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哲学教学的素养培育视角*
2018-01-25戴湖松珠海市第四中学广东珠海519015
戴湖松(珠海市第四中学,广东珠海 519015)
科学精神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有不同意义。17世纪近代科学的理性精神,18世纪的启蒙精神,19世纪工业革命的实证精神,都是各个时代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一般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对应,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科学精神强调科学本身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蕴,超越了科学的功利价值。科学精神包括追求真理崇尚实证的理性精神,尊重已知但不盲从的怀疑精神,敬畏未知但永不退缩的探索精神。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科学精神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作为六大素养之一的科学精神,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科学精神也是思想政治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1]
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科学精神的描述,科学精神不仅指自然科学学习中应体现的求真务实思想,也指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主要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基本素养。
二、哲学与科学紧密相关
哲学总是与科学相伴而行,一部科学史也是一部哲学史,无数著名的科学家其实也是哲学家。“在毕达哥拉斯及其早期信徒的时代,希腊哲学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语言——数的语言。”[2]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数,数是整个世界的奥秘,数学定律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标志着数学成为一门理性和独立的科学。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是首位科学哲学家,他试图划分出每门科学的主题,建立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笛卡尔在哲学和数学两个方面成就斐然,他创立了解释几何理论,并把数学看作是研究和了解自然的钥匙。爱因斯坦说:“与其说我是物理学家,倒不如说我是哲学家。”爱因斯坦在探索自然奥秘的同时,从未忽视对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他在研究科学时通常要涉及正在研究的问题的哲学背景。正是这些哲人科学家,成为沟通哲学与科学的纽带,使哲学发展带有深厚的科学精神气质。
19世纪,自然科学有了巨大的发展。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及自然科学的其他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唯物辩证性质,要求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物质世界,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自然科学成就和发展进程,尊重科学,弘扬科学精神,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内在要求。
鉴于哲学发展与科学的紧密关系,哲学教学离不开科学知识,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培育。当前哲学课程教学所遭遇的缺哲学味的困境,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缺失是重要原因。在哲学课程教学中,要让哲学教学更具说服力,更能打动学生,有必要让科学精神隐含于科学知识及哲学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等基本素养。
三、哲学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育
1.理性思维
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理性思维是人区分于动物的基本标志之一。理性思维的首要表现是“崇尚真知”,也就是追求真理。在哲学认识论教学中,围绕“真理是绝对的吗”这一议题,可以依托人类对运动和力的知识历程进行活动设计,提供问题情境。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认为力是使物体改变惯性、产生加速度、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爱因斯坦则指出,空间是弯曲的,它会像海平面一样起伏,物体运动是沿着时空曲面的自由移动;量子力学则认为量子运动具有不确定性,量子跃迁只是概率性事件。通过这一议题研讨,把对真理的阐述寓于物理学发展这一主题之中,使学生理解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明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不是教条而是过程。物理学发展的历程,就是人类追求真理、探索规律、发展理性思维的过程。在认识论教学中,适当引用科学基础知识,为理解哲学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也要求“逻辑清晰”,具备“实证意识”。科学发展史上有两种逻辑方法,即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就是从一般性的陈述(前提)出发,得出具体结论,而归纳法则是从具体的证据出发获得一般性结论。对古代哲学家而言,演绎推理是通向真理的最好的道路。柏拉图认为在经验世界中存在一个永恒的理念世界,经验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现实反映,人只能在坚持理念世界的前提下,搭建人类知识的框架。亚里士多德以来建立的思想体系,依赖权威文献,是演绎推理的典型代表。实验哲学的始祖培根则认为经验才是知识的来源,在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法,才能找到事物的真理。归纳法强调了现代科学方法所要求的“实证意识”,其基本步骤是:假说、实验和结论。演绎法和归纳法是科学研究的两种范式,也是理性思维所要求的逻辑方法。在课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学中,引用科学研究的两大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的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从一般到个别就是演绎法,从个别到一般就是归纳法。基于演绎和归纳两种思维方法,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课程在阐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意识的本质等哲学原理时,采用的是归纳法;在坚持唯物主义这一前提下,来阐述事物的联系、发展和矛盾时,采用的是演绎法。
在民粹主义抬头的时代,很多国家陷入非理性的洪流。许多以精英自居的知识人,以想象代替实验,以联想代替推理,缺乏三段论的基本逻辑,违背常识,曲解民意,迎合权力。在哲学教学中开展理性思维的启蒙教育,让学生形成逻辑思考的习惯,保持自我反省的能力,避免被反智主义所裹挟,是哲学教学的时代使命。
