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台湾乐坛的“文艺复兴”运动
——浅析70年代“台湾现代民歌运动”
2018-01-25高悉淼
高悉淼
(美国波士顿大学)
一、一场爆发于时代背景作用下的运动
任何形式的艺术都不会凭空产生,其背后一定承载着厚重而强大的历史、时代、文化背景。好的作品来源与时代,并能成为这个时代强有力的发言人,为后人传达着当时社会的思想与时代文化特征。时光是不可逆的,但这些被时代定格了的优秀作品却能够携带着那个时代所蕴含的社会文化背景,一直流传下去。
就是在某个特殊时代背景的作用下,催生了一场名为“台湾现代民歌运动”的音乐革命。
60年代的台湾地区经济发展不景气,岛内居民的处境也尚不安定。台湾地区宣布全面禁止台语歌谣的传播,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台湾本土音乐的发展。而乐坛的版权法也还不健全,大多数唱片公司都选择翻版外国的唱片,愿意投资本土音乐的人实在少得可怜。那时充斥于大众生活中的音乐除了20世纪初老上海流传过的那些旧式情歌,就是从外国传来的音乐。尤其是这些外来音乐深深浸入了年轻人的生活,由此日积月累,在外来音乐慢慢占据主导市场的同时,本土音乐已经几乎被大众遗忘。到了70年代,台湾地区社会开始发生变化,度过了经济低迷期并逐渐步入正轨。然而,青年人的精神生活极度贫瘠,只能仰望稀缺的舶来文化。在社会变革时期,文艺思潮总是与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碰撞、交织互动、此消彼涨。强烈的文化缺失感促使台湾人努力寻找并创造一种属于自己本土的文化。于是,在文学方面就发生了一场现代诗与乡土文学的论战,而谈及音乐,则促成了这场轰轰烈烈的“现代民歌运动”。这场民歌运动可以说是乐坛史上的“文艺复兴”,其作品的主题开始不仅限于灯红酒绿、浪子心声、酒廓情歌,而是开始表达个人的、真切的、能真正打动人心的情感,到了后期也开始有明显的政治、社会诉求,体现着那个时代台湾地区的人文特征。台湾自己的流行音乐史也由此开启。
二、关于“民歌”的争议
事实上,这场运动在初期曾备受学界争议,原因就在于什么是民歌。《现代汉语辞典》对于“民歌”一词的解释是:“民歌是指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多不知作者姓名。”也就是说,在一些学院派传统民歌论者来看,民歌必须产生于民间,一旦流传之后就演变为集体创作,且未被最终写定之前,它必须口头流传过相当长的岁月。而他们认为这场所谓“民歌运动”中的音乐既非口耳相传、又未经历史淘汰,这有悖“民歌”的原始内涵,不能称之为“民歌”。当时还在报刊上引起了一番不小的论战。其实,这场运动之所以被称为“民歌”运动,究其本源,还是受到了美国乡村民谣的影响。60年代,鲍勃迪伦、琼贝兹等人为美国民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音乐界的发展,一批台湾音乐人就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写自己的歌。所以这场运动的命名,在很大程度上是受60年代美国民谣运动的影响。陶晓清被称为“民歌之母”,她长期扶植台湾民歌,在她看来,只要唱歌的人是发自真心地唱自己的歌,走下舞台的歌者和台下的人能坐在一起享受音乐,他们唱的歌就可以被称作是民歌。
三、台湾现代民歌运动中出现的三种音乐形态
这场席卷台湾的现代民歌运动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直至80年代初终结,其音乐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酝酿与萌芽——中国现代民歌(始于1975年)
第一种形态是以杨弦、韩正皓、吴楚楚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民歌”。1975年,杨弦和胡德夫在台北中山堂举行了一个小型音乐会,作品唱的是由余光中的诗改编成的歌。余光中是当时在台湾青年中备受欢迎的诗人。这场音乐会也被台湾乐界视为“民歌运动”的起点。
这一形态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杨弦的唱片《中国现代民歌集》。这些作品就像是中国的水墨画一般有着清新的格调,歌词优美而简洁,配器并不华丽,较多地采用分声部合唱的形式。这一时期的歌手多以音乐来表达思绪,简单的歌词背后散发着迷人的纯真情感。
杨弦,被称为“台湾现代民歌之父”。当年,他把余光中先生的诗谱成了曲,在民歌餐厅演唱后颇受欢迎,推动了整个歌坛“民歌风潮”的掀起。后来这些歌曲被收录在一张唱片中,在余光中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杨弦大胆地将这张唱片称为《中国现代民歌集》。其中,他最早叫响的作品,是以余光中先生的著名诗歌《乡愁》为基础,改编作词并谱曲的《乡愁四韵》。诗言志,歌咏情,将二者结合起来,无疑更加深了作品的情感魅力。
