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合唱教育现状与教育塑造
2018-01-25仝昕
仝 昕
(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5)
一、合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声部的数量没有规定,一般有四个声部。多为男高音区,男中低音区,女高音区,女中低音区。
近代西方的合唱,起源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的唱诗班。经过素歌、清唱、神剧等阶段,最后发展到市民世俗音乐合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复调、和声、对位法,逐渐形成了多声部的合唱形式。
中国真正的合唱发展史要从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开始,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五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初期民歌合唱,代表作品《牧歌》《三十里铺》等等;“全国音乐周”前后的创作合唱艺术的高潮,代表作品《长征大合唱》《祖国颂》等等;20世纪60年代左右随着文艺政策的改进合唱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代表作品《英雄的诗篇》等等;20世纪70年代文革时期合唱的畸形发展,代表作品《祝毛泽东万寿无疆组歌》《红太阳颂》等等;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合唱艺术的探索和创新,代表作品《飞来的花瓣》等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迅速崛起,对外交流的扩大,合唱艺术渐渐作为一种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艺术得到蓬勃发展。
二、我国高校合唱教育的现状
20世纪后半叶,国内外教育界发起了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全方位的改革浪潮。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也顺应这一浪潮,围绕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新的高校音乐教育的观念让高校合唱音乐教育的定位日渐明晰,凸显了学生的艺术审美主体地位。在合唱教育的普及程度上,当今几乎所有高校都有合唱团并配备指导老师及进行相应的训练;在合唱教育的教材内容上,触及多元化、本土化的合唱作品;在合唱教育的媒介上,大量运用多媒体等新型方式教学;在合唱教育的教学手法上,以学生为中心,弱化灌输式教学,让艺术审美回归到学生主体:在合唱教育的目的上,注重培养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当代大学生。当今我国高校合唱教育的蓬勃发展培养了一个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合唱团,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合唱艺术中的教育塑造
(一)合唱教育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合唱作品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背景下,用于传递情感与进行社会教化。《祖国颂》《黄河大合唱》等作品歌颂伟大祖国,使学生从中领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东方红》《春天的故事》《在灿烂的阳光下》等作品歌颂党和伟大领袖,让学生不忘国史,崇敬伟人;《牧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等作品描绘中国民族风情,给学生展示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这些合唱作品旋律柔美舒缓或激情昂扬,在学习与演唱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二)合唱教育培养集体主义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渐渐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集体主义观淡漠,缺乏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而合唱教育是极其严格的,需要个人服从整个作品体系,注重整体合唱团融合的统一的音色而非个人的有独特性的声音。在合唱训练中,个人要收敛自己的个性,使自己融于所在声部,严格按照作品的速度、力度、节奏去演唱。基于此,合唱的过程便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合唱教育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
从音乐本身来看,合唱教育训练了学生的基本乐理知识,发声方法,对音高、节奏和多声部音乐音响效果的感知。合唱前的发声训练包括训练呼吸和发声,跳音“嘶、嘶、嘶”练习横膈膜的力量和胸腹式呼吸;用模进的练声音阶练习哼鸣和元音打开口腔提高声音的位置进而取得统一的集中又浑厚的音色。在进行合唱教学时,通过对旋律、节奏及各种音乐符号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通过多声部演唱的练习,聆听多声部纵向和声效果,感知多声部音乐。
从个体本身来看,合唱教育训练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在合唱训练中,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在关注自己声部的旋律时,同时要听其他声部的旋律,一是为了营造出准确的纵向和声音响效果,二是为了各个声部准确有序的进入以至作品流畅演出。在这个过程中便训练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并内化以至于体现在别的学习领域里也能展现这些能力。合唱讲究的是一种和谐美、交织美、韵律美,是一种雅俗共赏、用人的声音编织起来的立体艺术。合唱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实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多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