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历史上的难点与对策初探

2018-01-25

山西青年 2018年5期
关键词:翻译者佛经严复

张 玥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最早是耶和华搞的鬼,那时候,人们都说一种语言,凡事好商量,就说要建一座高塔,通到天上。为了破坏人们的团结和力量,耶和华便创造了很多种语言,这样,人们的沟通和交流便费力起来,造塔的事儿,也耽搁下来。当然,这是神话传说,比不得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据称,世界上的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可以分为十几到二十几个语系,比如印欧语系、汉藏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等,其中印欧语系又称拉丁语系,英语属于其中的西日耳曼语支,伴随英国的殖民侵略传播于世界各地,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更是英美、欧盟、联合国和许多国际组织与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是最为重要的国际语言。中国要与世界加强交流与沟通,英语翻译是不容忽视的。那么,从宏观层面来说,翻译有哪些难点呢,前人又提出过哪些应对策略呢?本文拟加以探讨。

一、翻译源流考

翻译,英文为Translation,是为了方便不同语言信息之间的相互交流,准确通顺地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的目的是将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翻”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即先把某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再从另一种语言转换成某种语言;“译”指的是这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在此转换过程中,不同语言的人们可以相互理解和交流。从本质上来说,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但它已经超越了纯粹的语言层面,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科技实践活动,可以有力地推动不同民族、国际社会的交融与发展。

古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语言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往一直存在,在交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翻译”,所以翻译的起源也很久远,甚而无可察考。《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中记载:“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①,这是外民族朝贡的最早记载,“来宾”之时,必然需要翻译,否则便无法交流,所以翻译史研究专家马祖毅推测,我国早在夏商时代就有翻译活动了②。而在周朝,已经有了官方翻译的职位设置,如“译人”、“译士”、“译象”、“通译”等,以后历代都有沿续。元朝疆域广阔,官方翻译的需求更大,设立了“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和“诸路蒙古字学”等学校一类的机构,专门培养翻译人才。但早期的翻译,除佛经翻译外,通常只是口译,而明清时期,尤其是清后期,图书翻译蔚为大观,其中,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翻译的《黑奴吁天录》等作品,影响深远,充分显示了翻译的伟大价值。

从时间和翻译内容上划分,我国的翻译可以这样划分:汉代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学翻译,晚清维新图强的西学翻译,五四运动时期的革命理论和文学翻译,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翻译,虽在文革时期受些影响,其规模之大、内容之广、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是空前的。

二、“五失本”与“三不易”

在民族交融地带,很多人都会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语言,他们之间的交往,也可以认为是在翻译,但那只是自发的,比较随意。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比较正式的图书翻译。早在汉代,佛经开始传入我国,在译经过程中,直译与意译之争,便成为困扰翻译人员的难题,可以说,翻译理论就是在困扰之中逐步酝酿并发展成熟起来的。

佛教产生于印度,传入中国后得以完善和升华,佛经的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自东汉至西晋年间,佛经翻译者主要是胡裔僧人,他们来中国传授佛教知识,在中国居住多年,有的已经归化,掌握佛经语言和中国语言,所以成为佛经翻译的主体。但这些人对中国文化知之不深,翻译时主要靠直译,甚至“死译”、“硬译”。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者伊存来朝,向其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标志着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伊存授经”③。不过,伊存所传授的只是一些简短的佛经语句,数量不多,影响不大。东汉桓帝时,安息国太子高世高以佛教徒的身份来到中国,翻译了《大安般守意经》等30余部经书,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译师。其后,大月氏人娄迦谶及其弟子支亮、再传弟子支谦也翻译了大量经书。不过,这时期的佛经译笔生硬,佶屈聱牙,大概是直译的缘故吧。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支谦《法句经序》中提出了争论不休的翻译难题:“名物不同,传实不易”,“译胡为汉”时,难在“审得其体”。这实质上就是直译和意译的博弈,对此,支谦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他一方面强调“文质并举”,一方面又强调“因循本质,不加文饰”④。

东晋高僧释道安是河北冀州人,也在早期的佛经翻译中取得了较大成果。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释道安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和“三不易”,“五失本”是针对直译与意译、质直与文丽、质与量的矛盾和统一而提出的,“三不易”则涉及了翻译活动的主体性问题,是重要的传统翻译理论。钱钟书称“我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翻译理论的源头。释道安曾在长安组织过译场,还请来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主张意译,一改以往的直译风格,为我国的翻译事业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古代佛经翻译也达到了高潮。这一时期,翻译人员主要是本国人,他们精通梵汉两种语言,对佛家理论和我国传统文化也很精通,因而翻译质量和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形人物玄奘,是一代翻译巨匠,曾译出70余部佛经,影响深远,广为熟知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出自玄奘翻译的《波若波罗蜜多心经》。在翻译理论上,玄奘提倡以“信”为主,强调“忠实通顺”,主张“既须求真,又须喻俗”,这对我们今天的翻译事业仍有指导意义。

三、译事三难:信、达、雅

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可能也受到过玄奘的影响,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序言中讲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此后,严复的这一主张已成为翻译的公认标准,所谓“信”,是指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不悖原文,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是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是指译文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译文本身的雅致。翻译作品如能做到信、达、雅,堪称完美。傅雷先生翻译的作品,如《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一大批优秀作品,便做到了这一点。

