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与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
2018-01-25张斌
张斌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0)
前言:
地方文献主要记载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是其重要的载体,不论是对于地方高校的发展还是对于地区中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地方文献不论是在服务上还是对于发挥励志跟存史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积极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地方高校中重要的馆藏质疑,同时也成为了当地公共图书馆中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地方高校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
(一)广博性跟局限性
地方文献中的内容包含了很多,既有该地方的历史发展情况,也有该地的文化传承,还有该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说不论是在范围伤还是类别上都有着很丰富的内容。尤其是在时间跨度上,地方文献包含了该地区文明发展的详细进程,而从图书馆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因为图书馆的建馆时间还是因为图书馆的资料来源,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是不可能完善的,有大部分地方文献并没有被图书馆收藏,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人们在公共图书馆观看地方文献的时候,往往不完整,很多历史文化等都有所缺陷。如果想要将区域内的地方危险都收集完整,实现全面性的目标,就一定要做好馆藏和地方文献之间的共建和共享工作,然后进行信息资源互动的目的。
(二)分散性跟系统性
地方文献资源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了流失的现象,尤其是一些较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很多文献都分散到了不同的 地方,甚至有些地方文献已经成为了孤本的现象。很多读者和专家学者在对地方文献进行专题研究的时候,为了研究的更加透彻,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结果,会尽可能的对地方文献进行全面的阅读,但是因为地方文献不少都流落到其他的地方,读者和专家学者只能往返多个图书馆,导致了阅读的困难性。因此,不论是从高校图书馆的角度还是从公共图书馆的角度,要想提高图书馆的服务便捷性,就一定要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不能仍是按照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图书馆的资源都只能在本图书馆进行学习,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由于很多珍贵的文献都是不可再生的,例如手稿文书等,实现共建共享,有助于抢救和保存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二、地方高校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不足
(一)管理体制上不足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和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研究可以看出,因为这两种图书馆是属于不同的体系,因此如果没有权威的管理机构,这隶属于不同体系的图书馆是很难实现在不同的系统下做到地方文献资源共享和统筹的。在各个图书馆中都存在着自我封闭运行的模式,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图书馆中的地方文献是残缺的或是重复的,甚至有的图书馆并没有地方文献,而专家学者和读者在进行地方文献阅读的时候需要从不同的图书馆进行阅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为专家学者和读者的研究带来了不理。而且这种自我封闭运行方式很难让图书馆形成统一的系统,然后出现合理的布局,对图书馆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同时,由于图书馆一直采用自我封闭的运作方式,就限制了地方文献实现资源贡献的目标。
(二)保障体系上不足
地方文献的保障体系建立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实现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满足每位读者的需求,然后做到地方文献资源有机整合,并形成相关联的整合体,保证地方为先资源做到系统性和全面性。但是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地方高校的图书馆还是地方公共图书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不合理或是规划不足的现象,导致出现了认知不足、主动性不足以及经费欠缺的问题,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很多的图书馆中的地方文献都是不全面的,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再由于图书馆采用的是自我封闭的运作模式,图书馆之间缺少交流,资源无法做到互通,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了图书馆优化配置的效果。而且没有好的保障体系,就无法对地方高校图书馆和地方公共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做到保障,容易出现管理问题,影响视线资源共享的目标。
(三)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不足素质不足
地方高校图书馆和地方公共图书馆都没有构建完善的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里面的原数据缺乏,数据库的规模过小,缺乏标准化,更新的速度也过慢,同时网络环境很差,在数据库中的资源多是以文字型和书目型为主,缺乏全文型和事实型以及字典型和图片图表型等数据库,尤其是在特色的馆藏数据和地方文献数据更是匮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资源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到,但是经过详细的调查后,不难发现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都较少,而且有很多都是重复的,只有在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才更加的全面。地方高校图书馆和地方公共图书馆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地方文献的书目数据标准不一致,寻找的时候很是困难。
(四)地方文献从业人员
地方文献工作对于员工有着很高的要求,既需要员工拥有很强的学术性,同时还要求员工拥有很强的专业性。长时间以来,不论是地方高校图书馆还是地方的公共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没有基础的理论研究,针对图书馆的馆员要求也不高,没有定期的对这些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很多的从业员工的知识结构都是单一的,他们对于地方文献资源都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实际工作技能也不高,无法为读者和专家学者提供高效的服务。同时很多的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利用的还是人工的方法,都没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进行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时候,馆员无法发挥其作用。
三、提高地方高校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协调保障机制
首先政府一定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去约束确保地方高校图书馆和地方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中的权利,并且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然后去做好对地方文献资源的组织和调控工作。其次就是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协调管理工作,要鼓励各个成员之间利用会议等方式去协调商议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然后明确自己的目标并行使自己相应的权利。最后就是要做好有效的行政干预工作,要对图书馆提供充足的经费去保证地方高校图书馆和地方公共图书馆能够进行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同时还能利用该工作成果去不断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在做好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做到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要鼓励成员之间互相合作,分工一定要明确,在做好该做的事情过程中还能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然后对地方文献资源做好收集和整理工作,形成完整的体系。
(二)延伸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渠道
无论是地方高校图书馆还是地方公共图书馆都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的馆藏资源,然后去为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首先,地区公共图书馆可以从自身的服务机构去着手,要落实国家规定的制度,鼓励社会上的各个机构和民间的个人做地方文献的捐献工作,丰富自己的地方文献资源。对于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并且散落在民间的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源,要做好对这些文献的收购工作,然后去不断丰富自身的馆藏,提高馆藏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其次就是对于地方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就需要做好联合工作,要主动的跟各方做好沟通,采取不同的方式或是有偿方式或是捐赠方式对地方文献进行收集。
(三)整理与挖掘好的资源信息
要想做好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其中还要做好对地方文献资源的整理工作,这是前提,然后去为读者和专家学者们提供高效的服务。地方文献资源能否发挥出其作用受直接都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加工和整理效果决定的,再有价值的文献,只有经过科学合理的加工和挖掘后,才能更好的被读者阅读,不然是无法发挥出地方资源文献的本身作用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和地方公共图书馆是属于不同类型的,他们在对地方文献进行加工和挖掘工作的时候,采用的方式也是有所差别的,要想做到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地方高校图书馆和地方公共图书馆一定要做好互相沟通和交流,只有个这样才能在进行加工和挖掘工作的时候做到一致,进而为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方高校图书馆和地方公共图书馆进行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对我国的社会公众教育和丰富人们知识内涵等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中的不足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从制度管理体系和资源文献收集渠道以及对地方文献资源的整理和挖掘等进行详细的阐述,加强各个图书馆之间的联合,然后去确保地方文献资源能够满足读者和专家学者的需要,提供更加高效的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