2.批判质疑
笛卡尔说:“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事物都来怀疑一次。”罗素说:“哲学的最高目标就是养成一种批判的意识和怀疑的精神。哲学对任何被视为绝对真理的东西永远高昂着不屈的头颅。”卡尔·波普尔提出的科学证伪主义,认为科学是由所有可以被证伪,但尚未被证伪的理论所组成的。量子理论诞生一个世纪以来,深刻影响着当代科技的整体发展,然而,它仍然需要面对爱因斯坦的“光盒子”和“薛定谔的猫”等思想实验的质疑。科学哲学家们所提倡的普遍怀疑,不迷信权威,敢于离经叛道,就是一种批判质疑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认识领域出现过很多次飞跃。从托勒密体系到哥白尼革命,从牛顿力学到量子理论方程,无不是秉持批判质疑的态度,在强大的传统观念面前大胆挑战,突破思想的牢笼,达成对世界本质的一次次非同凡响的探究。
哲学是一门提问的艺术,一部哲学史也是人类就一切问题进行批判质疑的宏伟辩论史。哲学教学必须带上批判质疑的眼光,审视一切既有的事实,让理论观照生活,让生活承载理论。例如,在综合探究“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这一课程中,笔者提供了“某教授认为中国综合实力已超越美国1.0005倍”背景视频,让学生围绕“中国是否已经超越美国”这一议题进行讨论。有些学生表示认可,有些学生认为太片面,有些学生则表示质疑。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伊核协议、中兴通讯和中美贸易战等事件,分析某教授的观点是否符合实际。最后展示2017年世界主要国家GDP总量和人均GDP排名,得出某教授的言论不符合实际、没有从实际出发的结论,违背了求真务实的唯物论和认识论要求。这一教学过程,通过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批判质疑,实现了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领。哲学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引向这样一条批判质疑的路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批判质疑有违中庸之道,在现实生活中,批判质疑还未能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然而,一个社会的良心正体现在批判质疑上。没有原则的媚俗、看似忠厚的犬儒,不会让社会进步,只会让人性堕落。在哲学教学中,需要保持对确定性的警惕和怀疑,使学生养成批判质疑的习惯。
3.勇于探究
哲学英文philosophy一词来自古希腊文philosophia,其中philo代表爱,sophia代表智慧,philosophia一词即为“爱智慧”。哲学的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如果把“智慧”理解为具体科学或真理,哲学则是一种爱智求真的态度,一种对具体科学的追问,一种勇于探究、动摇一切先有知识大厦的精神。哲学追问:宗教中的神是什么,数学中的公理何以成立,科学所研究的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吗……哲学追问一切,科学则通过持续不断的科学革命作出回答。“哲学总是试图去理解那个理想的宇宙,现实的世界是理想宇宙堕落之后的样子。科学则只是通过观察来理解这个堕落的影子本身。所以科学永远都不会引领我们找到真相,它总是要匍匐在哲学的脚下,心甘情愿地接受指正。”[3]哲学对科学的追问就是一种勇于探究的精神。正如托勒密地心说的命运一样,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宇宙观都不具有终结性,任何科学理论都只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篇章之一。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科学的发展无须顶礼膜拜,只能一往无前。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无知。”无论是科学还是哲学,都要诚实面对自己领域的无知,并试着加以填补。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1916年创建“广义相对论”,此后则致力于统一场论的探索,是科学史上勇于探究精神的生动写照。埃隆·马斯克和他的SpaceX的创业故事,之所以为人们津津乐道,还是因为这种勇于探究的精神给我们带来的激励。
哲学是人类最原始的好奇心,哲学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例如,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这一框的“专家点评”中,提到芝诺的“飞矢不动”说。芝诺认为,箭在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一个暂时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箭是不动的。箭的飞行轨迹是由无数静止的瞬间构成的,因而箭就是静止的。这一哲学上的形而上思维显然挑战了日常感觉不假思索的确定性,质疑了我们的日常经验即时间是有过去和未来的,被称为芝诺悖论。但是,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时空是弯曲的,时间并不是日常经验中连续性的存在,圈量子引力理论更认为,时间不再是描述变化的一个变量,时间只是一种幻觉。芝诺曾把知识比作一个圆圈,圆圈内是已知的,圆圈外是未知的,人知道得越多,圆圈越大,圆圈外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芝诺悖论和芝诺的知识比喻,展现出的正是人类勇于探究未知的精神。
因为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只能栖居于时间之中,看到一幅模糊的世界图景,看不清的比看得清的更广阔。在哲学教学中,仍然需要学生为所有未经省察的知识继续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也要告诫学生,在享受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物质文明的同时,要警惕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衰减。
四、结语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曾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哲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培育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等品质在内的科学精神。要达到这一目标,哲学教学需要以更宽广的科学知识为支撑,拓展哲学课程的深度,怀揣对宇宙的深沉理性,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规定性,探究世界和人生的种种可能。哲学课堂的味道就在我们的追问中,哲学教学需要打开这扇形而上的大门,透过现象世界的层层迷雾,让学生去发现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这样一个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养成的过程。哲学不是教条,哲学教学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哲学教学既要避免没有信仰的博学多才,也要防止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为此,哲学教师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增强培育科学精神的实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