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几点体会
2018-01-25章秋仙
章秋仙
(浙江省乐清市城东第二小学,浙江 乐清 325600)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为更好的应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体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教学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赏识教育意识进行树立,从根本上认识到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以及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赏识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并在应用期间,将其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各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为今后体育课程的高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能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会对赏识教学有效性的发挥水平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深入的教学背景下,教学工作者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对教学工作进行积极的创新,并在全面掌握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兴趣爱好基础上,对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行营造,以确保能够在有效拉近师生距离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2]。同时,通过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有效强化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教学工作者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可以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喜欢的小游戏或者比赛活动,充分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且能够在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基础上,消除体育锻炼的疲劳感,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利用赏识教育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小学生年级较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学工作者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赏识教育充分渗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其积极的鼓励与称赞,从而提升学生自信心。例如,在往返跑活动的开展中,学生受身体素质的影响,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有的学生即使努力学习,反复训练,但是速度依然无法得到提升,从而产生自卑心理[3]。面对这种情况,教学工作者就要给予其温和的鼓励,告诉学生“你一定行”,这样学生就会在得到教学工作者的肯定后,消除面对困难时的恐惧心理,从而提升自身的自信心与在体育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要点分析
(一)对有效形式与途径合理运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主要就是指在日常的活动开展中以及课余时间给予学生积极的表扬、激励以及认同的评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是,教学工作者在对赏识教育进行渗透的过程中,除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表扬,还需要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充分尊重,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以促进赏识教育效果的有效强化。例如,对于班级中身体素质较差或者体型肥胖的学生在参与要求较高的跨越式跳高活动时,教学工作者就要通过赏识的态度与鼓励的语言,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而对于班级中通过激励后而取得进步的学生,在其参与活动期间,教学工作者要对其进行不断的赞扬与鼓励,对相应的训练技巧进行耐心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以热情饱满的情绪投入到体育锻炼中。
(二)确保学生的综合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大力推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的教育理念。因此,为更好的发挥赏识教育有效性,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者就要对学生所具备的发展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利用赏识的眼光公平看待每一名学生,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5]。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认同与赞美就是推动其不断努力与前进的强大动力,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保障,因此,教学工作者要充分抓住每一位同学的优点,以及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之处,及时恰当的给予赞扬和赏识,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学习的乐趣,为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提供保障。
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训练时,教学工作者可以引入学生喜爱的小兔子跳或者蛙跳的方式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导入,让学生自由结组,组内总人数为两人,引导学生跳过用绳子摆成的小河。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工作者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组内相互练习与评价,由其中一名同学做相应的动作,另一名同学给予评价,而教学工作者则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然后在学生对基本的动作技巧进行掌握后,教学工作者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绳子之间的宽度适当调整,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拓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或者跳不到教师制定宽度的情况,那么教学工作者就要给予其适当的鼓励,避免学生失去参与兴趣。另外,除了针对知识与技能给予相应的赞赏外,教学工作者还需要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与体育精神给予相应的赞赏,以确保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6]。
三、结束语
赏识教育是目前各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并具有一定的成效性。如果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者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应用,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还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但是该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具体应用中需要与其他方式有效结合,将赏识教育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