整首歌借以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四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意象来抒发诗人久积于心、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现在多数人听过的都是罗大佑版本的,一声声的吉他扫弦,如同撕心裂肺的哭喊。而杨弦版的整首歌曲流畅、悠扬,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歌曲以钢琴、小提琴为主要伴奏乐器,钢琴的声音明亮、空灵,给人一种安静祥和之感;小提琴的声音悠扬、沉郁,给人一种揪心、愁闷之感,与歌曲的主题相呼应。整首歌曲分为四个乐段,每段分别由一种意象引导。第一段为女声独唱,以长江水为意象,女声高亢尖锐,似乎在表达期盼回到故乡的急切心情,希望长江水也能带去心中的思念;第二段由单一的独唱变为为男声分两声部演唱,以海棠红为意象,高声部男声明亮,低声部男声低沉,明暗对比,就像盛开在秋季的海棠花那微红,像血一般的红,过于灿烂的红叫人实为不安,体现出内心难以言表的乡愁,热烈却也无奈。接着从第三段开始一直到第四段,在原来男声两个声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女高声部,形成了三个声部。女高声部的加入,使音乐的情绪更加饱满丰富,呈现出立体感,女声与男声形成对比,女声明亮、清透、婉转,男声浑厚、暗淡,加上雪花白和腊梅香等意象的渲染,使人感受到那浓浓的说不尽的乡愁,使听者感同身受,也不禁伤感。
值得注意的是,四个乐段的演唱形式不断递进改变,先是独唱,后来慢慢加入越来越多的声部,钢琴及小提琴的伴奏也逐渐明亮紧凑,使整个音乐富有层次感,情绪逐渐饱满,乡愁越来越浓烈,步步推进,最终达到情感上的高潮,使听者的情绪也随着音乐的起伏而渐渐达到最高点。此外,四个乐段之间结构非常相似,反复演唱,形成了回环复踏、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使主题思想得以不断深化,从而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歌词重章叠句的构思,也正体现了中国民歌的回旋曲式的特点。
(二)“淡江”事件(始于1976年)
1976年12月3日,在台湾淡江大学西洋民歌演唱会上,一个名叫李双泽的留洋返台青年画家摔碎了一个舶来牌子的饮料瓶,向着台下高喊“为什么唱的都是西洋作品?我们自己的作品在哪里?”随后他就上台演唱了《补破网》、《国父纪念歌》等中文歌曲。这就是校园民歌史上有名的淡江事件。民歌运动的第二种音乐形态也由此出现。当时的代表人物有李双泽、胡德夫、杨祖珺等,但到了现在只有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为己任的胡德夫依然活跃。
这一时期的作品一般是歌咏山水之美、青春之情,感叹人生。旋律清新自然,配器简单,歌词朴素无华。因为表达的都是真情实感,所以即使没有太多的专业性和技巧性,也仍然能轻易深入人心。
胡德夫是在整个民歌运动发展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可以说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是台湾地区文化史的一个标志。他是一位台湾卑南族的原住民,来自偏远山区,从小就爱哼唱父辈们唱的卑南族民歌,后来从山区走向城市,上大学,辍学,打工……后来在哥伦比亚咖啡厅期间遇到了李双泽和杨弦,当时他们正致力于原住民音乐的收集与整理,胡德夫也加入了他们,他们开始独自谱曲写词,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个“自己”,指的就是他脚踩的土地,他熟悉的人,他信仰的东西,他习惯的语言。听他的第一张唱片《匆匆》,能感受到那浓重的土地气息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种悲壮和苍凉的味道。这张专辑发行时,他已年过半百,头发全白。他用一种朴素而悠远的声音向我们纯粹地表达音乐,不同于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胡德夫的音乐没有太多华丽的技巧,一切都彷佛从他的胸膛里直接流泻了出来。他的音乐很特别,钢琴是少不了的配器,旋律柔和简单流畅,大量地运用了台湾原住民的旋律和唱腔。歌词无比的朴实自然,你会听见海洋、山谷、水牛、牧童、田园、稻米和木兰花。导演蔡明亮曾说:“一听胡德夫弹起钢琴,唱自己的歌,我们失去的山林河川,遗忘的海与天空,都回来了”。他的声音深沉而简单,没有什么高难度的演唱技巧,直接得就像一个邻居家花白了头发的老人家。这种单纯而不炫技的作品,正是当时大众生活中所缺失的一种宝贵的音乐。《匆匆》给当时的歌坛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赢得了很多听众。
《匆匆》是他第一张专辑的同名曲目。整首歌就只有简单的钢琴伴奏,旋律简单,没有太明显的情绪起伏,就像歌词所传达的那种时光匆匆,悄无声息的流逝,旋律也是平静的流过,但简单的歌词却传达给人一种力量,让人想去珍惜眼前时光,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前面的主歌部分是暗淡的小调,旋律简单不做作,就像是在很平静却又无奈地叙述一些事实:四季变更之快,宇宙无穷人生却有限,这都是我们奈何不了的事实,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珍惜眼前。歌曲进入副歌后由小调转为大调,音乐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情绪上有所递进,突出渲染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我们应当把握住当下,不要浪费光阴。歌词一直反复唱到“匆匆,匆匆”,每唱一次就像是在描述时光的匆匆流逝,使听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流逝百感交集。
胡德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做出的音乐是纯粹的、朴素的、真诚的。他的声音温和、平静,却又充满力量。今天我们所听的音乐,大多数都怀有商业目的。然而在这个轻浮的躁动遍地盛放的年代,胡德夫是少数可以使人心静下来的声音。当文化圈的显赫人物用尽最高级形容词赞美胡德夫的这张专辑,他只尴尬的说:“我唱歌别无所求,我所歌颂的山川和人们,早已给我所需的云海,山脉和清流,和波涛。”
