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项目管理中对WBS方法的改进
2018-01-25王洪波何丽君
王洪波 何丽君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34)
我国由于在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方面的起动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是比较晚的,这也就间接导致了我国现阶段相关的管理机制还是不够完善,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总体来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在项目管理方面的水平还很低。迄今为止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是PMBOK.PRINCE2.ICB等体系,这些体系在对项目管理的描摹和要求上重点不一,但无一例外它们都是基于过程控制和对项目目标的系统管理这两个基本方面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
一、WBS方法概述
所谓项目管理就是以满足项目需求为准则,综合地将技能、技术、知识与工具应用于项目生产活动当中。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即工作分解结构,项目工作分解结构,通俗地讲就是把将要交付的目标成果的工作按不同的层级进行分解,在这个过程一个大的复杂的项目被分解为一些或者几个较小的可以控制的部分的过程,其目的是将一个较大的项目分解成小的部分,在小的部分分别管理,以此来达到充分管理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来说WBS的分解步骤为:项目目标的确定—可交付成果的准确确认—确保100%的工作被覆盖—对可交付成果进行细分为可计划和可控制的管理单元。综合来看WBS分解方法的实际过程就是对整个项目工作的不断的分解的过程中保证项目可控。
二、WBS方法的改进
普遍来讲任何项目都是有一定有限度的生命周期的,一个完整工程项目一般从策划开始到项目的准备与实施再到最后的验收与评价为一个完整的周期。作为一个项目管理的责任人,一定要清楚项目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之间的关联以及项目各项工作之间的联系。这里借鉴PRINCE2管理体系中的产品分解结构(Product Breakdown Structure),简称PBS,此种分解结构下项目管理的流程一般为建立产品分解结构此后建立产品流程图最后再制定进度计划。
在分解对象方面,PBS方法所分解的不是一个具体可见的工作,而是对最终产品在成果交付上的一个简要表述。本文主要借鉴PBS分解结构,对传统的WBS项目分解方法进行了扩展性全面性的改进。从而使改进后的WBS方法在其关注的项目范围的广度方面有很大提高。PBS的核心原则即“100%原则”,这一原则可以清晰地构造项目的相关工作架构使得原有项目清晰可控。在产品导向方面来说,PBS方法是产品导向的,所以对产品自身的更新可以不做考虑并通过建立导向产品的项目管理流程图以此来使得项目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联变得清晰,从而使项目计划和与项目有关的管理流程变得简明,这也是可借鉴之处。综上,基于PBS方法在项目管理上的全局把控性对WBS方法进行改亮,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切实有效得应用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并且依托生命周期的把控建立一个联系密切的结构框架;第二点就是将PBS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绘制项目流程图以加强管理。这样可以使改进后的WBS方法的流程方面得到优化和整个管理系统也得以提高,这也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使之更加简便。总得来看改进后工程项目WBS的流程可以一般表示为:首先确定目标然后依靠生命周期阶段来确定预期的交付成果同时识别各个工作区域以确保工作覆盖面达到100%紧接着细分预期交付的成果将它们分为一个个工作包最后综合得建立项目的流程图。一般的,要将可交付成果这一块再细分为可控制和可计划这样两个工作包。
在PBS基础上改进的WBS方法具有结构框架明晰可见、逻辑关系准确易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可测量的项目完成目标以及成果标准时,首先要确保项目的关系人和需要的正确精确的识别,并准确定义项目范围,最后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对项目的总体要求也需要得到明确。改良后的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一般情况下分别对应的可交付成果是固定的,一般来说策划与决策与项目立项相对照,准备阶段与项目开工相对照,实施阶段与项目完成相对照,验收评价阶段与项目通过验收相对照。
三、结论
现实来讲一个项目的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以这个工程项目的预期目标能否如期并且顺利实现来衡量的,而在项目管理中其方法的优劣程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管理水平由此可见在项目管理中有一个好的工程管理方法的重要性。本文在项目工作结构分解的WBS经典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通行的PRINCE2体系的PBS方法对传统的WBS方法提出改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统WBS管理方法的实用性,使其拥有更加合理更加优化的结构框架,在管控方面,以流程图的方式使得各组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楚直接。
参考文献:
[1][美]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第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格雷戈里T.豪根.有效的工作分解结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赵振宇,乌云娜,黄文杰.我国建设项目管理现状与问题问卷调查分析[J].建筑经济,2005(9):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