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叉学科的角度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8-01-25朱强
朱 强
(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0)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向新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整个国家特别是高校的重要任务。研究交叉学科的特征和大创新能力培养内容的关系,有助于理清两则之间的内涵联系,并结合对大学生培养的现状研究提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案。
一、从培养内容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般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由敏锐的思维能力、全面的智力发展、良好的人格品质、丰富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强烈的研究动机构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宏观概念,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分析:(1)创新知识积累,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2)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创新的机能;(3)实践能力,是一切活动包括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4)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的最高体现,潜移默化的影响性格、意识等。这几个方面本身相互独立,有递进的关系,又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交叉学科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
交叉学科是多个学科之间相互融合、资源互通的方式,因此不同意单一学科的模式,具有跨学科性、自主性、动态性、实用性、综合性的特征。因其不同的特征的性质,能够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起到作用,进而增强或改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内容的各方各面。
(一)跨学科性有助于创新知识积累
知识学习本身需要驱动和引导,交叉学科的跨学科性本身具有打破学科壁垒的特征。一方面,多个学科的交叉自然引导大学生对多门学科进行学习,这不仅突破了单一学科的限制,也能够拓宽大学生自身的视野,因此跨学科性促进大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另一方面,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不再是单一线性的模式,而是一本专业为基础,进行的网状拓宽,随着学科之间的互通和相互影响,有助于大学生拓宽思维,进而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由简单的知识点组合变成复合式学习。
(二)自主性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
交叉学科的培养不同于单一学科的模式,需要更多的自主行为,一方面取决于多学科的学习需要大学生更主动地探索,另一方面取决于其知识基础的拓宽,更适合结合实际需要自我探索。这一特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相契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身就需要自主选择方向、方法等。特别在教学方面,交叉学科主张自主学习,根据遇到的问题进行知识、技能学习,有别于传统知识教学的授课模式,大学生本身就是发现者和创造者。
(三)实用性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
交叉学科本身适应着科学发展的潮流,是综合运用多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其目的就是实用的。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本身得目的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这就于交叉学科的实用性相匹配,因为一般的问题都是复杂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靠单一学科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这自然引导通过交叉学科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随着问题的决绝,大学生更容易发现交叉学科在家决实际问题中的效果,反过来促进其去发现更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再次产生了创新。
(四)综合性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
交叉学科是的大学生在不同的学科之间跨越,慢慢的学科边界的概念越来越淡,这使得其在知识和思想上沟通、交流和研究更加广泛,因此形成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意识,创新精神因此产生。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这样的只会叠加、符合创新的过程不断产生。
三、交叉学科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路径
(一)打破学科壁垒,明确教育理念。高校要明确交叉学科的概念,消除学科壁垒的概念,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营造良好的学科交叉学术氛围,进而建立大学课的观念。
(二)建立综合化课程体系。注重课程改革,加强通识教育的建立和发展,提高大学生课程自主选择度,依据学校的学科特点、文化底蕴,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群体。
(三)发挥第二课堂功能。首先,增加学校内文化活动的相关建设,加强各类学术、文化活动的覆盖程度。其次,注重品牌效应,提高“挑战杯”等活动中交叉学科的类型,增加活动的知名度和参与度。第三,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借助交叉学科特征引领青年走向创新。
(四)建立创新实践平台。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方法为依据,以突破现有管理体制的纵横界限为目标,将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的壁垒打破,从而建立起创新实践平台,依托自身优势,建立一套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林秀华,等.创新能力培养一对清华大学两院院士的调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42-43.
[2]尹向毅.美国大学跨学科教育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5.
[3]杨倩.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与培养路径研究[D].湖北:湖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