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哲学课堂充满诗意与文化自信
——浅谈古典诗歌在高中哲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25湖北陈贵新
湖北 陈贵新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赴北师大看望师生时,曾翻看全国课程教材。他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十八大后一系列传承经典文化的优秀作品如《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体现了国人对古典诗歌精神家园的守望与追求。将古典文化的精华——诗歌,融入到高中哲学教育中,既符合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要求,又兼具美学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中学生的文化认同。
一、古典诗歌在哲学教学中的运用归类
艾略特曾说过,诗与哲学是关于同一世界的不同语言。诗作为语言之精华,比其他艺术具有巨大的理性力量,更易达到透悟的哲理高度。在哲学课堂上,有效地运用古典诗歌这一教学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也能创造良好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振奋愉悦的课堂环境中接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认同。在此笔者尝试按照高中哲学教学板块对古典诗歌的运用进行简单归类,以求抛砖引玉,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思索宇宙,问辩人生
哲学源于人们对生活与实践的追问与思考,对宇宙、人生的惊异是哲学的开端。在《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尝试引述古典诗歌中的经典名句,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意趣、在学习哲学一开始便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避免过度生活化语言使得哲学教学流于庸俗化。
纵观古代诗歌发展史,早在上古时期,诗人们便开始用朴素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宇宙形成的思索。屈原在《天问》中从生活实际出发,一口气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对日常存在的事物和观念追根究底地进行反思,充满了哲学的思辨。被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中,诗人从不同角度对人生的大问题提出哲学思考,体现了对生命意识和哲学情感的极大重视。“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将对宇宙万物的思考转向人生大问题,表达出对有限人生的叹惋和对无限人生的追求,意图从有限中把握无限,在短暂的人生中追求永恒。引用这些诗句,可以引发学生对哲学起源和人生意义的思索,由此从生活领域进入哲学领域。
(二)探索世界,究根问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物质实体构成的。事物在永恒的运动中保持着自己的存在,而一切运动都有其固有的规律。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古典诗词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世界,而经过加工,这些意象又为我们认识物质世界提供了特有的美感。
中秋团圆,我们常常吟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人用寻常明月为意境,从“天涯共此时”中体会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讲述规律,引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高唱“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懂得了“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认识到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本身的规律;诗歌中不仅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的光辉,而且极具文学审美价值。
朱熹经常以诗言读书所得:“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在形象自然中透视出发挥主观能动性需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的哲学道理。
此外,古典诗歌中,除了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之间的差别对立之外,更多的体现了“器以道立”“天人合一”的东方思维方式,不失为西方“二元论”的一种有益补充。
(三)立足实践,求索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它从实践出发,强调人的认识最终来源于实践,经过两次飞跃,最终透过现象到达本质。
宋诗中关于认识论的名句迭出。理学大家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千古流传的哲理诗佳作。哲理诗的集大成者苏轼,善于挖掘生活事理,使诗理巧妙融合起来,其中《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琴诗》《惠崇〈春江晚景〉》等尤为著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诗意的语言阐述认识论的道理,游人从不同角度、远近、高低看到的现象都不同,只有透过主体不同的实践,运用理性思维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理透彻,体验真切,启人哲思,一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讲述认识的来源时常可用,引发学生思考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四)思想方法,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联系构成事物的发展变化,而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推动着事物按照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的规律不断运动变化。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古典诗词想象丰富奇特,通常运用各种语言艺术表达作者深邃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讲述发展的普遍性时,引用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说明春天的到来是无法阻挡的,同样万事万物发展的趋势也是不可阻挡的。比之用简单的语言重复前人讲述过得道理,诗人独创性地从对象中概括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真知灼见,是对生活的提炼,对艺术的升华。
赵翼的《论诗》:“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表明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蕴含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在讲述“矛盾”这一复杂的哲学概念时运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便可引起学生对“对立统一”观点的思考。古典诗歌在创设意境时经常运用,如乾坤、阴阳、形神、道器、名实、有无、本末、体用、刚柔、善恶、美丑、理气、知行、动静、虚实、盛衰等对仗的辞藻,更能将矛盾的概念揭露得淋漓尽致。
(五)认识社会,价值选择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社会历史的基本观点。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应该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古典诗歌作为反映社会生活与社会变革的意识形态,其中流露出对黑暗与社会不公的鞭挞,对劳动群众的赞扬与社会公正的期盼,都可以借古谈今,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从《诗经》的《硕鼠》《伐檀》篇开始,古代诗人通过塑造具有反抗精神的奴隶群像,将美与丑的形象对立凸显出来,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歌颂和对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蔑视与不满,将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才形成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观点表现出来。
李约的“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说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价值判断与选择会有不同。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价值”的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大难点,也是高中哲学教育的落脚点,在讲述人生价值时引述欧阳修的《古瓦砚》:“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有用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而人的需要是具体而复杂的,不仅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如诗中所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由此引申出一个人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做工、务农、从军,还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都能够从某一特定的方面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古典诗歌的运用时机
古典诗歌在哲学课堂的运用时机十分灵活,但应该随教学的需要而定,根据课堂教学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类为以下四种: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逐渐升华的过程。在新课之初引入古典诗歌,创设意境,让学习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
(二)解释原理,加深理解
哲学原理概括性强,言简意赅,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说,理解并不容易。如果在解释重现原理中恰当引用古典诗歌,由物悟理,理寓物中,避免了哲学语言的苍白化。
(三)总结新课,升华主题
古典诗歌的运用不仅可以用于引入主题、解释原理,也可以其独特魅力,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果。巧妙地运用诗中的隐喻、暗示,可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四)课外收集,学生展示
要求学生收集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名言诗句,做成小卡片相互交换,或者做成演示文稿于课堂展示,并谈谈对自己的启发。由于引入了学生参与,若准备充分,不仅活跃了课堂、烘托了气氛,更能让学生得到道德的感染,情感的升华。
古典诗歌含着哲理美,富有理趣。哲学教学中的恰当应用,能让课堂充满诗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认同,可以成为哲学课堂中的一大亮点,也适宜高中生这个充满幻想与激情的年龄。但是囿于诗人所处时代与诗歌体裁限制,对于古典诗歌的运用,需精选、妙用、巧解,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