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霉菌性肠炎及其防治

2018-01-25李敬栓肖喜东范云刚

中国乳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霉菌性黄曲霉肠炎

文/李敬栓 肖喜东* 范云刚

(1 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农业服务中心;2 南阳市卧龙区兽药饲料监察所;3 南阳市卧龙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各种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霉菌毒素中毒现象在奶牛养殖中也广泛存在。奶牛霉菌性肠炎又称霉菌性胃肠炎,是指奶牛采食了被霉菌及其代谢物——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引起胃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炎症。

1 霉菌及霉菌毒素中毒的原因

奶牛采食了被霉菌及其代谢物——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起发病。

(1)当奶牛采食含有霉菌或霉菌毒素的饲料,会导致霉菌毒素中毒。霉菌及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其中黄曲霉毒素是所有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毒素,其次是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胃肠毒素等多种毒素均可致奶牛霉菌毒素中毒,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严重影响。

(2)奶牛采食了产毒霉(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谷草、稻草、青干草、玉米、麦麸类、糟粕类、块根类等饲料可以引发奶牛霉菌性肠炎。常见的产毒真菌有木贼镰刀菌、青霉菌、曲霉菌、毛霉菌、黑穗病菌和稻曲霉等,这些真菌代谢产物中都含有胃肠毒素,可致胃肠黏膜发炎、出血和发生溃疡。

2 霉菌及霉菌毒素对机体的影响

(1)霉菌的生长及其毒素的产生与环境因素有关。气候、温度等均可以影响霉菌的生长。霉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产生不同的霉菌毒素,潮湿温暖堆垛环境易滋生霉菌和霉菌毒素。

(2)霉菌毒素随饲料被奶牛机体摄入后,经消化吸收分布到机体各组织器官,对肝脏和肾脏损害严重。如黄曲霉毒素在体内经微生物或肝转化后主要以黄曲霉毒素M1的形式从尿液和牛奶中排出体外,致乳中黄曲霉毒素超标,奶牛流产、胎衣不下等。

(3)霉菌毒素可引起奶牛生殖能力下降、繁殖产生障碍。如霉玉米中的镰刀菌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会造成母牛发情异常、不排卵、假发情等。

(4)霉菌毒素可破坏奶牛的神经系统,引起精神抑郁、狂躁不安等症状。如T-2毒素可致奶牛神经障碍等。

(5)霉菌毒素可降低奶牛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数量,引起免疫抑制反应,导致奶牛免疫力下降,抗体水平降低,易继发其它疾病。如高浓度的黄曲霉毒素可通过降低抗体效价干扰免疫;赭曲霉毒素A可抑制动物免疫功能,造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障碍等。

(6)霉菌毒素可致奶牛消化道菌群失调、胃肠黏膜发炎、出血。如烟曲霉菌进入奶牛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导致霉菌的迅速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胃肠毒素可致胃肠黏膜发炎、出血,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等。

(7)霉菌繁殖会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降低饲料养分,导致奶牛营养不良、生长减缓,产奶量下降等。

3 奶牛霉菌性肠炎的症状

(1)奶牛突然发病,全身症状明显。病牛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可视黏膜潮红、黄染或发绀。体温多正常或升高(少数),心率加快、心率不齐,呼吸迫促。

(2)表现出血性胃肠炎症状。病牛食欲减退或废绝,口腔干燥,口臭;轻度腹疼;肠音减弱;粪便稀呈粥样,混有黏液和血液;粪便检查潜血呈阳性反应。

(3)呼吸道症状明显。病牛流浆液、黏液性鼻液,肺泡呼吸音粗厉。

(4)表现神经症状。病牛兴奋不安,盲目运动,嘴唇松弛下垂、流涎、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

(5)对病牛采血,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减少。

4 奶牛霉菌性肠炎的治疗

4.1 消除病因

停喂疑为霉菌污染的饲料,改喂品质较好、易消化的饲料,在饲料中加入霉菌毒素吸附剂;必要时内服鞣酸蛋白、鞣酸蛋白酵母散、牛奶等阻止霉菌毒素吸收。

4.2 清肠排毒

病初应清理胃肠和排毒,可内服氧化剂如0.5%~1%高锰酸钾溶液2 000~3 000 mL或0.1%~0.5%过氧化氢溶液1 000~2 000 mL;也可选用盐类泻剂、鱼石脂水溶液、酒精水溶液等内服。

4.3 抑菌消炎

可选用抑制霉菌的药物,如用制霉菌素400 万~500 万单位,混饲,1日3~4次;或用两性菌素B按奶牛体重用药,即0.15~0.25 mg/kg体重,5%葡萄糖注射液1 000~3 000 mL,混合,缓慢静注,隔日1次或每周2 次;或用0.03%硫酸铜溶液1 500~2 500 mL饮水,每日1 次,连用3~5日。同时使用磺胺脒或黄连素等药物抗菌消炎,控制继发感染。

4.4 对症治疗

根据病牛表现症状对症治疗;如强心补液,止泻,止血,纠正酸中毒等。

5 霉菌及霉菌毒素中毒防治

5.1 选择使用品质好的饲料原料

(1)要加强饲草饲料的收获、制作、储藏管理,控制水分含量。收储过程要尽可能避免霉变。(2)在青贮制作和饲喂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进行,避免青贮饲料腐败、霉变。(3)禁用霉变的饲料,慎用DDGS、玉米粉等原料,控制饲料中玉米副产品、麸皮在奶牛日粮中的用量。

5.2 应用霉菌毒素吸附剂脱毒

霉菌吸附剂具有体外吸附和体内抑制霉菌毒素的能力,是常用的霉菌毒素脱毒法。常用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主要成分为蒙脱石、硅铝酸盐、酵母细胞壁等。奶牛养殖中使用酵母细胞壁类霉菌毒素吸附剂可同时吸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胃肠毒素等多种毒素。

6 小结

(1)霉菌和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很难控制。霉菌毒素中毒现象在奶牛养殖中也广泛存在,给奶牛养殖带来一定损失,因此,要重视该病。

(2)霉菌性肠炎是霉菌和霉菌毒素中毒所致疾病的一种,应综合防制,要从饲草饲料入手,加强饲料选择和保管利用,避免霉变,必要时使用霉菌毒素脱毒剂,有效防制本病。发病时要及时治疗。

(3)该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治“未”病,以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疾病危害,保障乳产品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霉菌性黄曲霉肠炎
黄曲霉侵染茶树籽产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常用检测方法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霉菌性阴道炎咨询案例剖析
慢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后的效果
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鸡蛋清治猪肠炎
霉菌性阴道炎咨询案例剖析
孜然精油对产毒黄曲霉的抑制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