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丁:最好的比喻
——《花园:谈人之为人》的教育启示

2018-01-25特级教师李竹平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伊甸园园丁养育

◇特级教师 李竹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人们常用这些比喻来赞颂教师,既表明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也指出了教师工作的奉献特点。我最喜欢的比喻是“园丁”,第一个太崇高,第二个太悲壮。我喜欢“园丁”这个比喻,并不仅仅是因为教师工作的辛劳,也不简单地源自“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而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心怀园丁的“忧思”去耕种“我们的花园”。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波格·哈里森的《花园:谈人之为人》是一本我常读不厌的著作。他在书中从夏娃的伊甸园谈到柏拉图的学园、伊壁鸠鲁的花园学校,再谈到各种园林,然后探讨了人类应该像园丁一样对生活充满忧思和关怀,还是一味追逐虚幻的伊甸园。

处在今天矛盾重重的教育现实和语境中,很多教师弄不清楚自己每天是在为生存“劳动”,还是在为构建世界“工作”,更不清楚如何为获得生命自由和人性尊严而“行动”。我们心中没有一座需要耕种的“花园”,也就没有身为“园丁”的忧思。

“园艺是一个教育过程,它意味着潜入自然演化历程的深处,追回生命浩然初放于地球的一刻,在那一原始氛围中流连。从事园艺,就是潜入深处、逐步领悟生命得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在冥顽不化的黏土中给自己挣得一方立足之地。”书中的这句话可以换一种说法——教育如同栽培花木,教师只有懂得学生生命成长得自身付出多大的努力,才可能拥有一颗同理心,才会主动研究学生,用心去懂学生。这时候,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和实践性反思才会成为行动的常态,教师才会领悟“你给予土地的必得超出你索取的”之真谛。

是的,只有当你给予教育或学生的,超出了你希望索取的,教育才显现出它的美来。教师的自我实现何尝不是在这种境况下才会到来呢?耕作土壤和养育心灵这两个活动不仅彼此类似,而且实属同质同源啊!教育中,教室课程生活的创造和实践,就是师生在共同耕作土壤和养育心灵。我不由想起了我们教室中的鲜花和绿植,那是鲜活在每个学生课桌上的。借由这些学生自己照顾的鲜花绿植,他们也成了“园丁”。在与鲜花绿植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心怀忧思,也在不断养育心灵。果然,那些摆着一盆花儿的桌面,大多被收拾得十分整洁,书本文具摆放有序;他们还在与花儿的相处中,体验着生命的脆弱与顽强,经历着真实的心灵对话……教育旨在培养完整的人,无论是在班级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具体的课程学习经历中,教师都应该努力和学生一起成为“园丁”。我们的每一节课,只有既在耕作土壤,又在养育心灵,新生命才会萌芽、生长。比如我们的语文课程,教师要意识到,和学生一起学习的,不是一篇篇孤立的课文,每一篇课文都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从不同的维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我们学习它,是因为我们的生命成长需要它,只有根植于生命的知识,才能成就学生整个活生生的人格。叶圣陶先生当年提出母语教育要“为儿童全生活着想”,也让我联想到“园丁”的忧思,促使我不断探索、创造“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我们要明白,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室课程设计,这些不过是一个“园丁”的基本素养。

“在园中得到表达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思想,而是生命。”对话在教育中的价值就在于此。柏拉图认为,在学生的心中培育新生命,必须依靠师生间在真实时间里的长期对话。今天,我们的各种教育实验与“园丁”的忧思渐行渐远,焦躁成为共同的精神状态。有多少教育者被卷入其中,他们既充满动力,又漫无目的——大家都追逐短期目标,却一无根本目的。君不见,各种教育论坛和培训,被冠以“高端”“未来”“生命”等闪耀着迷人光环的称号,引得教师们趋之若鹜。它们许以跟风者“看上去美轮美奂”的蓝图,无视每个“花园”里生命的荒芜,多少跟风者痴痴地沉浸于曼妙的幻景,忘记了用心耕种“我们的花园”——我们心心念念要重建“伊甸园”,却是以摧毁“花园”本身为手段。

其实,我们距离“园丁”还很远很远。这个“最好的比喻”,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努力的方向,是我们需要用一生来追求的梦想。

猜你喜欢

伊甸园园丁养育
这座偏远小城,能成为年轻人的伊甸园吗
伊甸园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学堂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让我怎样感谢你——谨以此诗献给辛勤工作的园丁们
伊甸园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我是小园丁
谢欣:伊甸园ENED