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对话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高效教学策略的几点探讨
2018-01-25吕芳
吕芳
(邢台市第十七中学,河北 邢台 054000)
引言:所谓“生本对话”,指的是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依据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生活阅历,用体验、理解、反思、言语等方式与文章的情感世界达到视域交融的学习过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生本对话的教育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生本教育理念,实现语文阅读高效教学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思考研究的问题。
一、摒弃传统教学理念,还原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按照教材中的固定答案或是自身的知识总结给学生灌输语文知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独立个性的养成。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自主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思想启迪,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阅读本就属于开放性的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在生本对话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现多角度、全方位教学,并将生本对话理念渗透到阅读教学中,优化教学方式,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中的课文《咬文嚼字》时,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内容,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入学习。问题一:通读文章,总结作者论述的观点。问题二:文章用“咬文嚼字”命名的含义。问题三:文中体现了作者“咬文嚼字”的超高水平,读完文章,你对“咬文嚼字”有什么启示。如此以来,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文章内容,能够有效实现生本对话,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利用开放性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达机会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其思想已经逐步完善,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逐步成熟。这时候的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于文章中提出了观点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在文章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发散思维去思考和证实,从而提出独特的见解。所以,在阅读学习中,学生需要更多的表达机会。
在生本对话理念下,实现高中语文阅读高效教学需要语文教师解放学生思想,利用开放性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会,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加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托物言情的个性化写作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表达作者主观情感的句子,揣摩作者的情感渗透写作方式,然后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再次品读文章,体会作者的实际感受。从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创设生本对话情境,提高学生的对话主动性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创设具有开放性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阅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中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赏析作者描写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形象的超高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对林黛玉这一任务形象进行点评。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讨论,能够深入品读文章内容,将自己代入到故事情境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获得了文学上的审美享受,进而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
结束语:总之,在生本对话理解下,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摒弃传统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达机会,并科学的指导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品格,进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