严复与林纾齐名,但就翻译思想而言,严复显然更胜一筹。在《英文汉诂》一书的《卮言》中,严复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翻译的难点,同时也探讨了难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在《卮言》中,严复首先提出要取法西方,必须译书。但是,译书并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儿,熟悉语言文字只是基础,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理论根基。某一国家在学术上有所专长,且文辞优美,如欲求其学术,赏其文辞,一定要先学其文字语言,因为文字语言是“学术文辞之价值”,但光是掌握语言文字还不够,比如说,西方人想要领会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仅靠翻译作品是不够的。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还有唐诗宋词,若翻译成英文,原本的韵味便少了许多。同样,中国人对西方的名词公式,也难以理解,因为中国人没有西方那种实验精神。在严复看来,这是翻译难的深层原因,即文化底蕴的不同会带来认识上的差异。他说:“仲尼之述作,莫大于易春秋,今使西人欲会其微言,考其大义,则译而求之,可乎?秦汉之文辞,屈原之离骚,司马迁氏之史记,非绝作欤。今使西人欲知其悃款之诚,赏其吊诡之观,则译而求之,得乎?而西之与中何以异,且西学之难以译求者,不止此已,其名词标目,则未有其观念也,简号公式,则未有其演习也。”⑤

就是一般认为简单的人名和地名,翻译起来也大费周折,严复说:“一名之转写,辄聚佶屈钩磔雅俗互有之字以为之,少者一文,多至八九,羌无文义,而其音又终不相肖,虽有至敏强识之夫,尚犹苦之,以之阅图则溢目,以之读史则吃口,唇呿舌(纟十个举字,繁体),前后相忌,又况名不一译,字不一音,谓能融会贯通,了然心目者,欺人而已,此非天下至难,而困惫学者脑气者欤?”

四、翻译的“创造性忠实”

我国翻译学的奠基人谢天振和许钧提出了“创造性叛逆”和“批判性真实”的翻译观,也有学者提出了“创造性真实”的观点。所谓创造性真实,就是在忠于原作、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追求思想、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相对平衡,充分挖掘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事实上,翻译上的忠实原则是由来已久的提法,但如果只强调对原作的刻板忠实,就会消磨翻译者的创造性和思想性。这里,以威廉·布莱克的几句诗为例。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如果只是“忠实”地直译,无非就是从沙里看到世界,从花里看到天堂,并不美,也没有诗的意境,而宗白华先生的翻译是这样的: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

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不难发现,宗白华先生的翻译有所创造,连原诗的顺序都打乱了,但却把诗的美感、韵味都翻译出来了,更难得的是,宗白华先生还将这几句诗创造性地赋予了禅意,完美地做到了信、达、雅,可以视为翻译的完美范例。

在翻译过程中,忠实原则是至关重要的,严复所说的“信”也是这个意思,否则,便不能称之为翻译而是另外创作了。关于忠实,林语堂提出了四个说法,值得肯定:

1.翻译者对原作有字字理解的责任,但无需字字翻译;2.翻译作品时须求达意,但以传神为上;3.翻译者所谋之忠实,为比较忠实,而非绝对忠实;4.以句为本位,翻译者需将原作的思想大意仔细体味出来,翻译成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且有文彩的书面语言。

可以说,林语堂的忠实原则比较全面,如果片面强调忠实原文,强调原文至上,不仅难以办到,还可能以文害义。早期佛经翻译过程中,因为宗教信仰的因素更加强调忠实原则,结果是文不通,字不顺,意不达,把原作所表达的思想弄得特别拧巴,不知所云起来。由此,翻译者便开始考虑,究意什么是忠于原作,是忠于原作的思想和内容,还是忠于原作的文字和形式?当然,片面地强调表里一方而否定另一方,不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如果只强调忠于原作的思想和内容,而毫不顾忌原作的语言和形式,或者反过来,只强调原作的语言和形式,而不顾忌思想和内容,都难以完成翻译的使命。只有思想、内容、形式的完美结合,才是翻译所要达到的理解状态。郭沫若说:“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可见,翻译者是需要有主观能动性,在翻译之前,也必须要原作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对作者的思想和阅历也要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充分阅读理解原作,才有可能将原作的思想、内容和形式最大化地接受原作者的创作思想,这就是所说的创造性忠实。可以说,创造性忠实是直译与意译的有机结合,是比较成熟的翻译理论。

五、结论

翻译理论发展至今,产生了许多学说和流派,有些只是说法不同实质相同,比如林语堂提出的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与严复的信、达、雅标准是一个意思,异曲而同工。虽然我们不提倡直译,但“忠实”原则却是翻译理论的普遍认识。翻译作品时,可以意译,但只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能采用,不可滥用。与英国和其他外国作品相比,“美的标准”里还包括“神韵”,这是独具东方特色的特点,傅雷称“传

神”,钱钟书称“化境”,都是这个意思。总之,我国的翻译经历了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稚嫩走向老练,涌现了大量优秀翻译人才和翻译作品。自1990年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出版以来,科学体系的现代翻译理论体系也建立起来,翻译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也比以前有了较大飞跃。如今,我国的翻译事业已经进入多元化、跨学科的蓬勃发展期,外国的先进文化翻译进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翻译出去,一个富强而有文化底蕴的东方大国形象就展现在世界各国面前。

注 释:

①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②陈达.赛先生的翻译:明末清初的科学翻译探索——兼论中国翻译历史及理论发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4):26-31.

③《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裴注引魏鱼豢《魏略·西戎传》.

④卢峰,同明.论东汉佛经翻译家支谦[J].考试周刊,2011.10.

⑤严复.英文汉诂[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国难后第一版.

猜你喜欢

翻译者佛经严复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严复的遗嘱
协通论视佛经一例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论翻译者的能动性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