彩心理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情绪因素
绘画创作是儿童开发智力、锻炼想象力的有效途径,正式进行绘画色彩选择时儿童会受到性格、身体情况以及心理情绪等因素的影响。相关调查表明,情绪强烈以及情绪控制能力较低的儿童,会倾向于多种色彩的选择。例如:绘画太阳时一些儿童会选择黄色、红色、橙色等颜色,而多种色彩叠加的形式也反映儿童情绪相对强烈。同时,冷暖色调的选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儿童绘画全过程的心理活动。如果绘画时经常采用黄色、红色等暖色调,则证明儿童情绪相对高涨和积极;如果绘画时采用蓝色、灰色等冷色调,则证明儿童情绪比较压抑。
(二)年龄因素
儿童在色彩象征的效果感受方面能力有限,只有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这一能力才会逐渐提高。比如:4周岁的儿童对于色彩主要是泛化情绪的体验,无法区别开不同色彩;5周岁的儿童对于色彩有着基础性情感体验,可以运用开心或不开心等描述具体色彩变化,并且有着消极情绪的反向投射;6周岁的儿童对于色彩具备了相对强烈的色彩情感体验,非常容易出现情感联想。另外,儿童色彩审美的相关感受有着极强的年龄化特征,尤其体现在儿童色彩象征意义、情感意味、色彩轻重以及冷暖感受等方面。可是针对高层次色彩审美的把握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部分未到4周岁的儿童能够到达6周岁儿童的水平,即便是同龄儿童也有着程度把握的差异。
(三)外部因素
学前儿童应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教师对学前儿童给予积极引导和耐心指导,使得儿童心情愉悦,绘画创作时会无意识地使用暖色调色彩;而针对特定颜色进行多次勾勒,则表明儿童绘画阶段心情起伏较大,可能受到教师的批评或忽视,产生焦躁等心理并且集中体现在绘画填图方面。
二、指导学前儿童正确使用色彩
(一)指导儿童观察生活
色彩应用是学前儿童心理情况的具体表现,绘画创作过程中可以显示其思维能力,这要求日常生活中必须给予儿童足够的引导和启发。家长和教师是在儿童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儿童相处时必须有意识、合理引导儿童观察生活要素。例如: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师与家长可以引导儿童观察色彩,红色的太阳、白色的汽车、绿色的树叶等,长时间的色彩熏陶能帮助儿童形成基本色彩的概念。
(二)激发儿童想象能力
因为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完善,直观形象感受和形象思维成为其认知世界和形成概念的主要途径。儿童绘画创作有着儿童语言、情节性等特征,即便是绘画简单的方形或圆形,也可能代表较多的含义。在没有掌握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技能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形象语言表达思想活动。想象力作为儿童创作的不竭力量源泉,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可以借助于绘画创作展示出来。实际绘画阶段,教师引导儿童大胆尝试不同色彩展开具体创作。例如:实际绘画阶段,教师鼓励儿童冲破常规性意识的束缚,运用多种色彩绘画太阳,无形之中使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激发和锻炼。教师正确认识到儿童认知色彩、感知自然的全过程也是心理活动变化的体现,实时观察幼儿心理活动,以健康且积极的心态引导鼓励幼儿。
(三)培养儿童端正心态
绘画的色彩变化是儿童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学前儿童处于各方面成长的基础阶段,绘画色彩可以准确反映儿童情绪。比如,焦躁的儿童通常倾向色彩叠加,而这种情绪对儿童是种伤害,教师或者家长一旦发现必须进行疏导,采取生活事例来引导儿童转变心态,并且在同儿童相处时有意识地培养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正确把握学前儿童绘画心理,给予科学且合理的绘画指导,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增强儿童行为观察、解读的能力。教师严格遵循群众性、科学性、实践性、客观性以及教育性原则引导儿童正确展开绘画活动,采取叙事研究等方式叙述儿童情境性、真实性行为。教师、家长应重视儿童绘画色彩的心理活动,实现儿童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