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贸易战

2018-01-25河南薛兰字崔冰然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8年4期
关键词:贸易战贸易经济

河南 薛兰字 崔冰然

【背景材料】

2018年3月23日北京时间0时50分许,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宣布美国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等产品加收25%的关税。

2018年4月2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对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5%,对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4月4日,中国发布对美国的关税反制措施。中国对原产于美国106项商品加征关税。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启动争端解决程序。

2018年4月20日起,进口原产于美国、欧盟和新加坡的卤化丁基橡胶时,各公司倾销幅度(26.0%~66.5%)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

【考点链接】

一、《经济生活》角度

1.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争端,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利于中美各自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也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2.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美国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后,中国立即依据世贸组织的规则予以反击,特别向世贸组织说明美国的一意孤行违背了非歧视原则、自由平等竞争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揭露美国的霸道贸易政策。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风险能力,勇敢接受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4.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美方挑起的贸易争端,更加坚定了中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的决心。

二、《政治生活》角度

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美贸易额度也年年攀升,这对中美双方都是十分利好的事情。可美国坚持单边霸权思维,一味挑起贸易争端,极大损害了世界贸易体系规则,从长远来看,特朗普政府这样的做法将会留给世人一种不确定、难合作的形象,作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的国家信誉将不可避免地有所损失。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针对美国的贸易挑衅,我国商务部发言人指出:中国人的做事方式是,我们不会挑事,但如果有人挑事,我们会坚决应战。中国人办事历来是十分认真的,我们一定会说到做到。

3.国际关系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中美“贸易战”是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之间的一场斗争,是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之间的一场斗争。单边贸易主义会使经济全球化进程遭到破坏,这既不利于中国的核心利益,更不利于全球的共同利益,中国坚决反对美国的单边贸易主义。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美国的单边主义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三、《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美国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是落后的贸易文化,会极大程度阻碍世界自由贸易的进程,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中美“贸易战”是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之间的一场斗争,是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之间的一场斗争,也是中美在贸易思维和贸易智慧上针锋相对的斗争。这说明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3.实现文化强国目标。中美“贸易战”告诉我们,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要提高综合国力,必须朝着文化强国的目标,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四、《生活与哲学》角度

1.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联系日益紧密。美国的单边贸易主义和保护主义违背了世界潮流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开始就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反对,这注定了其一定会失败。

2.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美国奉行的单边贸易主义和保护主义,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在理论上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在实践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能是损人不利己的结果。

3.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中美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中美“贸易战”对双方都会有较大的伤害,本着对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负责的态度,中美双方应该积极就贸易问题进行真诚协商,以化解贸易战的风险。

4.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美国奉行的单边贸易主义和保护主义,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违背世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贸易实践中必定遭到失败。

【热点训练】

1.2018年4月10日,《人民日报》以《中国扩大开放新举措不适用于发动贸易战的国家》为题载文指出:中国扩大开放的新举措将惠及不少贸易伙伴,但不适用于那些违反世贸规则、动辄对别国发动贸易战的国家。这反映出中国

①在对外关系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②以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在促进国际自由贸易中发挥着建设作用

④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国际政治事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有关人士分析:由于中美双方都已启动了相关程序,中美贸易战从名义上或者程序上已经打响。不过,从时间上来看,由于距离正式实施尚有时日,还有讨价还价的空间。而从历史经验来看,中美双方最终都能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达成新的交易。上述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

①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斗争性可转化为同一性

②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对立中可以把握统一

③斗争性是多样的有条件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矛盾的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当地时间4月18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撰写的评论文章。文章聚焦于近日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呼吁两国重新回到世贸组织框架内解决问题,不要令事态发展至贸易战的地步。据此回答3,4题。

3.在回顾贸易摩擦起因时,李显龙批评美国政府单方面挑起争端,使得全球多边体系面临威胁:“多边体系曾在二战之后帮助整个世界重回繁荣。因此全球各国,无论大小,都将被这场贸易战殃及。”李显龙的观点告诉我们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达国家经济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拉大

④发达国家有经济和科技优势,主导世界市场发展,左右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认为,美国与其指望借助一场贸易战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不如在自己国内找原因,文章称:“一个国家产生贸易逆差是该国所消费的商品总量大于它所生产的商品总量的结果,这一问题既不是贸易壁垒所造成的,也不会被贸易壁垒所解决。”这反映了

①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②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而运动又是有规律的

③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处理矛盾的关键

④人们不可用孤立、静止、片面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8年4月18日,美国采取措施,禁止移动运营商使用联邦补贴购买中国企业生产的任何电信设备。在禁令发出之后,中兴主要的美国供应商股价出现大幅下跌。截至4月16日美国股市收盘,中兴采购量占自身出货量25%的ACIA暴跌35.97%,Oclaro下跌15.18%、Lumentum下跌9.06%,芯片企业高通也受此波及,下跌1.72%。这说明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违背

③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变化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系统优化方法是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要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呼吁开放合作、平等协商的未来,呼吁国际社会要珍惜和平发展,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提出了中国加大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强调这些措施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与此背道而驰的是,美方就双方争端没有明显收敛,人们担心贸易冲突向技术、投资和金融领域蔓延,使得问题更棘手难解。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面对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积极应对。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D

6.①中国政府从双边角度加大与美国政府的沟通磋商力度,力争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共识与妥协,尽量避免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②中国政府充分利用美国国内的相关企业协会、智库、工会、游说团体(这些主体将从中美贸易战中遭受损失),从美国国内渠道向特朗普政府施加压力;③中国政府充分利用WTO等多边渠道来团结其他国家,联合向美国施压。在贸易战方面,欧盟的态度至关重要,是中美双方都会努力争取的对象。④中国政府应在国内政策方面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坚定不移地加快国内结构性改革以提升中国经济增长效率与可持续性;继续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突出位置等。⑤中国政府应帮助中国企业努力开发新的海外市场,坚定支持多边主义与经济全球化。⑥实践证明,近期中国政府公布的新一轮开放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空间,而且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

猜你喜欢

贸易战贸易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战是错误的决定
浅谈中美农产品贸易战
净能源危机:特朗普的贸易战与全球化的终结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