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高段的阅读教学切不可疏忽
2018-01-25◇何琦
◇何 琦
我们有这样一种认识: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时下高段的一些教学观摩课活动、大型公开教学活动,其课堂教学,少了常见的“朗读”,而多是围绕文本内容,外加大量的教化性“学习材料”,甚至整堂课用多媒体课件“狂轰滥炸”,极力追求“奢华”“轰动”“精彩”“艺术”的课堂效应,过度渲染、弘扬所谓人文性。其实,这样的语文课堂,最终把语文的人文性弄玄乎了,工具性也弄模糊了。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方面要求,不能互相分割,分别要求,应该一以贯之、密不可分,但在不同阶段可以有所侧重,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高段(第三学段)朗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强调的是能力上的达成度。高段的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朗读能力,教师必须使用恰当的朗读指导策略和方法,而且这样的策略和方法必须在反复的朗读实践中形成。一句话,本事是“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一 融入情感,亲历实践
在高段,对于朗读教学而言,教师适时的示范性朗读,即范读,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是一首天真烂漫的现代诗,描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童年梦想。梦想即情境,那么该如何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美好情感呢?一句话,教师有声有色范读课文的过程,就是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享受梦境的过程。具体说来,一方面,从艺术心理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紧扣文本中色彩、线条、画面、声音等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词语,进行静态唤情式范读;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文本中的动作、表情、动态等再造想象,进行动态唤情式范读。动静结合,范读有形。如此范读,教师引领学生将平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立体鲜活的文本形象,同时,又恰到好处地点拨了学生转换对话视角,将自己置身于文本中。这样,学生由物我两隔、情景相离的对话转变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对话,就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
教师范读也是自身与文本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建构、互相拥有的过程,需要教师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教师范读时,要用语文之道,将自己搁进去,搁到文本中去。用王国维先生的话说:“隔”是一种境界,“不隔”也是一种境界。我们依然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范读为例,教师在范读“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时,要读出“联欢”中的欢乐,读出“温馨”中的舒心愉快,以求让学生沉浸其中。范读之道,追求的是“不隔”的境界,“不隔”就是所谓的“融”。人与文“不隔”,即融入、融洽、融合、融化。
二 关注文体,习得技巧
课标强调要在阅读教学中强化文体意识,就是要求教师从文体创作的独特规律出发,开掘出这一文体独特的教学内容,在目标制定、策略选择上都应该尽可能地契合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可见,高段的朗读教学,应在文体观照下实现朗读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不同的文体,其语体特点自然不同。文体样式不同,学习要求与侧重点亦不同。遴选教学策略、甄别不同文体的朗读教学方法,就很有必要了。
下面,我们以诗词朗读教学为例,来谈一下基于文体意识观照下的朗读教学指导。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具有音乐之美。格律诗的整齐给人一种对称之美,平仄、韵律带来一种朗朗上口的节奏之美;而词的长短句式,又不乏错落变化之美;现代诗则在形式上更加自由,语序排列往往出人意料,内在情绪变化具有跌宕起伏之美。这些美感只有动之以口,诵之以声,才能领会于心。怎么朗读?教者专业指导很关键。比如《游园不值》的平仄及停顿位置,就需要教师作专门的点拨。生活中常常有人因为不懂古诗的平仄韵律,误将“春色满园”记成“满园春色”。懂得平仄的人知道,“春色满园”与“满园春色”在意思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春色满园”符合古诗的平仄要求,而“满园春色”就不符合平仄规范了。教学时,融古诗平仄教学于朗读之中,学生读诗就有了知识支撑,就有了底气,读起来自然韵味无穷。诗词的朗读还需要关注内在情绪的变化。比如教学《寻隐者不遇》时,可以关注诗人的心情变化,“松下问童子”,作者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时机不巧,作者心有失望;“只在此山中”,出现转机,作者希望再现;“云深不知处”,面对结果,作者只有心生感叹罢了。只有让学生明白作者情绪的变化,才会有学生语音的变化,学生读起来才更有节奏和韵律。
可见,教师具备一定的文体意识,能针对不同的文体和具体文本开发相应的学习价值,确定朗读教学的内容,会为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 尊重个体,建构能力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朗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做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突发奇想”,将自己的朗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在高段的朗读教学中,不要刻意追求“标准答案”。
比如,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一课时,教者可以先引领学生紧扣“我一句你一句”“眼睛一眨就是一句”去读,接着,引导学生分角色合作读、个读。实际上,这里的合作是朗读引领的一种过程性策略,真正的阅读还是自己的阅读。高段的阅读教学,其朗读还是儿童之读,走进童心尤其重要。可引领学生个读——由作者与小外甥的望月逐渐变成儿童自己望月,激励学生从读别人的诗走向自我建构,抒发自己的望月情怀。如此朗读,实现了文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在朗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并建构能力,自然实现了在建构中拓展、在拓展中建构,最终提高了阅读效能。
四 评价多元,提升能力
在朗读评价上量化的方法固然重要,但过分地强调量化,排斥其他方法,甚至把定性的方法说成简单化、不科学的方法,势必会造成评价者(教师)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少,而学生所能得到评价的内容也越来越少。最终,使得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走进死胡同。从这个意义出发,高段的朗读教学,针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
1.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比如,学生课文读完了,教师可以这样点评:“你是第一个举手的。就冲这一点,我就要好好地表扬你!”
2.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朗读质量进行评价。比如,在学生读完一段有很多长句子的文字后,可作这样的点评:“那么长的一段话,你没读错一个地方,还读得这样通顺,字正腔圆,可见你的基本功是相当扎实的。”再比如,对于课堂上朗读能力尚有上升空间的学生,在读完一段文字后,可以这样点评:“听得出你在努力,你在一点一点地进步。跟第一次朗读相比,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3.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点评。有时,在阅读教学中,同一文本中的同一句子,不同的读法,其个体体验也会不同。为了能实现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多元与融通,教师可以尝试这样点评:“注意,你想强调哪层意思,你就重读哪个词语。试一试,看这样读有没有效果。”
4.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进行点评。比如,在学生读完一段颇有深度的文字后,教师可以做这样的点评:“你读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你的读饱含着感情。”还可以这样点评:“给你这么一读,这段文字的意思就全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所以,有了疑问,最好的方法还是读书啊!”
5.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话语表达进行点评。比如:“你的声音太有魅力了,那么浑厚,那么有底气,简直就是电视台的小主持人啊。”
6.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文化背景进行点评。比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孩子,说真的,朗读这段话,我应该向你学习。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教师在评价的时候,加一个成语,加一句格言,加一个典故之类的,评价会事半功倍!
高段的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通过朗读来提升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高段的朗读教学要追求“真”,它不是表演,不能变味,不能异化,更不能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