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2018-01-25席瑞娟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会学一元二次方程思维

席瑞娟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教育局,河北 沧州 061300)

数学是一门对于思维要求和逻辑性要求比较高的学科,通过学习数学,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性也得到比较大的提高,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要从数学课堂教学着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思考。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几个关于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

一、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创新思维更加活跃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造就良好的教学环境。有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最大空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造就良好的教学环境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初中数学教学要呈现一种宽松、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具备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氛围中充分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立足学生自主发展,迅速实现课堂教学中心的转移,把民主、和谐的氛围带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这种氛围还能使学生因自己的创造性行为或见解得到积极的评价和帮助而乐于创造。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此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主体性教学的前提和支柱,更是培养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氛围。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动手操作,学生的创新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

二、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策略

(一)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来逐步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思考问题,并且通过递增问题的难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轴对称,如篮球、硬币、五角星等。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生活周围事物的观察,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设置问题悬念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数学创新。

(二)创设问题情境,开拓学生思维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创新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而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开拓思维。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情境:

为了加快H市的经济发展,H市长则要求2015年的经济总量要比2013年的经济总量翻一倍,那么2014年和2015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是多少?

通过观察题目以及相应情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列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并且进行运算解答。在学生完成解答后,教师则可以要求自己思考出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情境,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了解。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就要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让学生的思维不被任何事物束缚,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

三、创新思维能力离不开实践操作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向美国吸取一些好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并发现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正确认识不足之处。我认为在课堂教学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性格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感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指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6和7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利用彩色的小棒、圆片和三角形等学具,摆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学生很有兴趣地摆出了很多有趣的图形,借此机会启发学生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与6和7这两个数字有关的一些事物,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的摆法最多?这时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紧接着让学生讨论、交流摆的结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什么创新可言。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老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十分注意“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生的兴趣;二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

猜你喜欢

会学一元二次方程思维
乐教 善教 教有特色 爱学 会学 学有方法
——长春市第一中学学校特色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2.2 一元二次方程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