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2018-01-25郑洪平
郑洪平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实验小学,江西 抚州 344500)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思想框架构建的基础,历来在基础教育当中所佔比例较大。但数学科目较为抽象、枯燥,让许多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比较难以接受。这也成为阻碍数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深度融合,根据数学学科的学科特点,以及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可以自主地思考,从而避免传统教学形式中教师将数学知识的机械灌输。
一、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直观化的展示数学思维形式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数学模型和公式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较为抽象的理论推理,往往将学生阻挡在外。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推动数学动态的展示。将较为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具体的推导,使数学学科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在新版本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这一课程当中,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学生往往在计算圆柱体积的时候,存在一定的误区。探究其原因所在,主要在于学生对于公式的本质不太了解。而在模型制作的过程当中较为耗时耗力,而场景的利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使得模型的利用率较低。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深度融合教学背景下,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运用视频、音频、动画等互动的技术作为数学教学的支撑,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圆柱体的各个方位、各种视角的动态图形。并在此过程当中,运用帧数分解的方式,充分地将长方体的变化过程进行分解,将较为抽象的公式转变为动态化具象化。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记忆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做到触类旁通。
(二)借助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
由于信息技术的相对匮乏,信息的流通不畅,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探索学习的欲望。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许多想法也因为条件不允许而终止,信息技术能够更加深入的走向小学的数学课堂,不仅由于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变化,为数学课堂增强了更加丰富的内容,数学学科的知识点的获取,通过多种渠道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课程当中,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只是通过语言和相关的板书形式将章节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给学生展示出来,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但在此章节当中涉及较多零碎的知识点。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只是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使其能够在短时期内进行知识的掌握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这些知识点当中存在着较大的重叠和穿插,知识点学习起来较为困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教师在进行此章节教学时,可以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学生播放有关于月份的相关典故视频,从而做到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当中了解到,更多的数学历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通关的游戏,利用闯关的形式攻克相关的知识点,从而可以调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展开自己的想象。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增强数学课堂的生动性,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生动而丰富的课堂环境。
(三)利用数据流量,了解兴趣侧重方向
由于教师的形象较为权威,教师在做相关教学内容,结果反馈过程当中无法获得真正的结果反馈。也无法从反馈当中了解到学生的真正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应用网站推送的形式为班级的学生重设帐号。学生在课程结束以后可以通过自己的帐号浏览学习视频。学生可以自主的有选择性的游览自己想要观看的内容。这种自主式的学习方法,并非在老师的强迫下进行,教师可以通过后台的相关数据了解到,学生对于哪方面的知识了解较为多,从而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反馈机制。利用后台所涉及的数据信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使教学真正达到学生的真实需求。
二、正面效应的体现
(一)教育鸿沟的缩减
信息技术的运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让教学资源可以进行共享学生可以随时地进行学习。这对于较为偏远的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学学科的独有特征,使得教学过程当中所呈现的教学形式历经数届学生而没有太大变化。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偏远地区的数学教学存在的一定的差距。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打破了各种教学僵局。在相关的教学资源获取上,所有地区的学生都较为公平。这种教学资源的共享让数学课堂得更加丰富。这种微课的上传形式,让教师在交流的过程当中能够进行不断地学习,提升教学方法。这样就使得较为常规的知识点,也会因为教学形式的转变,而变得更为生动。通过资源的获取可以让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更为丰富,使学生对于相关人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储备,不至于有太大的差别。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缩短了数学教学的地域性差别,在不断推广过程当中,努力实现着公平教育。
(二)教学效率的提高
小学阶段学生较为天真烂漫、思维天马行空,而数学学科极具理性的学科,与学生的个性特点成对立面。这种冲突在传统教学形式当中存在的较为明显,而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大背景下,这种冲突有了解决的方法,新形势下课堂参与度得到了提升,学生会更有热情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得小学阶段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结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极大的缩减了教育地域性的鸿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方式转变提供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