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文体特征 学习说理智慧
——《说勤奋》教学实录与感悟
2018-01-25特级教师
◇特级教师 朱 瑛
一 检查预习,引出话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16课——《说勤奋》。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在读你们的预习单时,感到大家预习得都比较认真,最少把课文读了三遍,多的读了七八遍。认真预习的同学完成下面两道检测题,那是小菜一碟。
(出示)
1.回顾司马光的故事。
(1)_______是北宋著名的_________。
(2)他小时候读书非常_______;长大以后,他写作更加___________。
(3)为了_______,他睡觉用的是_______。
(4)他用了_______年时间,编成了史学巨著________。师:司马光天资聪明,又很勤奋,成了著名的史学家。我们再来看看童第周。
(出示)
2.回顾童第周的故事。
(1)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他到__________才进中学。
(2)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_______,但他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学习成绩在班上_____________。
(3)后来他_______,到_______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___________,在欧洲生物界产生了_______________。
(生完成填空)
师:同学们预习得不错,只是,不知你们在读课文中这两件事情的时候,发现什么没有。
生:我发现课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都很勤奋。
生:我发现他们两人有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都很勤奋,都很努力,最后都获得了成功。
生:他们两人也有不同的地方,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基础很差。司马光与童第周通过勤奋努力,最后都取得了不朽的成就。
师:是的,两个事例既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同的地方。
二 梳理脉络,初晓道理
师:他们是怎样勤奋努力的?作者又是怎么来“说勤奋”的?我们先看第1自然段,谁来读?
(指名读)
师:读得不错,在这一自然段里,作者说——
生:(读)“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师:作者的这种看法也叫观点。(板书:观点)这个观点换一种说法就是——
生: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师:这样说也通顺,意思也明白,但作者在文章开头为什么偏偏要用自问自答的句式,也就是设问的句式来说,而不是直接说?这种设问的句式读起来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生:用设问的句式来说,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注意。
生:用设问的方式是要强调勤奋的重要。
生:设问句和反问句一样,都能起到强调的作用。
师:接着作者又提到“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谁能联系上面一句说说这里的“鲜花”“汗水和心血”分别指什么?
生:“鲜花”是说取得的成绩,获得的成功。“汗水和心血”应该是付出的辛劳与代价。
师:其实说的还是勤奋,同样的意思翻来覆去地说,你不觉得啰唆吗?
生:不觉得,因为作者翻来覆去地说是为了强调“勤奋”的作用,是想进一步说明“勤奋”的重要。
师:读完第1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
生:勤奋很重要——人只有勤奋才能获得成功。
生:勤奋是成功的兄弟,没有勤奋就没有成功……
师:勤奋一两天没有用,一两年呢?只有……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
师:大家看,开头两句,结尾一句,三个句子,一个观点,同样的意思。作者把它们放在不同的位置并采取了不一样的表达方式,目的就是让我们相信,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我们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你相信作者提出的观点了吧?
生:不相信。
生:有点相信。
师:一个不相信,一个有点相信。那要我怎样说你们才相信呢?
生:要用事实来说话,举一些事例来说明,光喊口号是没有用的,必须用事实来证明。
三 聚焦事例,读懂道理
师:哦,我明白了,你是说,用事实说话,用事例证明,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生:是的。
师:课文中作者举例没有?
生:举了。
师:举了谁的例子?
生:司马光和童第周。
师:课文中举的两个例子典型吗?有代表性吗?
生:有。司马光和童第周都是名人。
生:他们一个是天资聪明,一个是起步迟、基础差。
生:他们都取得了成功,一个代表古代,一个代表现代。
师:你这么一说,他们俩还真有代表性,用这两个人的成功事例来证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确实能让人心服口服。那他们是怎样勤奋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圈出有关句子,用心感受,用心品读,把你的理解批注到课本上。
(出示)
①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②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生读,作批注)
师:我们先来看第①段,这一段写司马光——
生:小时候很勤奋。
师:第②段呢?
生:长大后更加勤奋。
师:这就叫作——
生:一生勤奋。
师:什么叫“滚瓜烂熟”?
生:就是对文章已经熟悉透了。
生:可以背下来了。
师:甚至倒背如流,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
生:一遍又一遍地读。
师:无数遍地读书,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就是勤奋!谁来读第②段话?
(指名读)
师:司马光的枕头与我们平时用的枕头一样吗?
生:不一样,它是用圆木头做的。
师:司马光管它叫作“警枕”。这里的“警”是什么意思?
生:是警醒的意思。
生:还可以是提醒的意思。
师:说得非常好,知道他想提醒什么吗?
生:提醒他自己起来读书、写作。
生:提醒他自己要抓紧时间,不要睡懒觉,白白浪费时间。
师:争分夺秒地学习、写作,连睡觉的时间都要挤出来,这就是——
生:勤奋。
师:因为勤奋,司马光获得了成功。那童第周呢?他是怎样勤奋的?
