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运用时政材料的原则与策略
2018-01-25安徽张胜利河北要叶美
安徽 张胜利 河北 要叶美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学科在学科性质上都直接或间接的体现着德育性质,但思想政治学科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把思想政治课程定位为“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思想政治课是“日新月异”的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应不断渗入时政材料,让学生在封闭式的校园学习中也能与社会接轨,与世界共呼吸。时政材料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在政治课堂上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时政材料、何时运用时政材料以及怎样运用时政材料?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每一位政治教师去思考。笔者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与各位同行交流、共享。
一、选用时政材料的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
时事政治材料具有时效性,高中政治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所以在选择时政材料时一定要选择近期发生的事情,调动学生关心身边大事小情的积极性。北京大学教授朱良志在《生命清供》一书中提到国画中的一个理念,即“不离亭子,不在亭子”,意思就是画离不开亭子,但是表达的真正意思却不在亭子本身,而是通过亭子来表达其内在的意义。将“亭子理念”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强调生活教育,及时地选择“鲜活”的时政材料,运用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公共参与这一学科素养。
(二)引导性原则
高中政治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方向性原则,所以时事政治材料的运用也应该坚持正面性原则,应该选用积极的、富有正能量的时政材料,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唤醒另一种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循循善诱,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
(三)因型施政原则
按照课的类型进行划分,政治课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从一堂新课的结构来看,主要包括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巩固新课、课堂小结、课堂练习五部分。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的类型,选用不同的运用时政材料的策略。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始终不变的是充分利用好政治课堂的前五分钟,学生按照自己的学号,进行“时政新闻播报”。
二、运用时政材料的策略
(一)时政引领,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在一节课的开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度,所以在导入环节,应该加入时政材料的元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政治情感。在此环节运用时政材料,需要有针对性、简洁性,即使用的时政材料要完全契合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叙述时政材料时不宜过于冗杂,导入新课一般用时两至三分钟,所以应该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叙述,而不是照新闻内容进行宣读。例如:在学习《政治生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可以通过问答法的方式使用时政材料。示例如下:
教师:3月5日到3月20日,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个时期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很特别吗?
学生:因为“两会”在召开。
教师:看来大家还是关心我国的大事件的,那问题来啦,什么是“两会”呢?
学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
教师:那么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的职责是什么呢?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入《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这一框题,学习有关人大和政协的知识。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用简短的几句话,以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学方法,在一问一答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二)时政辩论,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在一节课中占主导地位,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实施互动式的“启发式”教学法,变“引人入睡”的课堂为“引人入胜”的课堂。
时政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生活化,所以在政治理论性较强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怎样做到时政材料和互动教学的结合呢?时政辩论就是很好的形式。例如:在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框题中的“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时,选用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招录制度变革的公告和最终雄安新区的报名情况,让学生讨论是不是只有成为公务员,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吗?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怎样去实现自身的价值?有的同学在大学毕业之后可能也会走上公考这条路,通过展示贴近学生实际的时政材料,学生在辩论赛的过程中,一方面锻炼了自身的语言表达技能、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时政复习,巩固新课
以时事政治材料为载体,进行课堂练习,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的情况,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达国家和国际上的最新状态,把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了解新闻时政,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效率和成效。那么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识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用一道或者两道题的形式进行巩固新课,是十分必要的。题目的选择并不是随便确定的,应该结合时政材料,所以需要政治教师在课下搜集与本节知识有关的时政,自编成选择题或者是材料分析题,供学生上课使用。例如,在学习完财政的作用后,可以出这样的题目:
我们上周观看了《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电影,影片中展现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增强,我们有了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网,一件件伟大的工程正在拔地而起。这些伟大工程的建设,体现了国家财政 ( )
A.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是指财政的支出与财政的收入
D.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升华导行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所以一堂课的课堂小结也很重要。好的课堂小结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短短几分钟的课堂小结,学生就能清楚的识记知识。政治课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时学生已掌握知识,因此,在此环节进行升华导行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人生价值》这一框题后,我们知道了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是看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等,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怎样实现人生价值呢?让我们走进习总书记的微视频《追思与铭记》,感受总书记所倡导的浩然正气,让我们用行动告慰先烈:定不负这新时代,为伟大理想继续奋斗,不懈奋斗!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五)课后练习,评析时政
政治课是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的主渠道,是一门塑造学生灵魂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重要学科。对时政材料的评析,让学生走进社会,让社会进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围绕上课学习过程中所举的例子,自己写一篇评析性的文章,阐释自己对时政的理解、自己是否认同其做法、自己应该如何去做等问题,字数在1000字左右。例如:根据习总书记《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的微视频,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怀,也锻炼了学生自身的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
时事政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为了更好地在政治课堂运用时政材料,需要教师在具备较强理论的前提下,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走出时政材料运用的误区,知道时政材料并不能作为故事来讲,不能过于主观或片面,避免选择有负面影响的时政。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控制,而在于相对引导”,所以掌握了时政材料在政治课中的应用策略,能够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而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回味,化理论知识于现实生活中,从而更好的理解政治知识,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