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视域下走“心”课堂的塑造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
2018-01-25徐兆宏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初中天平分部江苏扬州225800
徐兆宏(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初中天平分部,江苏扬州 225800)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的使命是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不应是简单地走教材、走教案,而应是走‘心’。”这是我国外语教育领域权威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在一次教师发展公益微信群语音讲座中给广大高校一线外语教师的建议。笔者以为,这样的建议非常中肯,对我们各学科的教学都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而言,文化自信,立德树人是首要目标。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人文素养的学习和提升。在人文素养视域下去塑造走“心”课堂,会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孕育人文氛围,让师生的心“热”起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侧重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文化熏陶。[1]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文献中,蕴藏着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充满浩然正气的价值追求、鲜活丰富的哲学思想等。从民族文化的营养中汲取精华,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信仰和情感,并提出做“人”必备品格的具体要求,作为文化育人特色十分明显的课程,孕育人文氛围,让师生的心先“热”起来,是打造道德与法治“走心”课堂的重要一环。
如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一框题“守护生命”,笔者一开始就将事先打印好的汪国真《让我们把生命珍惜》的诗发给大家,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诵:世界是这样的美丽/让我们把生命珍惜/一天又一天/让晨光拉着我/让夜露挽着你/只要我们拥有生命/就什么都可以争取/一年又一年/为了爱我们的人/也为了我们自己。
当学生还未真正读出诗的意蕴和表达的情感时,笔者又以配乐朗诵的形式示范朗诵一遍,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学生在老师的人文熏陶下开始热血沸腾起来,大家兴趣盎然,纷纷投入下一环节的课堂学习之中。在这里,人文素养以一种符号的形式传递着一种境界,一种超脱与淡然。
当我们把课堂当作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唯一追求时,课堂就成为师生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品格塑造的学园。一堂好课的开头,不必要刻意达到什么,但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跟着你走进真善美,走进智慧快乐的生命殿堂。
二、播撒人文因子,让师生的心“明”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现阶段中华民族认同的道德追求和价值共识。[2]我们的课程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中华历史文化的渊源和革命传统文化的基因,是我国课程体系的重要“标识”。
播撒中华文化的优秀因子,让课堂充盈道义的张力,师生能明晰道德与法治的标准,铭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使之成为实现个人梦、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课堂播撒人文因子的方法,笔者以为,可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以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可以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简言之,就是无痕、无华和有形的“三维”播撒法。
如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二框题“青春有格”前,笔者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从文化名人中寻找“有格”的偶像。课上,在“拓展延伸——众里寻‘格’千百度”环节中,学生纷纷展示苦心追寻的偶像: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介绍高龄的杨绛悠然从容的生活态度,即便在“文革”时期,她也一样从容自尊。
莫言擅长写实,乡土气息、民族气息浓郁;屠呦呦以身试药,潜心研究。
——介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两位本土名人,他们用行动为自己和国家,为民族赢得了荣誉。
这便是笔者人文因子“有形”播撒法,所谓“有形”就是让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或品格,经历无数次的“度量”,最终才发现,那些人就是我要苦苦追寻的熠熠生辉的形象,并能清楚说出他们的闪光之处,从而自觉走进他们的心灵,成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明亮那一方。
当然,还有人文因子无痕、无华播撒法,所谓无痕,就是做到潜移默化,融会贯通,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文化之道、道德之本、本真之源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不留痕迹。所谓无华,就是做到务实求真,回归自然,不花拳绣腿,不花里胡哨,不故弄玄虚,不无病呻吟,给学生心灵的荡涤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般的真实自然。
三、开掘人文资源,让师生的心“润”起来
课程资源的变革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而优质教学资源又是提高课堂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可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多么重要。在课程改革进入3.0版核心素养培育的当下,开掘人文资源是学科教师教学的基本素养之一,尤其是道德与法治教师,更需要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人文资源来自于何方?笔者以为来自于教师平时的深度阅读中,来自于教师个人有心搜集整理的人文资讯中,来自于教师平时的人文素养积淀中。
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一框题“青春飞扬”,笔者充分开掘扬州地方人文资源,根据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排练自编自演的“放飞梦想,走进南大”的传统地方剧种——扬剧(笔者充分发挥自己仅有的一点扬剧创作的文化底蕴),在课堂上即时上演,剧情一波三折,紧扣学生心弦,表演的同学惟妙惟肖、韵味深长,家乡里下河的风土人情也表现得原汁原味、淋漓尽致。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居住在江苏宝应县射阳湖镇射南村家贫志坚的花季男孩杨政,三年前,他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考入县中提优班,父亲在上海打工,母亲陪读,一年家庭收入还算过得去。家庭变故发生在高一期末考试的前一天,父亲脑溢血突然离世,这对杨政的打击巨大,成绩一落千丈,且徘徊不定,到了高三,他终于从失去父亲的阴影中走出来了,并以全县高考第二名的出色成绩考取了南京大学。为解决学费问题,他一边学习,一边靠捡拾垃圾挣钱,他的事迹通过网络报道引起了扬州电视台的关注,有关部门及组织及时送去了温暖,帮他圆梦大学。
剧情就在乡土气息十分浓郁的氛围中展开,三幕短剧“小荷已露尖尖角”“花季少年不言弃”“圆梦南大送温暖”耗时虽短,但带给学生的体验与反思却经久不息。
看完表演,师生的心润湿湿的,一位同学改用海子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青春飞扬的人……”;还有一位同学噙满泪水说:“纵使我们的人生会充满凄风苦雨,青春飞扬,永不言弃,我们就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悲欢的敏感和同情只能在儿童时代培养。在这个年龄,心灵对人的苦难和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用人文精神唤醒学生的沉睡之心,用关爱的情怀滋润学生的心田,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推介人文经典,让师生的心“动”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眼民族美好未来,以礼敬和自豪的心态对待民族文化,以优秀民族文化滋养、化育学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价值追求。的确如此,华夏人文经典是我们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它具有内在意蕴的丰富性,艺术形式的完美性,跨越时空的恒久性和经得起抵抗式阅读等诸多特性。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将这些人文经典及时推介到课堂教学中去,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思维能力,并能让师生的心随着经典的演绎而飘动起来。
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二框题“情绪的管理”,笔者在最后“向经典致敬”环节中,将诸子百家有关的观点选择几条抛出来,让学生展开讨论:
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孟子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墨子曰:“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首先帮助学生弄懂他们各自观点的意思,其次梳理福祸、生死、昌亡相伴的道理,最后阅读感悟,重在明理,提高认识,以理导行。
经典就在于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直截了当,能把直白的道理说得富有哲理。福祸、生死、昌亡实际上反映出事物矛盾双方的辩证统一,可以互为转化,从而告诫学生情绪是自己选择的,我们要学会调节,学会转化,更要学会管理。看似不快乐的事情通过一定条件的转化可以变成快乐的理由,教材及生活中很多情绪管理的成功故事便是最好的例证。通过人文经典的推介,让学生尝到获取广博知识的快乐和幸福,从而怦然心动,追求美好。
当今,人文素质弱化,人文精神缺失已经成为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一道可怕的障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双重教育功能,既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植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教学实践生动地告诉我们,从人文素养的视域关注课堂,关注师生的生命历程,这样塑造起来的“走心”课堂,一定能使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得到很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景堂.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总体教学建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0):23.
[2]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