(生读书中有关句子)
师:从中我们可以读出四个字,谁知道?
生:起早贪黑。
师:是的,童第周起早贪黑地学习,每天如此,这就是——
生:勤奋。
生:老师,童第周成功完成青蛙卵的剥离手术也能看出他勤奋。
师:这怎么能看出勤奋呢?
生:你想啊,他不勤奋怎么能完成这样高难度的手术呢?
生:是的,老师,我从资料上看到,青蛙卵的剥离手术是非常难的,许多外国专家都没有成功,而童第周通过无数次实验,终于取得了成功,这肯定离不开勤奋。
师:说得有理。现在,我们把司马光、童第周这两个人放在一起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都很勤奋。
生:他们都很抓紧时间。
师:能否把“抓紧”换个词?
生:他们都很珍惜时间。
师:对于时间,有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对于时间,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对于时间,朱老师说:勤奋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短,懒惰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长。这两个例子能证明作者在开头提出的观点吗?
生:能。
师:现在你们相信“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了吗?
生:相信。
师:真是事实胜于雄辩,这就是事实的力量,这就是例子的作用。这种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我们叫——
生:举例说明。
四 适度拓展,体会说理
师:这篇文章,如果让你来写,你还会举什么例子?
生:我觉得“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也能说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个道理。
生:我想举我们班小勇同学勤奋学习英语的例子。
师:哦?说来听听。
生:我们班小勇同学,刚转来的时候,因为他们那里英语课开得晚,不像我们学校一年级就有了,于是他就利用休息时间向老师、同学请教,周末又放弃玩耍的时间读英语,背单词。通过勤奋努力,他的英语水平提高得很快,成绩在我们班已经名列前茅。
生:还可以举反面的例子,用对比的方法来写,更有说服力。
师:正反对比,让人心服口服。
生:可以借用名人名言来说明道理。
师:说得好,因为人们对名人总是很崇拜,他们的话更容易让人接受。大家发现了没有?第1自然段说“古今中外……”而我们的课文却——
生:只举了古今中国的例子,没有举外国的例子。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是不是外国没有勤奋的例子?
生:不是的。外国人这么多,不可能没有勤奋的例子。
师:看来这是作者的一个小小的疏忽。我们来补充一个外国的例子。(出示有关“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勤奋的故事”)如果把其中的一个例子放进课文会怎样?
生:这样一来,课文是完美了,但有点长了。
生:我们可以拿掉课文中的一个中国例子,换上外国例子。
生:我认为没有必要,外国人与中国人一样,都是人,有谁听说外国人不用勤奋也能成功的?
师:你们想得不错。不过这不能解决“古今中外”这个问题。谁能想出一个金点子,在课文的某个地方不添加任何文字,只做一点小小的改动即可?
生:在第3自然段与第4自然段之间加上省略号就可以了。
师:你真聪明。一个标点胜过一大段文字。同学们,千万不要瞧不起标点符号,一个标点值千金呢!
五彰显文体,实践说理
师:同学们,与前面学过的课文相比,我们今天学的《说勤奋》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还是以说明道理为主?
生:说明道理为主。
师:这样的课文,我们称它为说理文,也叫议论文。(板书:说理文、议论文)这样的文章,我们一般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作者提出的观点?
生: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就会提出观点、看法。
师:文章的主体部分呢?
生: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的看法,也就是举例说明道理。
师:结尾呢?
生:结尾总结观点,发出号召。
师:同学们,开头提出观点,结尾总结观点,中间举事例证明观点的方法是说理文最基本的写作方法,叫“摆事实,讲道理”,就像这篇课文一样。写事例的时候,与其他的记叙文有什么不同?
生:说理文中的事例描写都比较简单。
生:平时,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老师要我们把事情写具体,写生动,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说理文好像事情都写得比较简单,也没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师:你不但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一张善于表达的嘴,讲得非常好!说理文中的事例,主要是用来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的,所以,多用描述性语言,能把事情讲清楚就行,不需要形象、生动。这是说理文的另一大特点,贵在简要概述。还有,课文中的两个例子只举一个行不行?
生:不行,司马光从小很聪明,而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基础很差。如果只举司马光的例子,人们读了之后会觉得,只有聪明又勤奋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如果只举童第周的例子,会给人感觉基础差的人通过勤奋就能获得成功,而聪明的人,基础好的人,不用勤奋照样能获得成功。
生:只举司马光的例子,会让人误认为只有古代人能成功,现代人不行;只举童第周的例子,又让人以为只有现代人行,古代人不行。
师:你们的意思是说,举一个例子不能证明什么,具有偶然性,至少举两个例子才能说明问题。对吗?
