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机制探析

2018-01-25胡啟晨黄声旺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时代性民族性批判性

胡啟晨 黄声旺

(江西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恩格斯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那种“认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这话说得非常实在,乃科学箴言。从发表《共产党宣言》这篇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开篇之作的170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解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确,要想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不可能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久弥坚。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一、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质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先进内涵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包含有民族性和时代性要求。恩格斯在说明唯物史观的伟大意义时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是与“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这就说明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具体民族和时代之外的抽象理论,而与民族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

其次,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具有丰富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关心欧洲国家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而且高度赞扬亚洲各国人民反对西方列强的英勇斗争。马克思对于中国人民反对英国帝国主义进行的鸦片战争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欧洲的反动分子到达万里长城之时可能引发中国革命,“紧接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这充分展现了他们理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内涵。

二、批判性和开放性的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

首先,批判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主要表现在唯物辩证法思想之中。唯物辩证法最强调革命性和批判性,它从不拘泥于某种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教条,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通过辩证的否定实现自身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批判性的特质使我们勇于突破前人,也勇于突破自己,给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勇气和动力。比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基本矛盾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没有进行论述。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回答。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毛泽东的这一论断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前提。所以说,因为马克思主义革命的批判性这一特质,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坚持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抛弃错误的和过时的理论、创新需要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正是一部不断进行扬弃和自我超越的历史。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使它能够包容、吸收与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的形成是以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思想来源,它的发展也是吸收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甚至还包括非马克思主义的成果。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正是我们今天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动力。邓小平在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后,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意识地发挥国家的计划作用这一经验。提出在我国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论断。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论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破除了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搞市场经济的误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最后,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东方经济落后民族或国家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构想,进一步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特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强调,“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各个国家的具体的历史环境不同,未来的社会发展道路“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如果“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1881年二三月间,马克思在考虑回答俄国农村公社问题时曾设想,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前提下,像俄国农村公社这样的组织和地区“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即“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这个构想,不但为后来的东方落后国家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发展道路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而且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成为革命行动指南的理论品格。

猜你喜欢

时代性民族性批判性
时代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
强化诗词用词的时代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诗词的时代性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