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与实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初探
2018-01-25杨扬
杨 扬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现如今,社会高度发展,技术日新月异,这也导致各种诱惑越来越多。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特殊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不尽完善,因此对新事物极易产生好奇心理,又极易受到影响。这就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原先更应得到重视和关注,“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1]同时,在原有教育教学方式、课程安排等的基础之上,需要结合当下社会、技术发展状况,创新变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相对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同时,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缺乏兴趣,这导致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欠佳,时效性不高。
(二)教学内容需要更新
当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属于理论式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枯燥,并且与大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与时代发展结合不紧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现实问题难以与学生掌握的知识所匹配。
(三)教育载体有待扩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保证,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多媒体等为代表的教学过程所需要的教学工具,传统教学中主要包括投影仪,当下及今后的教学过程需要结合网络、手机、平台等载体进行扩展;另一种是以实践活动为代表的社会参与过程,比如理论竞赛、扶贫帮困等具体的实践活动,传统教学中,这一载体被淡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途径探索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如上问题,应当对症下药。首先,需要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的现实情况,加大对与时代发展贴合紧密,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的设置,同时科学合理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教学水平,改善该课程在学生心中就是枯燥理论课程的观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等政治理论的基础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体内容便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党的核心思想理论。就当前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成果和邓小平理论等内容的教学方式固化,照本宣科,导致学生对政治理论“惧”而远之。
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也逐渐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但限于教师队伍不健全,人才缺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谁都能教”“谁都教不好”现象突出。更有甚者,大学辅导员等不具备授课资格的管理服务人员也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高校需要谨慎并严格选择教师教学队伍,“也要全面掌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调适、矫正、发展学生心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心理素质”[2]。当然,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对于辅导员等管理服务人员,要积极倡导他们关注学生生活,关心学生情绪,关照特殊困难学生家庭情况等,从而建立起从课堂到课后的“线上线下”教育模式。
另外,将实践教学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来。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向是单一的,即从教师导向学生;教学内容也是单一的,即思想政治理论;载体也是单一的,即黑板导向学生,投影导向学生。这导致学生对校门外的事情一概不知,对生活体验毫无经验,只是闭门造车。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除了传授思想政治理论以外,还需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体验生活,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真正体悟国情,接受教育,增长见识,同时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其四,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工具。
实践活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课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开展的载体,它同多媒体等工具一样,具有载体属性。思想政治教育课需要积极利用实践活动的载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此外,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工具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大胆使用手机、平板等学生人手具备的工具开展教学,还需要积极关注教育研究机构研发的互联网教育教学平台等线上资源,将数据资源与移动载体结合起来,进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这能极大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冀鹰.论心理咨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34-137.
[2]黄志刚,杨永鑫.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