生:是的。
师:你们说的,其实是说理文的另一个表达特点,事例要典型。还有,说理文的题目也有特点,往往含有“说”这样的动词,像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题目就叫“说勤奋”。大家想一想,这个“说”还可以换成什么?
生:可以换成“谈”“议”,也可以用“讲”,还可以用“论”。
师:“论”,给人的感觉有点长篇大论的味儿了,我们可以在“论”前面加个“浅”或者“简”。我们把课题中的“说”分别换成“谈”“讲”“议”“浅论”“简论”一起读一读。
生:(齐)谈勤奋、讲勤奋、议勤奋、浅论勤奋、简论勤奋。
师:假如我们现在要写一篇关于“诚实很重要”的说理文,大家想想题目该怎么定。
生:说诚实、谈诚实、议诚实、简论诚实、浅论诚实、诚实很重要。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题目都不错,现在我们明白了说理文可以怎样拟题,说理文在提出观点后要用事实说话,并在最后发出号召。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后,你们能像作者那样讲道理了吗?
生:能!
师:那好,老师现在确实有一个难题想请大家帮忙。我有一个读三年级的侄子叫阳阳,人很聪明,就是做什么事都怕苦,不勤奋,不努力,坚持不住。比如说暑假里学游泳,学了两次就不愿意去了。他说喜欢打乒乓球,他爸爸带他去体育馆学习,学了不到三天又放弃了。学习上就更不用说了,三分钟热度,学习成绩不理想。该怎么说服阳阳呢?可以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教学感悟】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沿袭着陈旧的模式,不管什么课文,不管什么文体,教师都是沿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整体感知—字词学习—语言感悟—回归整体”的路径行走。我们说,面对任何一种文本,如果都用一种模式、一种套路,就意味着“近亲繁殖”。这种“近亲繁殖”对语文教学来说是很可怕的,它会造成知识的枯燥,视野的狭窄……窃以为,相比语言、文字、段落、篇章的语言形式而言,文体是高一级的语言形式。教一类文体就得体现这一类文体的特征,不尊重文体特征的语文教学,不仅消弭了课文作为文学作品的美感和情味,更消弭了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专业操守与职业尊严。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除了进行常规的语言文字学习,还要适度彰显文体特征。
如说理文,就不同于其他文体,它的教学核心不在理解课文中的事例内容,而在“理”,在“说”。这两者中,重点又在“说”,在学习作者如何“说”上,在如何“说”得让人心服口服的说理智慧上。因为说理文呈现事例的语言不同于记叙文:它是简述,不是铺陈;是陈述,不是描写。教学说理文很容易落入“跟着课文内容跑”的窠臼,把语文课上成说教课,毫无语文味可言。因此,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说了什么理”,更要关注“如何说理”,还要思考“为何这样说而不那样说”,要上出说理文的味儿,把教学重点引导到体会作者“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也就是‘事例的典型化’‘论证的合理化’”上来。如《说勤奋》一文,教学的兴奋点就不在“勤奋”上,而在“说”勤奋上,在理解作者如何说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道理上,在如何让人相信只有勤奋才能成功的道理上。不能纠缠于“为何勤奋,如何勤奋,还有哪些勤奋的人和事”之类的问题,不然,就会滑入品读内容的怪圈,失去了文体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说勤奋》是使用苏教版教材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说理文,这样的文体特征如果直接解释或简单告诉学生无异于“填鸭”,不但无法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只是记住了几个名词概念。但若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品读、比较,通过拟题,通过结构安排,通过说理实践来体会说理文的特点,那么,学生不仅可以水到渠成地从课文中揣摩到具体的说理方法和内隐的表达规律,学到作者如何说理的表达智慧,而且印象深刻。教学中,我在引出话题后,即组织学生初晓“理”,在此基础上聚焦事例,读懂“理”。教学事例时,没有纠缠于司马光和童第周怎样勤奋、为什么要如此勤奋,而是着力于作者是用怎样的事例来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的,着力于两个事例的异中求同:两个不同年代的人通过自己的勤奋都获得了成功;同中求异:尽管他们都获得了成功,但是起点不一样,一个天资聪明,一个基础较差。引导学生将阅读的重点从关注事例内容转移到关注事例的表达上。在拓展与实践环节,主要组织学生体会说理智慧,实践说理,通过实践运用,达到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结合,使说理文教学始终有着浓浓的语文味。
虽然说理文教学的核心是理解作者是如何用事实说话的,如何用事例来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的,但在教学中,我没有满足于这些“规定动作”——理解作者是如何用事实说话的,还渗透了一些“自选动作”——引用名人名言、正反例证等其他论证方法。这些“自选动作”不求人人都会,只求有所体悟,毕竟论证的方法有多种,例证法只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