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

2018-03-19任惠凤

山西青年 2018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教学

任惠凤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一、绪论

“提问”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古今中外教育史中,很多教育学家都提出了关于教学提问的重要理念,例如,中国的孔子、希腊的苏格拉底等等。而“有效提问”是指教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教学设施的投入,取得课堂提问的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1]。本文的重点是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探索出提高课堂提问的策略,促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富生机与活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对山西省D市城区十八校的四到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共计120人,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100%。

(二)研究工具

采用自行编制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问卷,对影响课堂有效提问的因素进行调查,探索原因,提出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1.关于课堂老师提问的次数和难度

表1 有关提问的次数和难度的调查结果

从表格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超过一半多的学生认为老师提问的次数比较合适,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但另一方面还有33.5%同学认为老师提问的次数超过了他们的接受范围。对于老师提问的难易程度的调查显示,84%的学生认为问题的难易适中,有14.2%的学生认为问题简单,但还有1.8%的学生认为问题偏难。

2.关于课堂提问的内容

表2 有关提问内容的调查结果

从表格可以看出,在老师提问的清楚程度选项,有44.5%的同学选择能理解老师的提问,有50.1%的学生选择有时不理解,但是还有5.3%的选择完全不明白老师提的问题的意思,这说明老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很有效的表达致使学生不理解。在提问是否会涉及学过的知识方面,有54.5%的同学选择有时会,说明知识连接比较紧密;还有7.5%的选择不会,认为老师的提问未曾涉及学过的知识。

3.关于课堂提问的类型

图1 有关课堂提问类型的调查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所提问题主要以封闭型问题为主,开放型问题占22.6%。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置问题的类型,均衡开放型问题与封闭型问题的数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拓展。

4.关于提问的等候时间

表3 关于等候时间的调查结果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同学认为老师在封闭性问题等候时间适中的有31.5%,而有64.2%的学生选择过短。在开放性问题等候时间中有23.5%的学生选择适中,有73.7%的学生选择过短。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封闭性问题等候时间中还是在开放性问题等候时间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思考时间过短,不能使学生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5.关于教师反馈与学生喜欢的反馈方式

表4 有关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反馈方式及学生喜欢的反馈方式的调查结果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学生回答正确的情况下,老师微笑示意占41.5%,还有35.3%的老师会无任何表示。在学生喜欢的反馈方式方面,36.5%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表扬自己,而有61.2%的学生更喜欢非语言奖励,包括物质奖励。

6.关于学生回答错误时的教师态度及引导方式

表5 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态度及引导方式的调查结果

当学生回答错误时,10.5%的学生认为回答错误时老师会告诉自己的错误之处,但没有让自己进行纠正;6.5%的学生会认为老师自己说出答案,而没有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79.2%的学生认为老师会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并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改正。79.5%的学生认为当自己回答错误时老师的耐心讲解更有助于自己的思考。

(二)影响课堂提问的原因分析

1.学生特点

在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特点。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对参与到课堂中有很大的热情,但由于自身掌握的知识经验有限,不能有效参与到课堂。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时间只有15-20分钟。

2.教师素质

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是问题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把握着整个教学的进度,教师问题设置的数量及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的提问如果只是单纯提问而使学生无任何深入思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则无任何益处。

3.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会有语言、眼神、动作等各方面的互动与交流,双方都必须积极地响应,如果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只有教师不断提问,学生则会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够自身进行思考和探索,只能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自身的思维得不到充分发展,这样不仅学生会感到累,老师也会精疲力尽。

四、提高有效提问的策略与建议

(一)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

每位学生各个阶段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能力方面也是不同的,此时教师就必须关注他们对知识理解的掌握程度,提问的难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现有的水平,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要高于学生现有水平,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思考获得知识,而不只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与经验。

(二)调控课堂提问的等候时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情况,就是老师提完一个问题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或过长或过短,调查中发现,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合理的等候时间是非常必要的,根据问题的难度进行时间的分配,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使学生的思维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积极的反馈

在调节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的积极反馈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方面。根据斯金纳的强化原则,学生积极思考反应行为的增加一方面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反馈。当学生积极思考后,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所喜爱的反馈方式,如语言反馈,学生则会增加这一行为发生的频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使用强化原则,给予学生更多地关注与积极的反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结语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互动沟通的桥梁。通过研究,我们真正了解了提问的作用,对影响有效提问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提问的策略。希望通过研究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更加合理设置问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论文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会不断提出更多提高有效提问的策略,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1]蔡海燕.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问题及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2]胡中华.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2013,33(8):4-7.

[3]张丽.试论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J].上海教育科研,2003,44(12):30-33.

[4]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5(7):23-27.

[5]赵敏霞.对教师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3,42(3):10-13.

[6]王立群.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5.

[7]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200-222.

[8]周烯.论初级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张人杰,王卫东.20世纪教育名家名著[J].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7(7):8-12.

[10]顾泠沅.寻找中间地带[J].上海教育科研,1999,26(10):13-16.

[11]鲁志鲲.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高等农业教育,2005,38(08):24-27.

[12]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122-150.

[1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07-333.

[14]Howard Gardner.Intelligence Reframed: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21st Century,The Palmer,2000.

[15]Ellen Arnold.THE MI Strategy Bank.Zephyr Press,1999.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