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朗读教学方法指导

2018-01-25王金玲

山西青年 2018年4期
关键词:大堰河基调重音

王金玲

(太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读和写两大模块,也就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中,朗读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课标中关于朗读的要求还有很多,由此看来,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比重。

通过对现代诗的学习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而感悟诗歌的重要途径即为朗读。本文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根据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中所选取的四篇现代诗做具体分析,从而进行朗读指导,着力探讨高中语文新诗朗读教学的优化举措。

如何能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读出声,大声朗读。其次,平时要学生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提高其文学水平,使其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最后,朗读要做好六个步骤,它们是:划分诗歌层次、概括诗歌主题、联系写作背景、明确停连重音、找出重点段句、确定感情基调。

一、划分诗歌层次

所谓层次,是指诗歌的结构。拿到诗歌以后,首先明确诗歌的布局结构,有利于我们形之于声。例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一共十三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2节为诗歌的第一部分,交代“我”与大堰河的阶级出身和关系,总领全文并且为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第3-10节为诗歌的第二部分,以叙事为主,表达“我”对大堰河的眷恋与感激之情,讲述了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诗歌最后三节为全诗第三部分,是对大堰河的赞美与讴歌,并将“母子情”扩大,通过“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进而抒发了作者对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二、概括诗歌主题

诗歌主题如同其他文本的主题,是作者主要的思想含义,也成为“中心思想”。概括诗歌主题是为了揭示作者思想含义,调动朗读者的思想情感,有利于调动朗读的情感。例如《再别康桥》的主题为“离别之情”,因此在朗读时,要有依依惜别之感,对于母校的眷恋与挥之不去的惆怅之情。

三、联系写作背景

从诗歌的具体内容出发,把握诗歌的写作时间,在朗读前,对作者的创作背景要有一定了解。《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徐志摩在剑桥大学毕业后再回康桥时所作。诗人在康桥的几年时光于他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转折。因此,诗人在故地重游时,创作此诗。只有在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从而进行“准确”的朗读。

四、明确停连重音

停连和重音都是在朗读过程中表明语义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方法。例如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第11小节中,“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三,第四,第五/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第三,第四,第五”三个词语分别用逗号隔开,但是在朗读时,应该一气呵成,一口气读完,紧接着将下一句也接上,从而烘托大堰河死后家人的悲惨。重音是我们在朗读时着重强调的词或者词组。朗读时对于重音位置的处理如果不当,会导致句意模糊。例如《大堰河——我的保姆》第6小节,“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这句话的重音应该在“生我的”和“新客”上,体现作者内心的悲凉,但如果将重音放在“我做了”和“新客了”上,表达的则是一种喜悦的情感,与文章的主题完全不符,也就是错误朗读。

五、找出重点段句

文本中重点的段落和语句是整篇文章朗读的重点。通过对这几句的推敲与反复朗读,领会全文结构,把握所学诗歌脉络。例如《沁园春·长沙》中,上阙“看万山红遍”的“看”字,总领接下来的七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描写作者看到所有的景致,进而借景抒情,引出下文“恰同学少年”,“恰”字又总领了接下来的七句“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抒发作者的豪情壮志。重点字为“看”和“恰”。而最后一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对上阙问题的回答,抒发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为全文的重点句,因此朗读时要特别处理情感把握。

六、确定感情基调

每篇诗歌都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朗读语气。或昂扬或豪放或深情或凝重,这些都属于感情基调。正确把握基调,也就正确地把握了文本的整体感。《沁园春·长沙》的基调是豪迈的,《雨巷》的基调是低沉而优美的,《再别康桥》贯穿全文的是惜别的情绪基调,《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朗读基调则是深情与赞美。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诗歌朗读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都要求我们基于文本出发,在作者的情感之上进行朗读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达到朗读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1]王家新.让诗歌照亮语文教学——回答《语文建设》记者关于新诗教学的几个问题[J].语文建设,2008,6(15).

[2]孙晓娅.新诗的思维术——新诗教学的改进策略[J].语文建设,2008,6(16).

[3]金钦俊.新诗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4]李怡.中国现代诗歌欣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大堰河基调重音
中央定基调 明年经济工作这么干
以人称为《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的突破口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俏丽基调
总基调:稳中求进
2015 医改奋力求进总基调:稳重求进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入手细微达于至情
基于重音理论的英语听力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