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个意识” 克服“四个误区”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2018-01-25四川
四川 魏 云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内容多,容量大,战线长,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提高一轮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少走弯路,是广大师生非常关心的问题。结合多年的高考复习备考实践,我认为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备考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努力克服“四个误区”。
一、增强基础意识,克服空谈能力
1.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高考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是否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能力好比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切不可本末倒置,甚至舍本逐末,否则将得不偿失,劳而无功,甚至事与愿违。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经常成为被考查的对象,还在于它是思考、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如果说高考成功是建成一座大厦,那么基础知识就是修建大厦的砖和沙。离开了基础知识,任何能力和技巧都是空中楼阁。我们经常这样理解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联系:先“死”后“活”,“死”中求“活”,“死”去“活”来(“死”:指教材的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活”:指高考文科综合要求的四种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些俗语直观形象地告诉我们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夯实基础,切忌好高骛远
一轮复习时要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对照考点,以考定教,运筹帷幄。老师要以教材为本,引导学生重心下移,静下心来浏览课本,回归课本,澄清正误,扎扎实实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明确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联系,切实做到框框清,课课清,力求实现“滚雪球”效应,防止出现“猴子掰玉米”现象。对于重点知识准确记忆,千万不能似懂非懂,从而做到自如地调动和运用知识,为二轮和三轮复习奠定坚实基础。课堂复习可采用滚动复习的方法进行,每节课复习之前将前边复习过的基础知识提问5—7个,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给学生压力,敦促学生夯实基础知识,促使学生查漏补缺。精选训练检测题时,都要将前面复习过的内容作为检测内容,注重思维演练。
二、增强主干意识,克服过于繁琐
1.主干知识的地位
一轮复习强调重视基础,但有些老师一轮复习全面覆盖有余,重点突出不足。虽然高考题目年年都有所变化,但考查考生运用学过的主干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立意一直都没有变化。现在高考政治命题不回避重点、热点问题,并且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例如《经济生活》中的商品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政治生活》中的政府的性质、宗旨、基本原则、基本职能和依法行政,《生活与哲学》中的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和矛盾的三大观点,这些主干知识几乎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有所考查。
2.重视主干知识
老师要引导考生对照《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点,在一级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理解上下工夫,重新建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时需要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成一定的体系和框架,把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注重构建知识框架,侧重于主干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横向联成网,单元知识网和模块知识网,纵向联成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只有这样学生知识的仓库才能更加充实,存放有序,高屋建瓴,任由提取。例如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中华民族精神”时,主要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三个角度去把握,要勇于舍弃民族精神的发展、某种具体表现等非主干知识。
三、增强时政意识,克服学而不用
1.高考对时政的要求
高考政治从来不回避热点问题,而是迎着热点问题上。反映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紧密联系国际国内热点问题,表现时代最强音,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高考政治试卷命题的最突出特点就是时代感强,试题选取年度间国内国际重大热点问题或长效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把热点问题作为考查知识、能力和觉悟的载体,通过创设情境,引领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正确理解国家大政方针,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际一轮复习时,不少师生只重视知识复习,却忽视热点探究。
2.重视时政的要求
紧扣时政热点,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落实高考考点的突破口和必经环节。对热点的复习不能集中放在最后,应该把热点时事的复习贯穿高三复习备考的全过程,既要重视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和理解,也要关注百姓生活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我们要把在考查范围内的重大时政热点问题作为不可忽视的内容加以关注,这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和备考的针对性。对重大现实热点问题要注重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上把握,宏观把握,微观切入。从宏观看应了解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了解热点问题的主要内容和典型的具体的素材;从微观看要找准切入点,以现实问题为中心,依托基础知识,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多角度分析说明。我们不能只关注纯时事热点问题,应该更多地把重点放在与教材的结合点上,注重教材基础知识与热点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四、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克服老师“一言堂”
1.学生是复习的主体
依据新课程理念,课堂应是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场所和过程,教师的“教”应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一个具体过程。然而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学中,教师的“导”代替学生“学”的现象却仍普遍存在,其中的原因既有学科内容特点和传统教学的惯性影响,更为关键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制约。这一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集中表现为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缺乏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原本应该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学生机械记忆的认知活动,代之以教师的单纯讲解,导致学生内在的思维没有获得有效激发,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能力题失分就在情理之中。
2.以学定教,换位思考,变革课堂
必须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坚持“以学定导,以导促学”,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课堂重心的真正向学生转移。“以学定导”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课堂设计理念,要从服务者的角色审视复习内容和复习过程,重点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如何满足学生的复习需求”“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复习”等问题,真正把课堂过程设计成为学生复习服务的过程。其次,要掌握学生的动态学情,知道学生的复习需求并懂得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以研究者的角色进入学生复习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学生的动态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导促学”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一般来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的课堂,学生的学习要经历一个“自学考点——自主思考——小组合作——综合探究”这样一个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复习问题和学习方式,预设一定的教学空间,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操作,以真正实现课堂重心的转移。
总之,在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备考中,我们只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夯实基础抓主干,紧扣时政抓热点,强化主体抓能力,才能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提高复习备考效率,做到事半功倍,才能经得起高考的检验,等待我们的也一定是高考的成功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