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感官,让平淡的生活美起来
2018-01-25祝禧
马尔库赛说,一个缺少美浸润的心灵,是单向度的人。懂得审美,是有修养的表现,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核心素养。语文老师,更要懂得审美。
有人说,我们有上不完的课,批不完的作业,哪有时间诗意?我们角色众多,为父母、孩子操心,即使柴米油盐的琐事也要耐心面对,哪有时间审美?然而,每天画着同样的圆,心有不甘,我们总是在寻找如何让自己保持舒心的状态,找寻美的出入口,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是的,内心舒畅是一种美感。要善用自己的感官,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才能内心舒畅,让平淡的生活丰富起来。
用眼真实相遇。不管我们看与不看,美都在那里,但需用眼睛与之真实相遇。看到树叶掉下来,你不应只会说“落叶缤纷”,还要会说:树叶是大地妈妈的孩子,从树上飘啊飘啊落下来,亲吻大地妈妈;树叶是大树掉下的最后一滴眼泪……真实相遇,就是你放低身段,和小草小花对视,用声音呼唤草儿花儿的萌发,就像唤醒儿童沉睡的诗性与灵气。眼和自然真实相遇,就多了诗意,就不会把课堂变成物品加工厂,把语言变成药品说明书。
用耳聆听大地。生活中,有音乐陪伴是幸福的。音乐是为人的幸福而存在的。用心聆听音乐,让文学和艺术结合,让文字在艺术的世界里跳舞,就能看到金光从天上倾泻而下,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满足。闭上眼睛,用耳朵聆听大地,便能听到一年四季生长出的不同植物,交织混杂着无数生命,相互依存,相互忍让,守着秩序,保持着平衡,生机勃勃,也带着一丝伤感。当然,不是大地上所有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然而用心聆听,就能觉知悄然伸到眼前的野花,就是一种机缘,多么可贵!因为它只留给有心人。
用手触摸世界。手是通过触摸去感知世界的。就如品茶,不只用舌尖品出茶味,也能从茶盏的抚摸中识别质感,辨别茶色的沉稳与肤浅、光泽的迷人与暗淡,进而读到入窑一色出窑万色的自然造化。这种触摸,锻炼的是我们的触感,锤炼的是我们的耐心和细心。不让双手迟钝,让手带动心朝向物背后的方向瞭望,那里有历史、地理、人文、哲思……用手触摸,能感知世界的变化。
用口表达自然。在语文课堂里,我们常不由自主地想用华丽的语言表达,我们常常评价说“课堂语言很美”。课堂上,师生交流更多的是用口语而不是书面语。口语不是讲大白话,而是用通俗、自然、幽默、真诚的语言说话,语意明白,逻辑清楚,不啰唆,有味道。我们不是刻意追求语言外壳的美,而是让语言充满自然的味道,不做作,不矫情,自己说着舒服,别人听着也舒畅。用自然的语言表达就是一种美。
美由心生。康德说,美是允许我们想象力自由游戏的东西。如果我们的想象力迟钝了,由美组成的万事万物,便不再与我们维系一种舒心自在的关系。心态好了,慢慢地,周围环境也会善待你。我们要用感官感受世界的美,并把美传递给学生。只有保持美好的内心,才能自然而然地诞生出美来,语言文字才会生出许多光华。
就像这首德国小诗说的:
走在熟悉的路上/我看见一朵小花/清晨,一切都那么美好/我把小花送给你/不为什么/只为这朵小花如此之美/我为我看到美而满怀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