(三)校园民谣(始于1977年)
自1977年开始,民歌运动的第三种形态也产生了,即以蔡琴,李建复、苏来、齐豫等为代表的“校园民谣”。校园民谣在最初形成之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旋律简单明快,歌词直白易懂,大多数歌曲透漏出歌者对一去不复返的青春的留恋。与之前淳朴无暇的作品相比,校园民歌更多了几分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
青春的题材,总是能够轻易地引起共鸣。70年代中后期,校园民谣在台湾迅速发展并达到了一个历史高潮,同时也成为台湾民歌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婆的澎湖湾》就是校园民谣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当时被广泛传唱,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外婆的澎湖湾》是歌手潘安邦的成名作品,至今已被传唱了三十多年。歌曲讲述的是潘安邦童年时期和他外婆的真实故事。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谣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79年,他在唱片公司的安排下结识了歌手潘安邦,并了解到潘安邦童年时期在澎湖与外婆之间的感人故事,于是就为他写下了这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歌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吉他,氛围悠闲又温馨。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亮轻快,充满激情地表达着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的赞美与怀念。潘安邦声音明亮而厚重,深情款款的演唱很容易勾起人们对童年美好回忆的怀念。整首歌的曲调比较平稳,起伏不多,这种平静的诠释就像是在讲一个故事,很容易使听者产生共鸣,感觉自己似乎漫步在童年熟悉的沙滩上、身后留下一个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呈现在眼前,歌词中的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老船长,这些事关歌者童年回忆的事物,在优美旋律的渲染下,汇聚成一幅优美的图景,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深刻地体会着那美好而又一去不复返的童年回忆,
校园民谣朴实明快,充满朝气与活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有很多产生于当时的校园民谣一直传唱至今,比如老狼的《同桌的你》,罗大佑的《童年》等。不管处于什么时代,校园民谣的影响力总是不可估量。它朝气蓬勃,富有青春的味道,毫不掩饰地流露出青年一代率真的性情,容易使人产生共鸣。
四、小议台湾现代民歌运动
这场轰轰烈烈的乐坛“文艺复兴”运动在台湾大约持续了10年之久,这是一个在华语流行音乐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不仅开启了台湾本土音乐的新篇章,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80年代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
民歌运动的早期,歌曲多为歌咏山水、青春,寓情于物,旋律清新自然、歌词朴素,体现出浓厚的中国风,例如中国景物怀咏、古典文学意识等;而到了中后期,除了初期那种淳朴无暇之外,歌曲中更多的包含了一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无论哪个时期,歌曲中无不透漏出朴实与真诚。通过对这场民歌运动每一条主线的分析,再结合时代背景,不难发现,这场运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都有一些共性。这些歌曲的作者大都是一些有思想、有文化的大学生,他们都正值青春,自由随性,有抱负,有希望,他们的作品中很少有被专业刻画过的痕迹,听起来感觉就是真情实感不由自主地倾泻,毫不做作。他们创作的目的十分纯粹,就是想最简单直接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没有任何功利驱使,单纯而自由地用音乐写下心情、记录人生。创作者不需要去刻意迎合谁,这些作品就能轻易地被大众所接受和喜欢。
历史上的无数革命,带给我们的都是一个标志、一个分水岭,革命前后的某一事物发生了质的改变。而这场音乐革命带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这些,它不仅仅开辟了台湾的流行音乐史,其中更留下了这些令我们感动至深的,淳朴又随性的音乐作品,他们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被搁置、失去活力,不论过多久,它们总能给人感动,牵动人的情绪,这就是音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