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微课的基本特征及应用

2018-01-25田东仙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微课知识点课文

田东仙

(河北省文安县日上小学,河北 文安 065800)

微课是指按照新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的各种教学的有机组合。它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打破了小学语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了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直观地学习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微课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短小精悍。微课设计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所具有的认知水平为依据,以短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可移动式学习为主要方式。因而,微课的设计、制作时长一般为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最佳,最长不宜超过15分钟。教学内容常以某一个知识点(至多两个知识点)为着重点进行有针对性讲解,问题聚集,主题突出,言简意赅。

2、资源容量较小。以现有技术水平而言,为方便师生能够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以及方便灵活地将所需教学资料下载保存到电脑、手机、移动硬盘等个人终端设备,实现移动学习,微课课件从大小上来说,总容量一般控制在几兆到几十兆之间,资源容量较小。

3、针对性强。微课是围绕着某个知识点进行突破和讲解的一段教学视频,且容量较小,因此,微课内容主要是突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4、使用方便。微课资源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为基本内容,设计精致,情景化强,操作方便,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灵活观看相關视频,适合师生自主学习和碎片化学习。

下面针对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一、利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时期,学生的想象力相对比较丰富,他们对一些新鲜的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微课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这一特点,将课文中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微课的方式,用形象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月光曲》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微课这一教学方式,将月光曲引入课堂中,利用音乐和动态视频的形式,将课文中的皮鞋匠面对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的意境展现出来,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运用微课为学生进行课程导入

在课程学习阶段,一段有效的课程导入,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下的休息、娱乐中,转移到课堂的学习之上,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接下来的学习。传统的课程导入方法有诗词朗诵导入、音乐情境导入、讲故事导入、教师设问导入等等。而我们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导入,则更加直观、更加生动,使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学习激情。

例如,在《草原》一课的课程导入上,为学生从互联网上搜集了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视频资料,之后将其利用微课制作软件剪接成为一部5分钟的微课导入视频短片。学生在观看视频导入短片的过程中,看到了广袤的大草原上绿绿的青草、白白的羊群、清清的湖水,不由心旷神怡,产生了对课文强烈的学习兴趣。我再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之后的阅读教学,则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草原之美。

三、微课能够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互动中掌握知识

语文的学习博大精深,很多内容并不是语言能够表述清楚地,因此,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体会、各抒己见,一定要让学生将自己的不同见解表达出来。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微课的帮助下,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体会学无止境的内涵;在微课的帮助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2]。例如在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可以向学生与微课的形式展示美丽的西沙群岛的景象。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运用微课创设问题情境

微课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内容精炼、丰富,借助微课讲解课文中的知识,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状态,主动学习知识点,有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此外,还可以运用微课创设问题情境,依据播放的视频内容提问,以此布置悬念,调动学生主动阅读视频中的课文,一边阅读一边自主总结各段的含义,充分锻炼学生阅读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和归纳,有利于增强思考力和归纳能力,表明应用微课,播放视频之前,提出几个问题至为重要,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五、微课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与要素

微课是以视频形式为主,结合教学评价、课题研究等多方面内容的多元化、信息化教学方式,其主要的存在形式,便是虚拟的形式,所以可变性也更强,可以进行更加创新化的设计,教师在设计微课视频的过程当中,可以加入更多的要素去让视频更加多彩。特别是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鉴于学生这一时期的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认知过程主要依靠感官,所以教师加入更多的感官刺激要素,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进度更快,并且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六、借助于微课可以实现课程资源有效开发

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时,应该重视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从而保证学生所接受的语文知识更加全面和具体,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通常情况下,教师所依赖的微载体通常包括语文教学软件、慕课网、教师网等,利用上述微载体,搜集与语文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丰富课程教学资源,进而健全学生语文知识体系。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廉颇与蔺相如传》时,可以借助微载体,自主搜集与该篇文章相关的资料,例如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廉颇和蔺相如的历史地位和后人评价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知文章中的人物角色和时代背景,进而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加深语文课程学习感悟。

猜你喜欢

微课知识点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背课文的小偷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